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779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包括位于铸铁机下方的地坑,地坑内设置有与下游处理设备连通的吸水井,地坑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凸台,凸台的中心线与铸铁机的机尾的中心线平行并沿竖直方向对位,且沿自凸台的中心线至凸台的两侧边沿部的方向,凸台的顶面与地坑的坑底所在的水平面的间距递减;凸台上具有若干连通于吸水井上游的排水沟,各排水沟的入口端位于靠近凸台的中心线处,且各排水沟的出口端位于靠近凸台的两侧边沿处。该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较高,不易发生地坑积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制管材生产制造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铸铁机是将铁水铸造成铁块的设备。铸铁时,铁水从铁水罐(或鱼雷罐)流入铁水流槽,经过铁水流槽分流进入安装链带上的铸铁模具中,随着链带运行,铁水经过喷淋冷却后形成铁块,最终在铸铁机机头脱模,得到铁块产品。铸铁机链带整体呈环形构型,被主动轮、从动轮分成上、下两层。铸铁生产时,在铁水进入铸铁机链带上的铸铁模具时,会有大量铁水飞溅,形成铁花。为避免铁花在下层链带上粘结,常用三角挡板将下层链带遮挡起来。三角挡板用水冷却。铁花溅落在三角挡板后,被冷却水冲下,共同落入下方的铁渣收集斗内。三角挡板冷却水通过铁渣收集斗溢流孔溢流到铸铁机机尾地坑地面,然后流进地坑吸水井内,被水泵抽出。目前,铸铁机机尾地坑地面多为水平地面,除吸水井及排水泵外,无促进排水的相关结构、设备,排水速度慢,地面积水多。同时,由于排水速度慢、地面长期积水,导致铁渣、铸铁机用喷浆泥浆以及杂物等在机尾地坑地面处沉降、淤积,从而进一步阻碍排水,致使铸铁机地坑处的排水效率极低,无法满足铸铁机设备连续运行时的排水需求,制约了设备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提高铸铁机地坑的排水效率,避免地坑发生积水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该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较高,不易发生地坑积水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包括位于铸铁机下方的地坑,所述地坑内设置有与下游处理设备连通的吸水井,所述地坑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线与铸铁机的机尾的中心线平行并沿竖直方向对位,且沿自所述凸台的中心线至所述凸台的两侧边沿部的方向,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地坑的坑底所在的水平面的间距递减;所述凸台上具有若干连通于所述吸水井上游的排水沟,各所述排水沟的入口端位于靠近所述凸台的中心线处,且各所述排水沟的出口端位于靠近所述凸台的两侧边沿处。优选地,各所述排水沟的下游与所述吸水井的上游间连通有沉淀池。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下游与所述吸水井的上游间连通有二级排水沟,所述二级排水沟内设置有杂物滤网。优选地,所述二级排水沟的内壁上具有沿其横截面的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杂物滤网包括可拆装地卡接于所述卡槽内的网套以及可拆装地嵌装于所述网套内的若干网片。优选地,各所述排水沟中,包括有连通于铸铁机的铁渣收集斗下方与所述沉淀池间的一级主排水沟,还包括有连通于铸铁机的从动轮下方与所述沉淀池间的一级副排水沟。优选地,所述凸台为豆石混凝土浇筑件。优选地,各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与其沟底间连接处具有倒圆角结构。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由于凸台顶面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面结构,使得由铸铁机处流下的含有铁渣等杂质的废水经由沿凸台的顶面延展趋势倾斜布置的各排水沟顺畅排入吸水井处,以便集中排放处理,且由于凸台顶面自身的斜面结构,使得未能第一时间落入排水沟内的废水也能够沿斜面汇流至各排水沟内,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有的平面结构的地沟容易出现的泥浆淤积和铁渣杂质阻塞排水通道的现象,使得铸铁机地沟内的废水排放更加顺畅高效,废水处理效率相应提高。在本申请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各所述排水沟的下游与所述吸水井的上游间连通有沉淀池。废水经由各排水沟汇流至沉淀池内后,废水内掺杂的铁渣、泥浆及其他杂质颗粒等能够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从而形成适度的固液分离,沉淀之后的废水再继续向下游流动直至通过吸水井排出,避免携带有大量铁渣、泥浆等杂质的废水阻塞吸水井及其相关排水管路,保证排水效率和排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杂物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地坑、101-吸水井、11-凸台、111-一级主排水沟、112-一级副排水沟、12-沉淀池、13-二级排水沟、131-卡槽、14-杂物滤网、141-网套、142-网片、143-网孔、21-铁渣收集斗、22-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该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较高,不易发生地坑积水现象。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杂物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包括位于铸铁机下方的地坑10,地坑10内设置有与下游处理设备连通的吸水井101,地坑10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的中心线与铸铁机的机尾的中心线平行并沿竖直方向对位,且沿自凸台11的中心线至凸台11的两侧边沿部的方向,凸台11的顶面与地坑10的坑底所在的水平面的间距递减;凸台11上具有若干连通于吸水井101上游的排水沟,各排水沟的入口端位于靠近凸台11的中心线处,且各排水沟的出口端位于靠近凸台11的两侧边沿处。由于凸台11顶面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面结构,使得由铸铁机处流下的含有铁渣等杂质的废水经由沿凸台11的顶面延展趋势倾斜布置的各排水沟顺畅排入吸水井101处,以便集中排放处理,且由于凸台11顶面自身的斜面结构,使得未能第一时间落入排水沟内的废水也能够沿斜面汇流至各排水沟内,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有的平面结构的地沟容易出现的泥浆淤积和铁渣杂质阻塞排水通道的现象,使得铸铁机地沟内的废水排放更加顺畅高效,废水处理效率相应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实际应用中,上述凸台11的顶面的坡度一般为3%~5%,并以3%为宜;相应地,各排水沟的沟底的坡度一般为3%~5%,并以5%为宜。当然,在设备实际组装操作时,上述各部件的坡度数值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并结合具体施工需求灵活调整,原则上,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需要均可。此外,实际应用中,考虑到通常情况下的工况运行需求和排水效率,各排水沟的横截面的宽度应尽量保证不小于500mm,当然,若实际工况的排水量比较适度,排水需求不大,则也可以依据实际工况需求调整各排水沟的横截面宽度至适当的数值,上述数值的调整可以由工作人员依据实际工况需要灵活选择。进一步地,各排水沟的下游与吸水井101的上游间连通有沉淀池12。废水经由各排水沟汇流至沉淀池12内后,废水内掺杂的铁渣、泥浆及其他杂质颗粒等能够在沉淀池12中沉淀下来,从而形成适度的固液分离,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铸铁机下方的地坑,所述地坑内设置有与下游处理设备连通的吸水井,所述地坑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线与铸铁机的机尾的中心线平行并沿竖直方向对位,且沿自所述凸台的中心线至所述凸台的两侧边沿部的方向,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地坑的坑底所在的水平面的间距递减;/n所述凸台上具有若干连通于所述吸水井上游的排水沟,各所述排水沟的入口端位于靠近所述凸台的中心线处,且各所述排水沟的出口端位于靠近所述凸台的两侧边沿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铸铁机下方的地坑,所述地坑内设置有与下游处理设备连通的吸水井,所述地坑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线与铸铁机的机尾的中心线平行并沿竖直方向对位,且沿自所述凸台的中心线至所述凸台的两侧边沿部的方向,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地坑的坑底所在的水平面的间距递减;
所述凸台上具有若干连通于所述吸水井上游的排水沟,各所述排水沟的入口端位于靠近所述凸台的中心线处,且各所述排水沟的出口端位于靠近所述凸台的两侧边沿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排水沟的下游与所述吸水井的上游间连通有沉淀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铁机地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下游与所述吸水井的上游间连通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鸿李京业许子铮包文琦许文峰郭淑娟张守旗孙瑞瑞赵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