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64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儿童安全用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包括有钢绳和连接于钢绳两端的手环,其中一手环套于成人手腕处,另一手环套于儿童手腕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手环与钢绳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手环的第一扣件和连接于钢绳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于手环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侧均设有卡槽的卡块,所述所述卡槽靠近于第二扣件一侧的侧面为向第二扣件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扣件内部设有空腔,第二扣件于钢绳的另一端为空腔的开口,空腔内固定有扭簧,该扭簧两端设有连接筋,两连接筋的扭力向中心压缩,并且两连接筋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筋垂直的卡条,两卡条可分别嵌入于所述卡块两侧的卡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
本技术涉及儿童安全用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
技术介绍
防儿童走失牵引带,是一种能将儿童和成人连接在一起,防止儿童走远、走失的带子。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外出购物时,通过防儿童走失带将孩子绑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既可以一边逛街,又可以兼顾到孩子。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防儿童走失带中无论是固定于成人端还是儿童端的手环基本上都是采用魔术贴固定的,年纪较小的儿童不懂得或者力气不足以将魔术贴撕开,导致在遇到紧急情况,如坐地铁时,成人和儿童分别被地铁门夹于地铁内外的两端,此时地铁的移动会拉拽儿童手腕的手环随之移动,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牵引带和手环受较大外力无法自动分离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包括有钢绳和连接于钢绳两端的手环,其中一手环套于成人手腕处,另一手环套于儿童手腕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手环与钢绳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手环的第一扣件和连接于钢绳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于手环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侧均设有卡槽的卡块,所述所述卡槽靠近于第二扣件一侧的侧面为向第二扣件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扣件内部设有空腔,第二扣件于钢绳的另一端为空腔的开口,空腔内固定有扭簧,该扭簧两端设有连接筋,两连接筋的扭力向中心压缩,并且两连接筋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筋垂直的卡条,两卡条可分别嵌入于所述卡块两侧的卡槽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绳包括有钢丝和包裹与钢丝外橡胶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面为95°~105°倾斜的斜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扣件上设有上下的贯穿空腔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穿装有安装销,所述安装销竖向的穿过空腔且穿过扭簧后固定于第二扣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手环包括有环带、固定于环带一端背面的带扣和固定于环带另一端背面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的毛绒面和钩刺面,并且连接带的一端固定于环带上,所述连接带一端穿过带扣与连接带另一端贴合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套于儿童手腕的手环上连接有卡扣,该卡扣包括有可拆卸连接的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连接于环带背面一端,所述母扣均通过带扣连接于环带背面另一端,并且母扣位于连接带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带一端依次穿过环带一端的带扣和连接母扣的带扣与连接带另一端贴合连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利用第二扣件内的扭簧的弹性作用力使第二扣件内的卡条嵌入于第一扣件的卡槽内,可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相互卡住不易分离,使得正常情况下,本技术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的手环与钢绳不会轻易的断开。而在遇到紧急情况,拉拽连接于儿童手腕的手环时,即第一扣件或第二扣件受较大外力拉拽时,当此外力大于扭簧的扭力的作用力时,方可使扭簧两端的连接筋向外撑开,致使卡条脱离于卡槽内,从而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相互脱离,进而使连接于儿童手腕的手环与钢绳分离,可有效的保证儿童的安全,不被外力过于用力的拉拽而拖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件的第二扣件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件内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成人端的手环连接的俯视图。图5为儿童端的手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儿童端的手环连接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所示,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包括有钢绳3、连接于钢绳3两端的连接件2和分别连接于两连接件2于钢绳另一端的手环1,其中一手环1套于成人手腕处,另一手环1套于儿童手腕处。所述钢绳3包括有钢丝和包裹与钢丝外橡胶套,此结构有效增加牵引带的刚性,防止钢绳断3开。参照附图4至6所示,所述手环1包括有环带11、固定于环带11一端背面的带扣12和固定于环带11另一端背面的连接带13,所述环带11和连接带13均为布质材质,并且环带11内嵌有海绵体,以增加佩戴的舒适性。所述连接带13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14的毛绒面和钩刺面,连接带13的其中一端固定于环带11上。使用时,将环带11贴合于手腕处,将相对于环带11另一端的连接带13穿过带扣12与固定于环带11一端的连接带13利用魔术贴14进行贴合连接,由于采用魔术贴14的连接方式,使连接带13两端可进行不同距离的连接,从而可使环带11箍成的内径大小可以改变,进而使环带12可适应于不同手腕的大小。继续参照附图4至6所示,套于儿童手腕的手环11上还连接有卡扣4,该卡扣4与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箱包背带等的扣件一致,其包括有可拆卸连接的子扣41和母扣42。所述子扣41连接于环带11背面一端,所述母扣42通过带扣12连接于环带11背面另一端,并且母扣42位于连接带13的中间位置。使用时,将所述连接带13一端依次穿过环带11一端的带扣12和连接母扣42的带扣12与连接带13另一端通过魔术贴14贴合连接,再将子扣41和母扣42扣合连接,利用扣合后的卡扣4将连接带13连接的两端覆盖,使得贴合后的连接带13两端不易被人为的撕开分离。参照附图1至3所示,所述连接件2包括连接于手环1的第一扣件21和连接于钢绳3的第二扣件22以及一把第一钥匙23。如附图4至6所示,所述第一扣件21可通过布料缝制连接于环带外侧面上,而所述第二扣件22与钢绳3的连接可采用嵌件注塑工艺的方式将钢绳3连接于第二扣件22一端,所述嵌件注塑工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注塑工艺,此处不作详细赘述。所述第一扣件21于手环1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侧均设有卡槽281的卡块28。所述第二扣件22内部设有空腔,第二扣件22于钢绳3的另一端为空腔的开口。空腔内固定有扭簧24,该扭簧24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高强度扭转弹簧,扭簧24两端设有连接筋25,两连接筋25的扭力向中心压缩。第二扣件22上设有上下的贯穿空腔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穿装有安装销210,所述安装销210竖向的穿过空腔且穿过扭簧24后固定于第二扣件22,依以此方式实现扭簧24固定于第二扣件内,并且安装销的固定可以是在安装销和空腔内壁之间的缝隙填充胶水进行粘接,所述胶水优选为3M胶等高强度快干胶水。继续参照附图1至3所示,扭簧24的两连接筋25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筋25垂直的卡条27,两卡27条可分别嵌入于所述卡块28两侧的卡槽281内。通过利用扭簧24的弹性作用力使第二扣件22内的卡条27嵌入于第一扣件21的卡槽281内,可使第一扣件21和第二扣件22相互卡住不易分离,只有在第一扣件21或第二扣件22受大于扭簧24的扭力的作用力时,方可使扭簧24两端的连接筋25向外撑开,致使第一扣件21和第二扣件22相互脱离。此外,所述卡块28两侧的卡槽281靠近第二扣件22一侧的侧面为向第二扣件22一侧倾斜的斜面,该斜面优选为95°~105°倾斜的斜面(即如附图3所示的倾斜角度),此斜面结构可使卡条27在脱离卡槽281时,具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便于卡条27的脱离,使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包括有钢绳和连接于钢绳两端的手环,其中一手环套于成人手腕处,另一手环套于儿童手腕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手环与钢绳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手环的第一扣件和连接于钢绳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于手环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侧均设有卡槽的卡块,所述卡槽靠近于第二扣件一侧的侧面为向第二扣件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扣件内部设有空腔,第二扣件于钢绳的另一端为空腔的开口,空腔内固定有扭簧,该扭簧两端设有连接筋,两连接筋的扭力向中心压缩,并且两连接筋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筋垂直的卡条,两卡条可分别嵌入于所述卡块两侧的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包括有钢绳和连接于钢绳两端的手环,其中一手环套于成人手腕处,另一手环套于儿童手腕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手环与钢绳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手环的第一扣件和连接于钢绳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于手环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侧均设有卡槽的卡块,所述卡槽靠近于第二扣件一侧的侧面为向第二扣件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扣件内部设有空腔,第二扣件于钢绳的另一端为空腔的开口,空腔内固定有扭簧,该扭簧两端设有连接筋,两连接筋的扭力向中心压缩,并且两连接筋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筋垂直的卡条,两卡条可分别嵌入于所述卡块两侧的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包括有钢丝和包裹与钢丝外橡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为95°~105°倾斜的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源剑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