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BDU和动力电池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BDU和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动力电池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现阶段的新能源纯电动车的电池系统,其车架主体往往大多是由传统燃油车车体改造而来,这种方式是由于燃油车经过了市场验证,为了安全和质量考虑的,但是燃油车车底部的结构设计毕竟不是为了装电池系统考虑的,所以势必会造成电池系统需要跟随车底造型进行设计,这样就导致电池系统形状比较异型,导致电池系统的形状异形,导致电池系统内部的电池模组和BDU(BatteryDisconnectUnit,高压配电盒)等组件无法合理有效的排布,造成相当多的设计空间浪费,从而影响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新行业发展势必需要进行革新,由于电池系统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关键的能源系统,所以需要整车和电池系统协同设计,整车尽可能的跟随电池系统的合理的形状进行设计,才可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携带电量以及保证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而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在进行电池系统内部排布设计时,通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BDU,包括:/n壳体,/n设于壳体上的总正转接铜排(1)、总负转接铜排(2),/n设于壳体内的主正回路、主负回路、高压采集连接器(3)、低压控制连接器(4),/n其中,所述主正回路连接所述总正转接铜排(1),所述主负回路连接所述总负转接铜排(2),所述高压采集连接器(3)、所述低压控制连接器(4)均连接所述主正回路和主负回路,/n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包括:底座(5)、盖设于底座(5)上的上盖(6),/n所述底座(5)包括底座主体(5-1),所述总正转接铜排(1)、总负转接铜排(2)、主正回路、主负回路、高压采集连接器(3)和低压控制连接器(4)设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BDU,包括:
壳体,
设于壳体上的总正转接铜排(1)、总负转接铜排(2),
设于壳体内的主正回路、主负回路、高压采集连接器(3)、低压控制连接器(4),
其中,所述主正回路连接所述总正转接铜排(1),所述主负回路连接所述总负转接铜排(2),所述高压采集连接器(3)、所述低压控制连接器(4)均连接所述主正回路和主负回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底座(5)、盖设于底座(5)上的上盖(6),
所述底座(5)包括底座主体(5-1),所述总正转接铜排(1)、总负转接铜排(2)、主正回路、主负回路、高压采集连接器(3)和低压控制连接器(4)设于所述底座主体(5-1)上,
所述底座主体(5-1)的底部向背离所述上盖(6)的方向垂直形成有两相对的底座支板(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BDU,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5-1)为方形板状,所述底座支板(5-2)弯折形成于所述底座主体(5-1)的相对的两边;所述上盖(6)为向上凹陷的槽状,所述上盖(6)扣盖在所述底座主体(5-1)的上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BDU,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板(5-2)的背离所述底座主体(5-1)的一边垂直弯折形成有固定边(5-3),所述固定边(5-3)上开设有固定孔(5-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BDU,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5-1)的顶部边缘设有多个螺丝连接孔(5-5);所述上盖(6)的开口边缘弯折形成有上盖边(6-1),所述上盖边(6-1)上设有上盖通孔(6-2),所述上盖通孔(6-2)与所述螺丝连接孔(5-5)位置对应,所述上盖边(6-1)通过多个螺丝固定于所述底座主体(5-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BDU,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防水密封圈(7),所述防水密封圈(7)与所述上盖边(6-1)的形状一致,所述防水密封圈(7)设有与所述上盖通孔(6-2)位置对应的密封圈通孔(7-1),所述防水密封圈(7)通过螺丝安装于所述上盖边(6-1)和所述底座主体(5-1)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BDU,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上开有第一安装口(6-3)、第二安装口(6-4),分别卡设有放电连接器(8)、快充连接器(9),所述放电连接器(8)、快充连接器(9)连接所述主正回路和主负回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BDU,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正回路包括:总正继电器(10)、总正接口,所述总正转接铜排(1)、总正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申松,刘鹏,李平,王汨,欧志平,严丽,唐雁雁,
申请(专利权)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