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47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及调节装置,支撑板上开设有调节通道,调节装置包括轨道及设置在轨道两端的调节机构,轨道平行设置在调节通道的正下方,调节机构包括气缸Ⅰ及调节组件,气缸Ⅰ设置在轨道的端部,气缸Ⅰ的输出端与调节组件相连,调节组件设置在轨道的上方,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块、气缸Ⅱ、连接杆及挡板,移动块、气缸Ⅱ、连接杆均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移动块与气缸Ⅰ的输出端相连,该移动块设置在轨道上方且移动块可在轨道内进行滑动,气缸Ⅱ设置在移动块的上方,气缸Ⅱ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底部相连,连接杆的顶部穿过调节通道后与挡板相连,该装置可以预防婴儿窒息及偏头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婴儿喂食过程中的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婴儿扁头综合征在欧美国家受到儿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其指婴儿头骨后位或侧位发生不同程度扁平畸形,以及由此带来的功能损伤,其中发生于脑部后侧面者称为“斜头畸形”,俗称“偏头”;发生于脑部正后方者称为“平头畸形”,俗称“扁头”。新生儿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1个月左右的婴儿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15—17h,在整个婴儿期超过50%时间均处于睡眠状态。不良睡姿不但影响婴儿头部正常发育、睡眠质量和睡眠安全,严重头颅变形者还会影响脑容量的发育,阻碍智力的正常发育。新生儿溢奶为常见现象,但若家长无法对此现象进行及时处理,将导致新生儿溢出的奶直达肺部,导致窒息情况的发生。同时,若新生儿在喂食后马上平躺,较易引发奶误入气管,从而出现呼吸道受阻,引起窒息。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实用、方便的婴儿用辅助装置,预防婴儿窒息及偏头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该装置可以预防婴儿窒息及偏头的发生。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及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轨道及设置在轨道两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轨道平行设置在所述调节通道的正下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Ⅰ及调节组件,所述气缸Ⅰ设置在轨道的端部,所述气缸Ⅰ的输出端与调节组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轨道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块、气缸Ⅱ、连接杆及挡板,所述移动块、气缸Ⅱ、连接杆均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移动块与气缸Ⅰ的输出端相连,该移动块设置在轨道上方且移动块可在轨道内进行滑动,所述气缸Ⅱ设置在移动块的上方,所述气缸Ⅱ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底部相连,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穿过调节通道后与挡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通道的正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为长度可调节型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新生儿在喂食后需要对新生儿的躺的姿势进行调整,根据婴儿的大小调整限位板的长度,确保最小的安全长度,启动气缸Ⅱ将挡板升到支撑板的上方,然后启动轨道两侧的气缸Ⅰ推动两个调节组件沿轨道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调节组件移动的过程为,气缸Ⅰ推动移动块在轨道上进行滑动,移动块带动连接杆穿过调节通道进行移动,连接杆带动挡板在支撑板的上方进行移动,根据婴儿的大小调整两个挡板间适合的间距,从而对婴儿躺的姿势进行定位,该装置可以预防婴儿窒息及偏头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支撑板,101、调节通道,102、限位板,2、轨道,3、气缸Ⅰ,4、移动块,5、气缸Ⅱ,6、连接杆,7、挡板,8、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根据附图可知,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1及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支撑腿8底部可设置有万向轮,方便移动辅助装置;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调节通道101,调节通道101沿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调节通道101的长度等于支撑板1的宽度;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轨道2及设置在轨道2两端的调节机构,轨道2的长度是可以调节的,轨道2包括调节段Ⅰ、固定段及调节段Ⅱ,调节段Ⅰ、固定段及调节段Ⅱ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固定段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滑道,调节段Ⅰ上设置有滑块Ⅰ,该滑块Ⅰ可在滑道内进行滑动,调节段Ⅰ靠近固定段的一端可抽拉的设置在固定段的空腔内,调节段Ⅱ上设置有滑块Ⅱ,该滑块Ⅱ可在滑道内进行滑动,调节段Ⅱ靠近固定段的一端可抽拉的设置在固定段的空腔内,从而可实现轨道2两端的可伸缩继而实现调节轨道长度的目的,这样,当不需要使用调节装置的时候,可以将轨道的长度调小,让轨道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避免了占用过多的空间;轨道的长度最长的时候比支撑板1的宽度长,轨道的长度最短的时候比支撑板1的宽度小;所述轨道2平行设置在所述调节通道101的正下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Ⅰ3及调节组件,所述气缸Ⅰ3设置在轨道2的端部,所述气缸Ⅰ3的输出端与调节组件相连。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轨道2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块4、气缸Ⅱ5、连接杆6及挡板7,所述移动块4、气缸Ⅱ5、连接杆6均设置在支撑板1的下方;所述移动块4与气缸Ⅰ3的输出端相连,该移动块4设置在轨道2上方且移动块4可在轨道2内进行滑动,所述气缸Ⅱ5设置在移动块4的上方,所述气缸Ⅱ5的输出端与连接杆6的底部相连,所述连接杆6的顶部穿过调节通道101后与挡板7相连。当不需要使用调节装置的时候,整个调节装置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避免了占用过多的空间;所述调节通道101的正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102,所述限位板102为长度可调节型板,限位板102的结构可参照轨道可调节长度的结构,通过在调节通道101的正中心位置处设置限位板102,可以根据婴儿的体型调整两个挡板距离最小时可能对婴儿造成挤压的危险,通过设置限位板可以预防两个挡板7相对靠近时对婴儿造成挤压的危险。工作过程:当新生儿在喂食后需要对新生儿的躺的姿势进行调整,根据婴儿的大小调整限位板102的长度,确保最小的安全长度,启动气缸Ⅱ5将挡板7升到支撑板1的上方,然后启动轨道2两侧的气缸Ⅰ3推动两个调节组件沿轨道2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调节组件移动的过程为,气缸Ⅰ3推动移动块4在轨道上进行滑动,移动块4带动连接杆6穿过调节通道101进行移动,连接杆6带动挡板7在支撑板的上方进行移动,根据婴儿的大小调整两个挡板7间适合的间距,从而对婴儿躺的姿势进行定位。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Ⅰ、Ⅱ、Ⅲ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撑板(1)及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调节通道(101),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轨道(2)及设置在轨道(2)两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轨道(2)平行设置在所述调节通道(101)的正下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Ⅰ(3)及调节组件,所述气缸Ⅰ(3)设置在轨道(2)的端部,所述气缸Ⅰ(3)的输出端与调节组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撑板(1)及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调节通道(101),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轨道(2)及设置在轨道(2)两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轨道(2)平行设置在所述调节通道(101)的正下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Ⅰ(3)及调节组件,所述气缸Ⅰ(3)设置在轨道(2)的端部,所述气缸Ⅰ(3)的输出端与调节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婴儿喂食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轨道(2)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块(4)、气缸Ⅱ(5)、连接杆(6)及挡板(7),所述移动块(4)、气缸Ⅱ(5)、连接杆(6)均设置在支撑板(1)的下方;所述移动块(4)与气缸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倩颖姜淑娟杨正阳李梦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