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7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涉及挂壁式充电桩安装技术领域,包括连接于立柱顶部且为一侧敞口的安装箱、设置于安装箱内部的挂壁式充电桩本体、以及挂壁式充电桩本体上具有的用于充电的充电枪,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用以活动板移动的滑动机构,且活动板朝向安装箱敞口的一侧面上沿固定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本体,布线板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活动板对应表面,布线板背向活动板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以将充电枪尾部线缆错开定位的收线卡接机构。本申请使得车主在充电完成将充电枪插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上后,快速将充电枪尾部的线缆借助收线卡接机构实现错开定位操作,达到快捷操作、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
本技术涉及挂壁式充电桩安装
,具体是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也不断增多。目前,充电桩的安装主要分为室外和室内两大类。但不管室内还是室外都避免不了充电桩的安装依靠支撑物以往对充电枪的线缆多是采用盘绕式的收线方式,由于盘绕式的收线方式需要车主将线缆一圈一圈的缠绕,当线缆较长时还可能会出现缠乱的情况,造成下一个使用者操作不便的情况,费时费力的情况,并且有极少数车主嫌麻烦,将充电枪放置后直接离开,导致线缆垂落,不仅影响美观,并且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包括连接于立柱顶部且为一侧敞口的安装箱、设置于安装箱内部的挂壁式充电桩本体、以及挂壁式充电桩本体上具有的用于充电的充电枪,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用以活动板移动的滑动机构,且活动板朝向安装箱敞口的一侧面上沿固定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本体,所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布线板且与挂壁式充电桩本体的充电枪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布线板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活动板对应表面,且布线板背向活动板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以将充电枪尾部线缆错开定位的收线卡接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线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布线板对应表面上的多个线缆定位座,且多个线缆定位座沿布线板横向呈等距的上下交错排布,所述线缆定位座内靠近布线板的一侧开设有供线缆贯穿定位的线缆穿槽,而线缆定位座远离线缆穿槽的一侧成形有供线缆卡入到线缆穿槽的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均凹陷成形用以容纳滚柱的滚柱安装槽,且滚柱探出对应的滚柱安装槽,同时两个滚柱之间形成用于线缆穿过的滚动区域,所述滚柱均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于对应滚柱安装槽的侧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柱的外周面包覆有橡胶圈,线缆穿槽的表面复合连接有绝缘橡胶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滚柱座内,限位机构包括铰接于滚柱座背向滚柱一侧面对称的两个连杆一端,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呈八字形延伸且分别转动连接滑块的端部,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供竖向的导向轴贯穿滑动的穿孔,且导向轴的两端均通过定位块连接于线缆定位座上,同时两个滑块分别与处于线缆定位座最上部与最下部的定位块的相对面之间连接有压簧并串设于对应的导向轴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箱内后侧面四角处的滑杆,滑杆与活动板对应拐角位置处开设的穿孔贯穿滑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顶面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一体成型为中空结构,所述顶板的四周面内均滑动连接有挡雨抽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活动板将挂壁式充电桩本体向外抽出直至到达安装箱的敞口处,而后再将充电枪拔下使用,而当不使用时,可将挂壁式充电桩本体推回到安装箱中,防止雨水或者强光的直接侵袭,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对延长挂壁式充电桩本体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作用。2、本技术使得车主在充电完成将充电枪插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上后,快速将充电枪尾部的线缆借助收线卡接机构实现错开定位操作,达到快捷操作、省时省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安装箱;3、顶板;4、挡雨抽板;5、活动板;6、滑杆;7、布线板;8、挂壁式充电桩本体;9、充电枪;10、线缆定位座;11、线缆穿槽;12、滚柱安装槽;13、定位块;14、滚柱座;15、滚柱;16、滑块;17、导向轴;18、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包括连接于立柱1顶部且为一侧敞口的安装箱2、设置于安装箱2内部的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以及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上具有的用于充电的充电枪9,所述安装箱2内设置有用以活动板5移动的滑动机构,且活动板5朝向安装箱2敞口的一侧面上沿固定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从而在使用时,可通过活动板5将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向外抽出直至到达安装箱2的敞口处,而后再将充电枪9拔下使用,而当不使用时,可将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推回到安装箱2中,防止雨水或者强光的直接侵袭,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对延长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作用,所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正下方设置有布线板7且与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充电枪9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其目的在于,方便对充电枪9尾部的线缆进行快速定位,所述布线板7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活动板5对应表面,且布线板7背向活动板5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以将充电枪9尾部线缆错开定位的收线卡接机构,从而使得车主在充电完成将充电枪9插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上后,快速将充电枪9尾部的线缆借助收线卡接机构实现错开定位操作,达到快捷操作、省时省力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收线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布线板7对应表面上的多个线缆定位座10,且多个线缆定位座10沿布线板7横向呈等距的上下交错排布,其目的在于,借助多个线缆定位座10呈起伏状布置,便于后续的穿线操作,所述线缆定位座10内靠近布线板7的一侧开设有供线缆贯穿定位的线缆穿槽11,而线缆定位座10远离线缆穿槽11的一侧成形有供线缆卡入到线缆穿槽11的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均凹陷成形用以容纳滚柱15的滚柱安装槽12,且滚柱15探出对应的滚柱安装槽12,同时两个滚柱15之间形成用于线缆穿过的滚动区域,降低线缆卡入线缆穿槽1时的阻力,所述滚柱15均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于对应滚柱安装槽12的侧面,进而得以借助限位机构避免卡入到线缆穿槽11中的线缆出现滑脱情况,保证收线的稳定性。再进一步,所述滚柱15的外周面包覆有橡胶圈,线缆穿槽11的表面复合连接有绝缘橡胶层,避免对线缆表皮造成损伤。所述滚柱1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滚柱座14内,限位机构包括铰接于滚柱座14背向滚柱15一侧面对称的两个连杆18一端,两个连杆18的另一端呈八字形延伸且分别转动连接滑块16的端部,所述滑块16中部开设有供竖向的导向轴17贯穿滑动的穿孔,且导向轴17的两端均通过定位块13连接于线缆定位座10上,同时两个滑块16分别与处于线缆定位座10最上部与最下部的定位块13的相对面之间连接有压簧并串设于对应的导向轴17上,借助限位机构实现滚动区域宽度的变化,即为当线缆穿过滚动区域时,挤压两个滚柱15相离将滚动区域扩大,使得线缆卡进线缆穿槽11,而后限位机构中的压簧恢复原状,滚动区域缩小,在非外力条件下,可以避免线缆滑脱。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箱2内后侧面四角处的滑杆6,滑杆6与活动板5对应拐角位置处开设的穿孔贯穿滑动,从而使得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可以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包括连接于立柱(1)顶部且为一侧敞口的安装箱(2)、设置于安装箱(2)内部的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以及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上具有的用于充电的充电枪(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2)内设置有用以活动板(5)移动的滑动机构,且活动板(5)朝向安装箱(2)敞口的一侧面上沿固定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所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正下方设置有布线板(7)且与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充电枪(9)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布线板(7)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活动板(5)对应表面,且布线板(7)背向活动板(5)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以将充电枪(9)尾部线缆错开定位的收线卡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包括连接于立柱(1)顶部且为一侧敞口的安装箱(2)、设置于安装箱(2)内部的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以及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上具有的用于充电的充电枪(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2)内设置有用以活动板(5)移动的滑动机构,且活动板(5)朝向安装箱(2)敞口的一侧面上沿固定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所述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正下方设置有布线板(7)且与挂壁式充电桩本体(8)的充电枪(9)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布线板(7)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活动板(5)对应表面,且布线板(7)背向活动板(5)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以将充电枪(9)尾部线缆错开定位的收线卡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挂壁式充电桩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布线板(7)对应表面上的多个线缆定位座(10),且多个线缆定位座(10)沿布线板(7)横向呈等距的上下交错排布,所述线缆定位座(10)内靠近布线板(7)的一侧开设有供线缆贯穿定位的线缆穿槽(11),而线缆定位座(10)远离线缆穿槽(11)的一侧成形有供线缆卡入到线缆穿槽(11)的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均凹陷成形用以容纳滚柱(15)的滚柱安装槽(12),且滚柱(15)探出对应的滚柱安装槽(12),同时两个滚柱(15)之间形成用于线缆穿过的滚动区域,所述滚柱(15)均通过限位机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联航科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