一种婴儿半卧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64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半卧位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婴儿半卧位垫,包括半卧位垫,半卧位垫倾斜面的中间处开设有曲面槽,曲面槽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底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刺面,第二固定带的顶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半卧位垫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尼龙绳和第二尼龙绳,第一尼龙绳与第二尼龙绳的一端均设有挂钩,半卧位垫倾斜面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皮带,两个皮带的一端设有枕头,将婴儿的屁股置于凹槽内避免下滑,且半卧位垫的角度为30°,可支撑婴儿柔软的脊柱,能够保障婴幼儿呼吸顺畅,并防止婴儿呛奶、回流;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贴合在婴儿身体上,再将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贴合,将婴儿固定住,防止婴儿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半卧位垫
本技术涉及半卧位垫
,具体为一种婴儿半卧位垫。
技术介绍
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婴幼儿较多,很多患儿存在呼吸困难,胃食管返流及呛奶,以及无创通气治疗,治疗护理过程中均需抬高床头30度,现有婴儿床只能达到抬高床头,婴儿无法保证一个标准有效的半卧位,随时会下滑,采取沙袋顶挡臀部易造成皮肤损伤及沙袋移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婴儿半卧位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半卧位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半卧位垫,包括半卧位垫,所述半卧位垫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半卧位垫倾斜面的角度为30°,所述半卧位垫倾斜面的中间处开设有曲面槽,所述曲面槽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底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刺面,所述第二固定带的顶面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半卧位垫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尼龙绳和第二尼龙绳,所述第一尼龙绳与所述第二尼龙绳的一端均设有挂钩,所述半卧位垫倾斜面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皮带,且两个所述皮带位于所述曲面槽的前上方,两个所述皮带的一端设有枕头。优选的,所述半卧位垫包括纯棉层和乳胶层,所述乳胶层位于所述棉层内。优选的,所述枕头包括枕芯和纯棉套,所述枕芯位于所述纯棉套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半卧位垫紧密粘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尼龙绳靠近所述半卧位垫倾斜面顶面的位置,所述第二尼龙绳靠近半卧位垫底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尼龙绳与所述第二尼龙绳的一端均与所述半卧位垫紧密粘接,所述第一尼龙绳与所述第二尼龙绳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挂钩紧密粘接。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皮带的一端与枕头紧密粘接,两个所述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半卧位垫紧密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半卧位垫和曲面槽,将婴儿的屁股置于凹槽内避免下滑,且半卧位垫的角度为30°,可支撑婴儿柔软的脊柱,能够保障婴幼儿呼吸顺畅,并防止婴儿呛奶、回流;设置的第一固定带、魔术贴刺面、第二固定带和魔术贴毛面,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贴合在婴儿身体上,再将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贴合,将婴儿固定住,防止婴儿侧翻。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尼龙绳、第二尼龙绳和挂钩,可以将挂钩扣在婴儿床的横着架上,使第一尼龙绳和第二尼龙绳拉着半卧位垫,保证半卧位垫使用中的位置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半卧位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枕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半卧位垫;11、曲面槽;1a、纯棉层;1b、乳胶层;2、第一固定带;21、魔术贴刺面;3、第二固定带;31、魔术贴毛面;4、第一尼龙绳;5、第二尼龙绳;6、挂钩;7、皮带;8、枕头;8a、枕芯;8b、纯棉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婴儿半卧位垫,包括半卧位垫1,半卧位垫1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角度为30°,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中间处开设有曲面槽11,曲面槽1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第一固定带2底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刺面21,第二固定带3的顶面设有魔术贴毛面31;半卧位垫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尼龙绳4和第二尼龙绳5,第一尼龙绳4与第二尼龙绳5的一端均设有挂钩6,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皮带7,且两个皮带7位于曲面槽11的前上方,两个皮带7的一端设有枕头8。具体的,半卧位垫1包括纯棉层1a和乳胶层1b,乳胶层1b位于棉层1a内,纯棉层1a采用的是纯棉材质,其材质柔软,增加舒适性,防止拉伤婴儿的皮肤,乳胶层1b采用的是纯棉材质乳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能支撑幼儿柔软的脊柱。进一步的,枕头8包括枕芯8a和纯棉套8b,枕芯8a位于纯棉套8b内,枕芯8a采用的是PP棉材质,其材质棉弹性好,膨松度强,易洗,快干,可以每天清洗,防止滋生细菌,纯棉套8b采用的是纯棉材质,其材质柔软,增加舒适性,防止拉伤婴儿的头部。具体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与半卧位垫1紧密粘接,保证结构稳定,用过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与婴儿贴合,可以将婴儿固定住。进一步的,第一尼龙绳4靠近半卧位垫1倾斜面顶面的位置,第二尼龙绳5靠近半卧位垫1底面的位置,第一尼龙绳4与第二尼龙绳5的一端均与半卧位垫1紧密粘接,第一尼龙绳4与第二尼龙绳5的另一端均与挂钩6紧密粘接,将挂钩6扣在婴儿床的横着架上,使第一尼龙绳4和第二尼龙绳5拉着半卧位垫1,保证半卧位垫1在婴儿床内使用中的位置稳定。更进一步的,两个皮带7的一端与枕头8紧密粘接,两个皮带7的另一端与半卧位垫1紧密粘接,皮带7具体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婴儿身体的长短,确定婴儿头部的位置,再拉伸皮带7,使枕头8放在婴儿头部的下面,防止防止婴儿呛奶、回流。本实施例的婴儿半卧位垫在使用时,将半卧位垫1放在在婴儿床内,第一尼龙绳4和第二尼龙绳5上的挂钩6扣在婴儿床的横着架上,使第一尼龙绳4和第二尼龙绳5拉直,使半卧位垫1在婴儿床内的位置稳定;再将婴儿放在半卧位垫1的倾斜面上,使婴儿的屁股位于曲面槽11内,再确定婴儿头部的位置,并拉伸两个伸皮带7,把枕头8放在放在婴儿头部的下面,保持婴儿稳定,将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贴合在婴儿的身体上,使第一固定带2底面一端的魔术贴刺面21贴合在第二固定带3顶面上的魔术贴毛面31上面,将婴儿固定住,防止婴儿侧翻。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半卧位垫,包括半卧位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卧位垫(1)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角度为30°,所述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中间处开设有曲面槽(11),所述曲面槽(1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所述第一固定带(2)底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刺面(21),所述第二固定带(3)的顶面设有魔术贴毛面(31);所述半卧位垫(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尼龙绳(4)和第二尼龙绳(5),所述第一尼龙绳(4)与所述第二尼龙绳(5)的一端均设有挂钩(6),所述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皮带(7),且两个所述皮带(7)位于所述曲面槽(11)的前上方,两个所述皮带(7)的一端设有枕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半卧位垫,包括半卧位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卧位垫(1)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角度为30°,所述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中间处开设有曲面槽(11),所述曲面槽(1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所述第一固定带(2)底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刺面(21),所述第二固定带(3)的顶面设有魔术贴毛面(31);所述半卧位垫(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尼龙绳(4)和第二尼龙绳(5),所述第一尼龙绳(4)与所述第二尼龙绳(5)的一端均设有挂钩(6),所述半卧位垫(1)倾斜面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皮带(7),且两个所述皮带(7)位于所述曲面槽(11)的前上方,两个所述皮带(7)的一端设有枕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半卧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卧位垫(1)包括纯棉层(1a)和乳胶层(1b),所述乳胶层(1b)位于所述棉层(1a)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兰黄淑艺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