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80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该复合式滤芯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以及位于滤瓶内的筒状滤芯,筒状滤芯的过滤后端设有导水管,导水管内形成净水流道,导水管外侧套设有滤网组件,滤网组件外侧依次环绕有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所述滤瓶盖上设置有净水口、原水口和冲洗口,原水口依次通过原水流道、滤网组件、粗过滤流道、第一过水间隙、筒状滤芯、净水流道与所述净水口连通,原水口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与所述冲洗口连通。从原水口进入的原水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从冲洗口排出时,水流可以对滤网组件外侧表面进行侧流式冲刷,除去滤网组件外侧表面的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实现了对滤网组件的自动冲洗。

A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净水市场繁荣,净水设备逐渐普及,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潜力的产品。随着行业技术不断提升,净水设备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净水设备上的滤芯属于消耗品,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因此,滤芯的寿命、成本成为消费者与厂家共同的关注点。随着净水设备的大量普及,复合式滤芯、长效滤芯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复合式滤芯或者将传统的两到三级滤芯单纯地叠加,或者在原有滤芯的前端增加一个前置过滤器(即不锈钢网的过滤器),或者在内部滤芯表面整体增加不锈钢网。两到三级滤芯单纯地叠加的复合式滤芯,滤芯的体积增大,而且无法进行冲洗,导致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残留在滤芯表面,影响了净水效果。前端增加前置过滤器的复合式滤芯,虽然可以进行滤芯冲洗,但只能用户手动冲洗,增加了维护难度,降低了用户满意度。在内部滤芯表面整体增加不锈钢网的复合式滤芯,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因此,为了解决复合式滤芯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复合式滤芯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解决滤芯冲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包括滤瓶以及与所述滤瓶一端相连接的滤瓶盖,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瓶内的筒状滤芯,所述筒状滤芯与所述滤瓶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间隙,所述筒状滤芯的过滤后端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内形成净水流道,所述导水管外侧套设有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和所述导水管之间形成粗过滤流道,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依次环绕在所述滤网组件外侧的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所述滤瓶盖上设置有净水口、原水口和冲洗口,所述原水口依次通过所述原水流道、滤网组件、粗过滤流道、第一过水间隙、筒状滤芯、净水流道与所述净水口连通,所述原水口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与所述冲洗口连通。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原水口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与冲洗口连通,从而,当将净水口关闭、冲洗口打开时,从原水口进入的原水便可以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从冲洗口排出,由于原水流道设置在滤网组件的外侧,从而,当原水流经原水流道时,水流便可以对滤网组件外侧表面进行侧流式冲刷,除去滤网组件外侧表面的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实现了对滤网组件的自动冲洗,避免了用户对滤网组件的手动冲洗,方便了滤芯组件的维护和使用,提高了用户满意度。此外,冲洗流道环绕在原水流道的外侧,这样的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原水流道与冲洗流道之间的流动路径,缩短冲洗水流流经的流道长度,增大冲洗水流的冲刷力,有利于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随着水流排出,避免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沉积在原水流道与冲洗流道的拐弯处,提高了滤网组件的冲洗效果。再者,将滤网组件套设在导水管外侧,使得滤网组件与导水管之间形成粗过滤流道,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依次环绕在滤网组件的外侧,这样的结构,不仅实现了在筒状滤芯的前端复合滤网组件,而且还不会过度增大滤芯组件的体积和成本。另外,筒状滤芯的前端设置有滤网组件,实现了两级滤芯的复合,滤网组件可以对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避免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残留在筒状滤芯表面,延长了筒状滤芯的寿命。可选地,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滤网组件外侧的隔水套,所述隔水套具有端壁以及沿所述端壁的外缘朝向所述滤瓶盖方向凸出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滤瓶盖内表面密封接触,所述滤瓶盖上设置有在所述侧壁内侧朝向所述端壁方向凸出的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所述第二环筋位于所述第一环筋的内侧,所述第一环筋与所述端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间隙,所述第二环筋与所述滤网组件的上部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环筋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原水流道,所述第一环筋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冲洗流道,所述原水流道与所述冲洗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水间隙连通。这样的结构,不仅很好地形成了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而且,当从原水口进入的原水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从冲洗口排出时,冲洗水流由上而下,然后再由下而上流动。这样的流动路径,可以形成虹吸力,进一步增大冲洗水流对滤网组件外侧表面的冲刷力,有利于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随着水流排出,避免大颗粒杂质及污垢水垢沉积在第二过水间隙处,进一步提高了冲洗效果,更好地保护了滤网组件的后级滤芯,进一步延长了滤芯组件的寿命。可选地,所述端壁的靠近所述第一过水间隙的过水表面自中心朝向外围呈逐渐下沉式倾斜表面。这样的结构,冲洗过程中,颗粒杂质不会沉积第二过水间隙的原水侧,而是沿着端壁的上表面向外围四周聚集,有利于颗粒杂质随着冲洗水流排出,进一步提高了冲洗效果。可选地,所述侧壁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环筋。螺旋状环筋的设置,使得冲洗流道呈螺旋水道,使得冲洗流道内的冲洗水流可以沿螺旋水道上升,最大程度地搅动水流,促进冲洗水流带动过水表面上沉积的颗粒杂质排出,避免了颗粒杂质在过水表面上的沉积,进一步提高了冲洗效果。可选地,所述端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嵌套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内侧表面密封接触,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过水通道,所述筒状滤芯的朝向所述滤瓶盖的一端设置有套装在所述导水管外侧的第一端盖,所述凹槽底壁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形成第三过水间隙,所述粗过滤流道通过所述过水通道和所述第三过水间隙与所述第一过水间隙连通。这样的结构,对滤网组件的下部进行了轴向限位,保证了滤网组件的装配稳定性。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内侧表面密封接触,可以防止原水流道和粗过滤流道之间串水,保证了过滤效果。可选地,形成所述凹槽的底壁为朝向所述第一端盖方向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端盖的朝向所述隔水套的表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径向延伸的导流筋,所述第一端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导流筋上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凸台卡接在所述环形槽内。导流筋可以对水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从粗过滤流道流出的水可以在导流筋的导流作用下沿周向均匀地流向第一过水间隙,以便均匀充分地利用筒状滤芯的过滤面积。所述环形凸台卡接在所述环形槽内,充分利用了导流筋特征,对隔水套的径向进行了很好的限位,从而对滤网组件的径向进行了限位,增加了隔水套和滤网组件的装配稳定性,避免隔水套和滤网组件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径向摆动。可选地,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支撑套管以及套设在所述支撑套管外侧表面上的滤网,所述支撑套管朝向所述滤瓶盖的一端设有向所述侧壁径向凸出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第二环筋相抵靠使所述滤网组件限定在所述滤瓶盖内,所述滤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套管表面密封接触。这样的结构,滤网组件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保证了滤网组件的可靠性。限位筋与第二环筋相抵靠,可以对滤网组件的上部进行轴向限位,防止滤网组件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向上窜动。滤网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套管表面密封接触,可以防止串水,避免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从滤网两端与支撑套管间隙混入粗过滤流道。可选地,所述滤瓶盖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隔水套方向凸出且位于所述第二环筋内侧的第三环筋,所述第三环筋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包括滤瓶以及与所述滤瓶一端相连接的滤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瓶内的筒状滤芯,所述筒状滤芯与所述滤瓶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间隙,所述筒状滤芯的过滤后端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内形成净水流道,所述导水管外侧套设有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和所述导水管之间形成粗过滤流道,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依次环绕在所述滤网组件外侧的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所述滤瓶盖上设置有净水口、原水口和冲洗口,所述原水口依次通过所述原水流道、滤网组件、粗过滤流道、第一过水间隙、筒状滤芯、净水流道与所述净水口连通,所述原水口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与所述冲洗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包括滤瓶以及与所述滤瓶一端相连接的滤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瓶内的筒状滤芯,所述筒状滤芯与所述滤瓶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间隙,所述筒状滤芯的过滤后端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内形成净水流道,所述导水管外侧套设有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和所述导水管之间形成粗过滤流道,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依次环绕在所述滤网组件外侧的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所述滤瓶盖上设置有净水口、原水口和冲洗口,所述原水口依次通过所述原水流道、滤网组件、粗过滤流道、第一过水间隙、筒状滤芯、净水流道与所述净水口连通,所述原水口依次通过原水流道和冲洗流道与所述冲洗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滤芯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滤网组件外侧的隔水套,所述隔水套具有端壁以及沿所述端壁的外缘朝向所述滤瓶盖方向凸出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滤瓶盖内表面密封接触,所述滤瓶盖上设置有在所述侧壁内侧朝向所述端壁方向凸出的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所述第二环筋位于所述第一环筋的内侧,所述第一环筋与所述端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间隙,所述第二环筋与所述滤网组件的上部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环筋与所述滤网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原水流道,所述第一环筋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冲洗流道,所述原水流道与所述冲洗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水间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的靠近所述第一过水间隙的过水表面自中心朝向外围呈逐渐下沉式倾斜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环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嵌套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滤网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内侧表面密封接触,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德知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