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64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凳,涉及婴儿用具领域,包括腰凳主体、腰带、护兜、肩带;所述腰凳主体和所述腰带固定连接,所述腰凳主体上部和所述肩带一端均与所述护兜固定连接,所述肩带上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肩带长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设有棘轮的卷轴和锁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带,所述卷轴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一端设有卷簧,所述卷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卷轴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沿棘轮径向弹性设置于壳体;所述调节带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卷轴和所述护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腰凳肩带长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凳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腰凳。
技术介绍
腰凳是一款靠椅式凳子系在看护人腰上使用的新型育儿工具,腰凳以人体工学设计,安全,舒适,时尚;腰凳分别可用面对面式、横抱式、侧抱式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宝宝使用且比婴儿推车携带方便;因此腰凳的出现,让看护人能解放双手带宝宝外出自由活动,减轻看护人的负担,还不影响和孩子的亲密接触。目前的腰凳包括腰凳主体、腰带、肩带、肩带调节带、护兜等,腰带和腰凳主体固定连接,腰凳主体上部和肩带一端均与护兜连接,肩带调节带一端与护兜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肩带远离护兜端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使用腰凳时,若想调节肩带长度,需要找到锁扣位置再将肩带调节带的长度挪长,过程繁杂,尤其是腰凳上坐有婴儿时,调节肩带长度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腰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腰凳的肩带长度调节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腰凳,包括腰凳主体、腰带、护兜、肩带;所述腰凳主体和所述腰带固定连接,所述腰凳主体上部和所述肩带一端均与所述护兜固定连接,所述肩带上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肩带长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设有棘轮的卷轴和锁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带,所述卷轴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一端设有卷簧,所述卷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卷轴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沿棘轮径向弹性连接于壳体;所述调节带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卷轴和所述护兜。上述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肩带上固定设置壳体、将卷轴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且一端设置卷簧,卷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卷轴固定连接以及将调节带两端分别固定于卷轴和护兜;实现了在外力作用下,调节带可带动卷轴克服卷簧弹性力在壳体内旋转以及撤销外力时卷轴在卷簧作用下带动调节带反向旋转的功能,使调节带的伸缩变得便捷且能够自动收纳;通过上述设置以及在卷轴固定设置棘轮、沿棘轮径向弹性设置锁舌,实现了随时能阻止棘轮转动的功能,使调节带能够锁定在其调节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肩带长度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调节带长度实现的,因而采用上述方案使肩带长度调节变得更为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腰凳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中棘轮和锁舌位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棘轮、卷轴与卷簧位置示意图;图4为卷簧与壳体和卷轴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腰凳,包括腰凳主体10、腰带20、护兜70、肩带40;所述腰凳主体10和所述腰带20固定连接,所述腰凳主体10上部和所述肩带40一端均与所述护兜70固定连接;所述肩带40上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肩带40长度的调节装置60,所述调节装置60包括壳体61、固定设有棘轮62的卷轴65和锁舌63,所述壳体61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带40靠近护兜70侧,所述卷轴65两端与所述壳体61转动连接且一端设有卷簧66,所述卷簧66两端分别与壳体61和卷轴65固定连接;所述锁舌63沿棘轮62径向弹性设置于壳体61上;所述调节带5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卷轴65和所述护兜70。如上方案所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调节调节带50时,首先作用一外力使锁舌63克服弹性力直至退出棘轮62的棘齿并保持从而解锁调节装置60,然后克服卷簧66弹性力向下拉动调节带50至合适位置并保持,最后释放作用于锁舌63的外力,锁舌63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回位,阻止棘轮62转动从而锁止调节带50的长度进而锁止肩带40的长度。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61设有第一弹簧64;所述第一弹簧64两端分别与所述锁舌63和所述壳体61固定连接且沿棘轮62径向方向设置,为锁舌63提供支撑力;所述壳体61位于所述锁舌63两侧沿棘轮62径向方向固定设有限位块68,当第一弹簧64处于极限伸长位置时,限位块68顶端位于锁舌63顶端和底端之间;采用上述方案,使锁舌63承受棘轮62旋转冲击能力提高而具有更好的锁止效果且对锁舌63的运动具有导向功能。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便于操作锁舌63沿棘轮62径向方向运动,所述锁舌底端63固定设有锁杆67,所述锁杆67穿过所述第一弹簧64与所述壳体6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卷轴65卷收调节带50的方向与所述棘轮62的棘齿朝向相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下的外力作用于调节带50,调节带50带动棘轮62逆时针旋转,此时锁舌63插入两相邻棘齿间且不易松动,使锁舌63有更好的锁止效果。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使肩带40轻量化,减轻看护人的负担,所述棘轮62采用PA66制造。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护兜70内填充有护板且在背对婴儿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口;可封闭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拉链、锁扣等;采用上述方案使护兜70的清洗和护板的填充与拆卸更为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肩带40包括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左肩带中部与所述右肩带中部沿水平方向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锁带;可拆卸连接可以是魔术贴或插扣;使用腰凳时,肩带40在向下拉力作用下,易向两侧滑动至脱离肩部,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锁带给予两肩带40水平方向的拉力,从而肩带40不易向两侧滑落,增大了腰带20的安全系数。进一步的,在所述腰带20远离婴儿侧与所述第一锁带之间沿竖直方向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锁带;可拆卸连接可以是魔术贴或插扣;采用上述方案,将作用于看护人腰椎上的一部分力通过第二锁带传递到肩带40,从而减轻了看护人腰椎的压力。如上述方案所述,肩带40调节过程如下:肩带40长度调节是通过伸缩调节带50长度实现的,如图1-4所示,首先向下拉动锁杆67,因锁舌63与锁杆67固定连接且与壳体61通过第一弹簧64弹性连接,锁舌63压缩第一弹簧64直至退出至棘轮62的棘齿,此时调节装置60解锁,同时持续施加一外力作用在锁杆67用以保持解锁状态,棘轮62和卷轴65固定连接且卷轴65两端分别与壳体61转动连接且一端设有卷簧66,卷簧66两端分别与壳体61和卷轴65固定连接,此时卷轴65能在壳体61内转动,然后向下拉动调节带50,因调节带50两端分别固定于卷轴65和护兜70、卷轴65卷收调节带50的方向和棘齿方向相反设置,调节带50带动卷轴65克服卷簧66的弹簧力逆时针旋转,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释放施加于锁杆67的外力,由于壳体61沿棘轮62径向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8,锁舌63在第一弹簧64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棘轮62径向向上运动插入棘轮62的棘齿,限定棘轮62的转动,从而锁定调节带50长度,进而锁定肩带40的长度;需要收纳调节带50时,拉动锁杆67解锁调节装置60,卷轴65在卷簧66的作用下向卷收调节带50的方向旋转,从而卷收调节带50。当腰凳上有婴儿且肩带40需要调节时,首先将婴儿托起,若需要缩短肩带40则解锁调节装置60,当调节带50在卷簧66作用下被卷轴65收卷至合适长度时,锁定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凳,包括护兜(70)、肩带(40)、调节带(50)、腰凳主体(10)、腰带(20),所述腰凳主体(10)的上部和所述肩带(40)的一端与所述护兜(70)连接,所述调节带(5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护兜(70),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肩带(40)远离护兜(70)的一端,所述腰带(20)与所述腰凳主体(1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40)上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肩带(40)长度的调节装置(60),所述调节装置(60)包括壳体(61)、固定设有棘轮(62)的卷轴(65)和锁舌(63),所述壳体(61)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带(40);所述卷轴(65)两端与所述壳体(61)转动连接且一端设有卷簧(66),所述卷簧(66)两端分别与卷轴(65)和壳体(61)固定连接;所述锁舌(63)沿棘轮(62)径向与所述壳体(61)弹性连接;所述调节带(5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卷轴(65)和所述护兜(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凳,包括护兜(70)、肩带(40)、调节带(50)、腰凳主体(10)、腰带(20),所述腰凳主体(10)的上部和所述肩带(40)的一端与所述护兜(70)连接,所述调节带(5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护兜(70),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肩带(40)远离护兜(70)的一端,所述腰带(20)与所述腰凳主体(1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40)上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肩带(40)长度的调节装置(60),所述调节装置(60)包括壳体(61)、固定设有棘轮(62)的卷轴(65)和锁舌(63),所述壳体(61)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带(40);所述卷轴(65)两端与所述壳体(61)转动连接且一端设有卷簧(66),所述卷簧(66)两端分别与卷轴(65)和壳体(61)固定连接;所述锁舌(63)沿棘轮(62)径向与所述壳体(61)弹性连接;所述调节带(5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卷轴(65)和所述护兜(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设有第一弹簧(64);所述第一弹簧(64)两端分别与所述锁舌(63)和所述壳体(6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1)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丰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