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73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包括引导筒和承压组件,所述引导筒顶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承压组件滑动设置于该引导筒内,且所述承压组件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两组所述锁紧组件底部对应设置有两组辅助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自锁式弹簧缓冲器,将接受轿厢冲击后的承压组件进行锁死,防止引导筒内缓冲弹簧产生压缩后推动承压组件回弹,以防止冲击反弹对轿厢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结构简单,解决液压式缓冲器长期使用而产生的渗油问题,延长设备维护周期,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缓冲器分为两种类型,即弹簧式缓冲器和液压式缓冲器。弹簧式缓冲器属于蓄能型部件。其结构在受到轿厢或对重的高速撞击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反弹,故仅适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米/秒的低速电梯。液压式缓冲器属于耗能型部件。当受到轿厢或对重的高速撞击时通过液压油将大部分动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减小撞击冲击力,故适用于任何速度规格的电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弹簧式缓冲器存在冲击反弹的安全隐患,容易对坠落电梯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且液压式缓冲器需要频繁维护,以确保缓冲器是否出现渗油、变形等问题,实用性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设置自锁式弹簧缓冲器,将冲击压缩后的缓冲结构进行锁死,以防止冲击反弹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解决液压式缓冲器长期使用而产生的渗油问题,延长设备维护周期,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包括引导筒和承压组件,所述引导筒顶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承压组件滑动设置于该引导筒内,且所述承压组件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两组所述锁紧组件底部对应设置有两组辅助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传动杆,该传动杆顶端铰接于所述承压组件外侧,该传动杆内侧设置有卡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头,所述传动杆底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矩形引导框,该引导框内部前后相对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该滑块顶部与所述连杆相铰接,所述滑块外侧固定有撑杆,该撑杆外侧一端穿出所述引导框,且所述引导框内侧的撑杆上套接有辅助弹簧,所述撑杆穿出引导框一端固定有挡块。采用上述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当电梯轿厢坠落时,轿厢底部首先接触到所述承压组件,通过所述承压组件将冲击力传递到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向下推动所述连杆,倾斜设置的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引导框向外侧移动,同时通过所述滑块对所述辅助弹簧进行施压,以通过辅助弹簧的压缩变形实现轿厢坠落冲击力的缓冲,同时传动杆内侧的定位头在传动杆的带动下移动,通过定位头卡入引导筒外侧的定位槽内,以防止承压组件产生向上的冲击反弹。作为优选,所述引导筒内部中心竖向设置有导向柱,该导向柱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内径大于所述导向柱直径。作为优选,所述承压组件包括伸入所述引导筒内的滑动筒,该滑动筒外径小于所述引导筒内径,所述滑动筒顶端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底端两侧分别与两条所述传动杆铰接。作为优选,所述引导筒底端设置有底座,该底座四角均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引导筒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内部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传动杆贯穿该通孔,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开口侧底部设置为向下延伸的斜面结构,且所述定位槽内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定位头伸入所述定位槽内一端为贴合该圆弧形结构的圆头。作为优选,所述挡块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撑杆外侧一端设置有可配合该螺纹孔的外螺纹,所述撑杆与所述挡块通过螺纹配合,且所述挡块底端与所述引导框底面平齐。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自锁式弹簧缓冲器,将接受轿厢冲击后的承压组件进行锁死,防止引导筒内缓冲弹簧产生压缩后推动承压组件回弹,以防止冲击反弹对轿厢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结构简单,解决液压式缓冲器长期使用而产生的渗油问题,延长设备维护周期,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引导框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引导筒;101、定位槽;102、导向柱;103、缓冲弹簧;104、限位块;2、承压组件;201、滑动筒;202、支撑盘;3、锁紧组件;301、传动杆;301a、定位头;302、连杆;4、底座;5、辅助组件;501、引导框;502、滑块;503、撑杆;503a、辅助弹簧;504、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包括引导筒1和承压组件2,引导筒1顶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101,承压组件2滑动设置于该引导筒1内,且承压组件2顶部延伸到引导筒1上方,承压组件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3,两组锁紧组件3底部对应设置有两组辅助组件5。锁紧组件3包括传动杆301,该传动杆301顶端铰接于承压组件2外侧,该传动杆301内侧设置有卡入定位槽101内的定位头301a,传动杆301底端铰接有连杆302。辅助组件5包括矩形引导框501,该引导框501内部前后相对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502,该滑块502顶部与连杆302相铰接,连杆302底端向外侧倾斜,滑块502外侧固定有撑杆503,该撑杆503外侧一端穿出引导框501,且引导框501内侧的撑杆503上套接有辅助弹簧503a,撑杆503穿出引导框501一端固定有挡块504,当轿厢坠落接触到承压组件2时,通过承压组件2带动两组传动杆301下移,同时在连杆302的推动下将辅助弹簧503a进行压缩,对轿厢坠落冲击进行缓冲,同时通过传动杆301推动定位头301a向下方的定位槽101内移动,且通过定位头301a对传动杆301进行限位,防止轿厢坠落后被压缩后的弹簧弹起而引起乘员二次伤害。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引导筒1内部中心竖向设置有导向柱102,该导向柱102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103,且缓冲弹簧103内径大于导向柱102直径,承压组件2包括伸入引导筒1内的滑动筒201,该滑动筒201外径小于引导筒1内径,滑动筒201顶端设置有支撑盘202,通过支撑盘202对坠落的轿厢进行支撑,支撑盘202底端两侧分别与两条传动杆301铰接,引导筒1底端设置有底座4,该底座4四角均设置有安装螺栓,引导筒1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04,该限位块104内部设置有矩形通孔,传动杆301贯穿该通孔,且传动杆301与通孔间隙配合,定位槽101开口侧底部设置为向下延伸的斜面结构,且定位槽10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筒(1)和承压组件(2),所述引导筒(1)顶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101),所述承压组件(2)滑动设置于该引导筒(1)内,且所述承压组件(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3),两组所述锁紧组件(3)底部对应设置有两组辅助组件(5);/n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传动杆(301),该传动杆(301)顶端铰接于所述承压组件(2)外侧,该传动杆(301)内侧设置有卡入所述定位槽(101)内的定位头(301a),所述传动杆(301)底端铰接有连杆(302);/n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矩形引导框(501),该引导框(501)内部前后相对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502),该滑块(502)顶部与所述连杆(302)相铰接,所述滑块(502)外侧固定有撑杆(503),该撑杆(503)外侧一端穿出所述引导框(501),且所述引导框(501)内侧的撑杆(503)上套接有辅助弹簧(503a),所述撑杆(503)穿出引导框(501)一端固定有挡块(5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筒(1)和承压组件(2),所述引导筒(1)顶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101),所述承压组件(2)滑动设置于该引导筒(1)内,且所述承压组件(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3),两组所述锁紧组件(3)底部对应设置有两组辅助组件(5);
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传动杆(301),该传动杆(301)顶端铰接于所述承压组件(2)外侧,该传动杆(301)内侧设置有卡入所述定位槽(101)内的定位头(301a),所述传动杆(301)底端铰接有连杆(302);
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矩形引导框(501),该引导框(501)内部前后相对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502),该滑块(502)顶部与所述连杆(302)相铰接,所述滑块(502)外侧固定有撑杆(503),该撑杆(503)外侧一端穿出所述引导框(501),且所述引导框(501)内侧的撑杆(503)上套接有辅助弹簧(503a),所述撑杆(503)穿出引导框(501)一端固定有挡块(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回弹冲击的电梯弹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筒(1)内部中心竖向设置有导向柱(102),该导向柱(102)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103),且所述缓冲弹簧(103)内径大于所述导向柱(102)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宝群史凯张忠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西奥电梯贵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