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03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胀管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包括有增压水腔、液压油腔以及上、下两端分别连通增压水腔与液压油腔的活塞滑孔,液压油腔内设置有活塞体,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滑动连接在活塞滑孔内,所述活塞杆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高压密封圈,位于高压密封圈上侧的活塞杆与活塞滑孔之间设有密封锁紧环,密封锁紧环的下端内环壁开设有内径上小下大的内锥面,高压密封圈的上端外环壁上开设有与内锥面相适配的外锥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持续水压的作用,推动密封锁紧环沿其轴线向下移动,高压密封圈在内锥面与外锥面的配合作用下始终环抱紧固在活塞杆上,从而实现磨损自动补偿、密封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压胀管机
,特指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胀管机是用于换热器、冷凝器、高压加热器等设备制造中管子、管板的胀紧连接的专用液压胀接设备。液压胀管机包括有增压水腔、液压油腔以及上、下两端分别连通增压水腔与液压油腔的活塞滑孔,液压油腔内设置有活塞体,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滑动连接在活塞滑孔内,活塞滑孔与活塞杆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其密封圈的内环壁上设置有密封唇部,借助密封唇部与活塞杆的密封接触,以阻止增压水腔内的水液流入液压油腔中从而导致油水混合;然而,在活塞杆长时间的往复运动过程下,密封圈的密封唇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磨损,进而导致密封唇部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效果越来越差,最终依旧会导致增压水腔的水液顺着密封唇部与活塞杆的间隙流到液压油腔,从而污染液压油腔中的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损自动补偿、密封性好的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包括有增压水腔、液压油腔以及上、下两端分别连通增压水腔与液压油腔的活塞滑孔,液压油腔内设置有活塞体,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滑动连接在活塞滑孔内,所述活塞杆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高压密封圈,位于高压密封圈上侧的活塞杆与活塞滑孔之间设有密封锁紧环,密封锁紧环的下端内环壁开设有内径上小下大的内锥面,高压密封圈的上端外环壁上开设有与内锥面相适配的外锥面,密封锁紧环相对高压密封圈向下移动、高压密封圈通过内锥面与外锥面的配合连接环抱紧固在活塞杆上。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所述高压密封圈包括有上端部与下端部,上端部的内环壁与活塞杆的外壁面密封连接,下端部的外环壁与活塞滑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所述外锥面设置在上端部的上端口外边沿处。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O型圈一。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所述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O型圈一卡设在环形卡槽上。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所述活塞滑孔内套装有导向套,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导向套的内孔上,所述密封锁紧环与高压密封圈设置在导向套下方。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位于所述导向套与密封锁紧环之间的活塞杆与活塞滑孔之间设置有O型圈二。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输出部分、高压缸、机体、油缸,所述增压水腔设置在输出部分上,所述液压油腔设置在油缸上,高压缸与机体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与通孔二,且通孔一和通孔二上下拼接形成所述活塞滑孔。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所述通孔二的上端口开设有安装槽,高压缸的下端面与安装槽的槽底面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位于安装空间内的活塞杆上套有导向铜环,所述高压密封圈的下端面抵靠在导向铜环的上端面上。在上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中,所述内锥面的锥角角度为30°-6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本技术借助持续水压的作用,推动密封锁紧环沿其轴线向下移动,高压密封圈在内锥面与外锥面的配合作用下始终环抱紧固在活塞杆上,从而实现磨损自动补偿、密封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密封锁紧环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密封锁紧环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高压密封圈立体图。附图说明:1、液压油腔;2、增压水腔;3、活塞体;31、活塞杆;4、密封锁紧环;41、内锥面;5、高压密封圈;51、外锥面;52、上端部;53、下端部;54、环形卡槽;6、O型圈一;7、导向套;8、O型圈二;9、高压缸;10、机体;11、油缸;12、导向铜环;α、内锥面的锥角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包括有增压水腔2、液压油腔1以及上、下两端分别连通增压水腔2与液压油腔1的活塞滑孔,液压油腔1内设置有活塞体3,活塞体3上设置有活塞杆31,且活塞杆31滑动连接在活塞滑孔内,所述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高压密封圈5,位于高压密封圈5上侧的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设有密封锁紧环4,密封锁紧环4的下端内环壁开设有内径上小下大的内锥面41,高压密封圈5的上端外环壁上开设有与内锥面41相适配的外锥面51,密封锁紧环4相对高压密封圈5向下移动、高压密封圈5通过内锥面41与外锥面51的配合连接环抱紧固在活塞杆3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液压胀管机使用过程中,当因活塞杆31的往复运动造成高压密封圈5内侧壁磨损时,借助增压水腔2的持续水压,推动密封锁紧环4沿其轴线向下移动,使得内锥面41始终压紧在外锥面51上,从而使高压密封圈5内侧壁始终抱紧固在活塞杆31上,实现磨损自动补偿。为了使得高压密封圈5能够在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有效起到密封作用,其高压密封圈5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高压密封圈5包括有上端部52与下端部53,上端部52的内环壁与活塞杆31的外壁面密封连接,下端部53的外环壁与活塞滑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所述外锥面51设置在上端部52的上端口外边沿处。为了进一步密封高压密封5与活塞滑孔之间的间隙,所述上端部52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O型圈一6。为了对O型圈一6进行轴向限位,防止O型圈一6相对滑动,所述上端部52与下端部53之间开设有环形卡槽54,所述O型圈一6卡设在环形卡槽54上。为了保证活塞杆31和高压缸9的同轴度,防止活塞杆31与高压缸9直接接触摩擦,所述活塞滑孔内套装有导向套7,所述活塞杆31动连接在导向套7的内孔上,所述密封锁紧环4与高压密封圈5设置在导向套7下方。更进一步,在增压水腔2的水压作用下,为了防止导向套7与密封锁紧环4直接接触而相互磨损,位于所述导向套7与密封锁紧环4之间的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设置有O型圈二8。液压胀管机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输出部分、高压缸9、机体10、油缸11,所述增压水腔2设置在输出部分上,所述液压油腔1设置在油缸11上,高压缸9与机体10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与通孔二,且通孔一和通孔二上下拼接形成所述活塞滑孔。为了对高压密封圈5下端面进行轴向限位,所述通孔二的上端口开设有安装槽,高压缸9的下端面与安装槽的槽底面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位于安装空间内的活塞杆31上套有导向铜环12,所述高压密封圈5的下端面抵靠在导向铜环12的上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内锥面的锥角角度α为30°-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锥面的锥角角度α为3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包括有增压水腔(2)、液压油腔(1)以及上、下两端分别连通增压水腔(2)与液压油腔(1)的活塞滑孔,液压油腔(1)内设置有活塞体(3),活塞体(3)上设置有活塞杆(31),且活塞杆(31)滑动连接在活塞滑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高压密封圈(5),位于高压密封圈(5)上侧的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设有密封锁紧环(4),密封锁紧环(4)的下端内环壁开设有内径上小下大的内锥面(41),高压密封圈(5)的上端外环壁上开设有与内锥面(41)相适配的外锥面(51),密封锁紧环(4)相对高压密封圈(5)向下移动、高压密封圈(5)通过内锥面(41)与外锥面(51)的配合连接环抱紧固在活塞杆(3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包括有增压水腔(2)、液压油腔(1)以及上、下两端分别连通增压水腔(2)与液压油腔(1)的活塞滑孔,液压油腔(1)内设置有活塞体(3),活塞体(3)上设置有活塞杆(31),且活塞杆(31)滑动连接在活塞滑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高压密封圈(5),位于高压密封圈(5)上侧的活塞杆(31)与活塞滑孔之间设有密封锁紧环(4),密封锁紧环(4)的下端内环壁开设有内径上小下大的内锥面(41),高压密封圈(5)的上端外环壁上开设有与内锥面(41)相适配的外锥面(51),密封锁紧环(4)相对高压密封圈(5)向下移动、高压密封圈(5)通过内锥面(41)与外锥面(51)的配合连接环抱紧固在活塞杆(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密封圈(5)包括有上端部(52)与下端部(53),上端部(52)的内环壁与活塞杆(31)的外壁面密封连接,下端部(53)的外环壁与活塞滑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所述外锥面(51)设置在上端部(52)的上端口外边沿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52)与活塞滑孔之间密封套有O型圈一(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52)与下端部(53)之间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核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