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010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所述新型石墨加热板包括加热设备本体;安接底座,所述安接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设备本体的顶部;石墨加热板,所述石墨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安接底座的上方;固接板,所述固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石墨加热板的底部;四个滑套杆,四个所述滑套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活结板,所述活结板滑动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套杆上;两个矩形过口,两个所述矩形过口均开设在所述活结板上;两个接插板,两个所述接插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所述接插板与所述矩形过口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石墨加热板具有拆装方便、稳定性较高、能够减少不良因素产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
本技术涉及石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
技术介绍
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它具有耐高温性、导电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用作抗磨剂、润滑剂,且高纯度的石墨可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还可制造坩埚、干电池、石墨纤维和加热器等。现阶段通过石墨已制成多种加热设备,石墨加热板便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加热设备之一,而在石墨加热板中还包括有以电源基础的石墨电热板,这类石墨电热板通常被应用于消解技术中,优点突出,使用性能良好,已被广泛运用。但是,传统的石墨电热板大多是将以石墨制成的加热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加热设备本体上,拆装较为麻烦,且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螺栓很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加热工作,甚至是带来一些严重的加热事故,稳定性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石墨加热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稳定性较高、能够减少不良因素产生的新型石墨加热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石墨加热板包括:加热设备本体;安接底座,所述安接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设备本体的顶部;石墨加热板,所述石墨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安接底座的上方;固接板,所述固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石墨加热板的底部;四个滑套杆,四个所述滑套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活结板,所述活结板滑动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套杆上;两个矩形过口,两个所述矩形过口均开设在所述活结板上;两个接插板,两个所述接插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所述接插板与所述矩形过口相适配;两个矩形插槽,两个所述矩形插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接插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底槽,两个所述底槽均开设在所述固接板的底部,所述底槽与所述接插板相适配;两个连通内槽,两个所述连通内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底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两个侧边槽,两个所述侧边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固接板的两侧,所述侧边槽与所述连通内槽相连通;两个拉接杆,两个所述拉接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拉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连通内槽内;两个固位插块,两个所述固位插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通内槽内,两个所述固位插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底槽内,所述固位插块与所述矩形插槽相适配。优选的,两个所述拉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位插块固定连接,所述拉接杆上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靠近所述底槽的一端与所述固位插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远离所述底槽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侧边槽内设有拉板,两个所述拉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套杆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顶端与所述活结板相接触,所述弹簧二的底端与所述安接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活结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提把。优选的,两个所述固位插块位于所述底槽内的一侧设为斜面,所述接插板的顶部设为斜面,所述固位插块与所述接插板相适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石墨加热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安装时,将活结板插到四个滑套杆上,随后往下按压提把,接插板便穿过矩形过口进入底槽内,当其斜面接触到固位插块后,弹簧一受力压缩,直至固位插块插入矩形插槽内,便完成了安装,拆下时,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个拉板,固位插块便离开矩形插槽,继而将活结板取下,拆装方便,稳定性较高,大大减少了使用过程因安装不稳固而带来的不良因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石墨加热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接插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活结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加热设备本体,2、安接底座,3、石墨加热板,4、固接板,5、滑套杆,6、活结板,7、矩形过口,8、接插板,9、矩形插槽,10、底槽,11、连通内槽,12、侧边槽,13、拉接杆,14、固位插块,15、弹簧一,16、拉板,17、弹簧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石墨加热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接插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活结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新型石墨加热板包括:加热设备本体1;安接底座2,所述安接底座2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设备本体1的顶部;石墨加热板3,所述石墨加热板3设置在所述安接底座2的上方;固接板4,所述固接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石墨加热板3的底部;四个滑套杆5,四个所述滑套杆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2的顶部;活结板6,所述活结板6滑动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套杆5上;两个矩形过口7,两个所述矩形过口7均开设在所述活结板6上;两个接插板8,两个所述接插板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2的顶部,所述接插板8与所述矩形过口7相适配;两个矩形插槽9,两个所述矩形插槽9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接插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底槽10,两个所述底槽10均开设在所述固接板4的底部,所述底槽10与所述接插板8相适配;两个连通内槽11,两个所述连通内槽11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底槽10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两个侧边槽12,两个所述侧边槽12分别开设在所述固接板4的两侧,所述侧边槽12与所述连通内槽11相连通;两个拉接杆13,两个所述拉接杆13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槽12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拉接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连通内槽11内;两个固位插块14,两个所述固位插块14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通内槽11内,两个所述固位插块1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底槽10内,所述固位插块14与所述矩形插槽9相适配。两个所述拉接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位插块14固定连接,所述拉接杆13上套设有弹簧一15,所述弹簧一15靠近所述底槽10的一端与所述固位插块1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15远离所述底槽10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内槽1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槽12内设有拉板16,两个所述拉接杆1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板16固定连接。所述滑套杆5上套设有弹簧二17,所述弹簧二17的顶端与所述活结板6相接触,所述弹簧二17的底端与所述安接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活结板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提把。两个所述固位插块14位于所述底槽10内的一侧设为斜面,所述接插板8的顶部设为斜面,所述固位插块14与所述接插板8相适配。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石墨加热板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装置中加热设备本体的型号可为HD-350A。在安装时,拿着两个提把将活结板6提起,并插到四个滑套杆5上,使得活结板6与弹簧二17相接触,随后往下按压两个提把,弹簧二17被压缩,此时接插板8便会穿过矩形过口7并进入底槽10内,当其斜面接触到固位插块14的斜面后,便会挤压固位插块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热设备本体;/n安接底座,所述安接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设备本体的顶部;/n石墨加热板,所述石墨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安接底座的上方;/n固接板,所述固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石墨加热板的底部;/n四个滑套杆,四个所述滑套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n活结板,所述活结板滑动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套杆上;/n两个矩形过口,两个所述矩形过口均开设在所述活结板上;/n两个接插板,两个所述接插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所述接插板与所述矩形过口相适配;/n两个矩形插槽,两个所述矩形插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接插板相互远离的一侧;/n两个底槽,两个所述底槽均开设在所述固接板的底部,所述底槽与所述接插板相适配;/n两个连通内槽,两个所述连通内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底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n两个侧边槽,两个所述侧边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固接板的两侧,所述侧边槽与所述连通内槽相连通;/n两个拉接杆,两个所述拉接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拉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连通内槽内;/n两个固位插块,两个所述固位插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通内槽内,两个所述固位插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底槽内,所述固位插块与所述矩形插槽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设备本体;
安接底座,所述安接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设备本体的顶部;
石墨加热板,所述石墨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安接底座的上方;
固接板,所述固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石墨加热板的底部;
四个滑套杆,四个所述滑套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
活结板,所述活结板滑动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套杆上;
两个矩形过口,两个所述矩形过口均开设在所述活结板上;
两个接插板,两个所述接插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接底座的顶部,所述接插板与所述矩形过口相适配;
两个矩形插槽,两个所述矩形插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接插板相互远离的一侧;
两个底槽,两个所述底槽均开设在所述固接板的底部,所述底槽与所述接插板相适配;
两个连通内槽,两个所述连通内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底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
两个侧边槽,两个所述侧边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固接板的两侧,所述侧边槽与所述连通内槽相连通;
两个拉接杆,两个所述拉接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拉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连通内槽内;
两个固位插块,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明孙丰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持久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