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49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包括靠枕本体,所述靠枕本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包括母枕和子枕,所述母枕上开设用于婴儿侧躺的缺口,所述缺口上放置子枕,所述母枕和子枕相对面的顶部通过铰接装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子枕通过铰接装置翻转到母枕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结构简单,不仅保证了母婴之间的哺乳易于紧密靠近,保持新生儿呈侧身状态,而且还有效避免了喂奶时发生的呛奶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哺乳靠枕
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哺乳靠枕。
技术介绍
产妇哺乳时通常选用侧卧体位,使母婴之间紧密靠近吸吮,这就需要产妇、家属及医务护理人员用手辅助新生儿呈侧身状态紧密靠近很是不方便。另外,产妇给新生儿喂奶时,由于新生儿平躺在床上,吃奶时很容易发生呛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婴儿哺乳靠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包括靠枕本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靠枕本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包括母枕和子枕,所述母枕上开设用于婴儿侧躺的缺口,所述缺口上放置子枕,所述母枕和子枕相对面的顶部通过铰接装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子枕通过铰接装置翻转到母枕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母枕和子枕相接触部位设置魔术贴进行固定连接,且母枕上为魔术贴的毛面,子枕上为魔术贴的刺面。进一步的,所述铰接装置包括轴套和位于轴套中的转轴,所述轴套和转轴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母枕及子枕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母枕和子枕上开设放置铰接装置的凹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结构简单,不仅保证了母婴之间的哺乳易于紧密靠近,保持新生儿呈侧身状态,而且还有效避免了喂奶时发生的呛奶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母枕、2子枕、3缺口、4铰接装置、41轴套、42转轴、43连接件、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3,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包括靠枕本体,靠枕本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包括母枕1和子枕2,母枕1上开设用于婴儿侧躺的缺口3,缺口3上放置子枕2,母枕1和子枕2相对面的顶部通过铰接装置4进行活动连接,子枕2通过铰接装置4翻转到母枕1上方。具体的,通过将子枕2翻转至母枕1上方后,将缺口3露出,即可将婴儿侧躺在母枕上,不仅保证了母婴之间的哺乳易于紧密靠近,保持新生儿呈侧身状态,而且还有效避免了喂奶时发生的呛奶现象;平时也可以当做普通的靠枕使用。本实施例中,母枕1和子枕2相接触部位设置魔术贴进行固定连接,且母枕上为魔术贴的毛面,子枕上为魔术贴的刺面。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使得母枕1和子枕2成为一体,便于平时使用;母枕上为魔术贴的毛面避免对婴儿产生不适。本实施例中,铰接装置4包括轴套41和位于轴套中的转轴42,轴套41和转轴42分别通过连接件43与母枕1及子枕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母枕1和子枕2上开设放置铰接装置的凹槽5,尽量避免铰接装置4凸出,影响使用的舒适性。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包括靠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枕本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包括母枕和子枕,所述母枕上开设用于婴儿侧躺的缺口,所述缺口上放置子枕,所述母枕和子枕相对面的顶部通过铰接装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子枕通过铰接装置翻转到母枕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包括靠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枕本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包括母枕和子枕,所述母枕上开设用于婴儿侧躺的缺口,所述缺口上放置子枕,所述母枕和子枕相对面的顶部通过铰接装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子枕通过铰接装置翻转到母枕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哺乳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枕和子枕相接触部位设置魔术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书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英喆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