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8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绿化带本体,绿化带本体设于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本体的高度低于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的高度,绿化带本体两侧设有路缘石;绿化带本体包括绿化带单元和沉砂装置,绿化带单元的数量有多个,多个绿化带单元间隔排布;沉砂装置设于相邻两个绿化带单元之间,沉砂装置包括沉砂池与滞水槽;沉砂池的数量为两个,沉砂池的上端敞口且设有滤拦件,路缘石设有通水口;滞水槽设于两个沉砂池之间,滞水槽槽底设有防冲刷层,沉砂池侧壁设有溢流孔。该绿化带可减少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堆积于绿化带而影响绿化带储水和净水性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
技术介绍
下凹式绿化带是一种高度低于周围路面的绿化带,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慢慢渗透到地下,达到减少雨水径流外排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公告号为CN2087631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下凹式绿化带(即文件中所述的下凹式绿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滞水层、种植土层、沙土层和砂卵石垫层,该绿化带可以通过滞水层、种植土层、沙土层和砂卵石垫层对水体进行存储和分层净化。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雨水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被雨水带入至绿化带后逐渐堆积容易对绿化带储水、净水性能造成影响,若工作人员直接对绿化带进行清理,不但费事费力,还可能会影响绿化带中植被的生长,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该绿化带可减少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堆积于绿化带而影响绿化带储水和净水性能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所述绿化带本体设于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所述绿化带本体的高度低于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的高度,且所述绿化带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沿道路的长度方向设有路缘石;所述绿化带本体包括绿化带单元和沉砂装置,所述绿化带单元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绿化带单元沿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沉砂装置设于相邻两个绿化带单元之间,所述沉砂装置包括沉砂池与滞水槽;所述沉砂池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沉砂池沿绿化带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于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所述沉砂池的上端呈敞口设置且敞口处设有滤拦件,所述路缘石正对于沉砂池的位置处设有供雨水通过的通水口;所述滞水槽设于两个沉砂池之间,所述滞水槽的槽底高于沉砂池的池底,且所述滞水槽的槽底设有防冲刷层,所述沉砂池朝向滞水槽的侧壁设有与滞水槽相连通的溢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过程中,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上的雨水通过路缘石上的通水口流入至沉砂装置处,雨水从沉砂池的上端敞口处流入沉砂池的过程,滤拦件可对雨水中的进行粗过滤,沉砂池可对雨水中的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进行沉积容纳;同时,当沉砂池中积累的雨水达到溢流孔的高度时,雨水便会通过溢流孔流至滞水槽中,滞水槽的槽底铺设有防冲刷层,可减少雨水对滞水槽槽底的冲刷而对滞水槽造成损坏的情况,滞水槽也可对雨水起到储水作用;而后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对沉砂池中沉积的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进行统一清理,即可减少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堆积于绿化带而影响绿化带储水和净水性能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沉砂池包括承托件和围护件,所述承托件为透水混凝土层,且所述透水混凝土层设于沉砂池底部;所述围护件为砌砖层,且所述砌砖层的内侧壁设有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透水混凝土层作为沉砂池的承托件,可对沉砂池内的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提供良好的承托,还可及时对沉砂池内积存的雨水进行排出,减少雨水久存产生臭味的同时,也能使得后期工作人员对沉砂池内的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的清理过程更加便捷;围护件使用砌砖层,施工简单且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尺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所述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厚度为1.6-2.4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1.6-2.4cm的水泥砂浆抹面层铺涂于砌砖层,即可实现对砌砖层防水的作用,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可减少雨水渗透至砌砖层的连接缝隙中而影响砌砖层结构稳定性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滤拦件为雨水箅,所述沉砂池上端敞口处设有供雨水箅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有水泥砂浆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沉砂池时,雨水箅即可对雨水起到粗滤效果,同时,利用容置槽对雨水箅的容置作用,可对雨水箅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减少雨水箅受雨水冲击偏移而影响雨水箅自身滤拦功能的情况,此外,水泥砂浆垫层的设置可对雨水箅与沉砂池之间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减少雨水箅受到竖直压力直接传递于沉砂池的侧壁而损坏沉砂池的情况。优选的,所述防冲刷层为卵石层,且所述卵石层的铺设厚度为8-12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卵石层可对雨水的冲刷起到很好的抵抗的作用,将卵石层的厚度铺设为8-12cm,使得卵石层的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卵石层的纵截面呈开口朝上的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流至滞水槽中时,呈圆弧开口朝上设置的卵石层可对雨水起到很好的汇流作用,使得雨水能够自滞水槽的两端向中间汇集,可减少雨水从溢流孔回流至沉砂池中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绿化带本体与机动车道路之间设有倾斜引流段,所述倾斜引流段沿机动车道路朝向绿化带本体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倾斜引流段与水平面所成的倾斜角为8-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引流段可对机动车道路的雨水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便于使得雨水自机动车道路流入绿化带本体。优选的,还包括填土层与滤石层,所述填土层与滤石层均设于绿化带本体的下方;所述填土层与滤石层自上而下依次铺设,且所述填土层与滤石层之间设有长丝土工布,所述填土层与滤石层的外围铺设有防渗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土层与滤石层可对绿化带本体的下渗水起到净水与一定的储水作用,同时,利用长丝土工布与防渗土工布可减少雨水下渗过程中将泥土带离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减少泥砂、无机颗粒等杂物堆积于绿化带而影响绿化带储水和净水性能的情况;雨水能够自滞水槽的两端向中间汇集,减少雨水从溢流孔回流至沉砂池中的情况;倾斜引流段可对机动车道路的雨水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便于使得雨水自机动车道路流入绿化带本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布局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C-C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绿化带本体;2、机动车道路;3、非机动车道;4、路缘石;4a、通水口;5、绿化带单元;6、沉砂池;6a、溢流孔;6b、容置槽;6c、水泥砂浆垫层;7、滞水槽;8、透水混凝土层;9、砌砖层;9a、防水层;10、雨水箅;11、卵石层;12、倾斜引流段;13、填土层;14、滤石层;15、长丝土工布;16、防渗土工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1、填土层13和滤石层14,其中,绿化带本体1铺设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之间,且绿化带本体1的高度低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的高度相同,且绿化带本体1与机动车道路2之间的高度差为5cm,同时,机动车道路2与绿化带本体1之间还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化带本体(1),所述绿化带本体(1)设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之间,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高度低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的高度,且所述绿化带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沿道路的长度方向设有路缘石(4);所述绿化带本体(1)包括绿化带单元(5)和沉砂装置,所述绿化带单元(5)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绿化带单元(5)沿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沉砂装置设于相邻两个绿化带单元(5)之间,所述沉砂装置包括沉砂池(6)与滞水槽(7);所述沉砂池(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沉砂池(6)沿绿化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之间,所述沉砂池(6)的上端呈敞口设置且敞口处设有滤拦件,所述路缘石(4)正对于沉砂池(6)的位置处设有供雨水通过的通水口(4a);所述滞水槽(7)设于两个沉砂池(6)之间,所述滞水槽(7)的槽底高于沉砂池(6)的池底,且所述滞水槽(7)的槽底设有防冲刷层,所述沉砂池(6)朝向滞水槽(7)的侧壁设有与滞水槽(7)相连通的溢流孔(6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化带本体(1),所述绿化带本体(1)设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之间,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高度低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的高度,且所述绿化带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沿道路的长度方向设有路缘石(4);所述绿化带本体(1)包括绿化带单元(5)和沉砂装置,所述绿化带单元(5)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绿化带单元(5)沿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沉砂装置设于相邻两个绿化带单元(5)之间,所述沉砂装置包括沉砂池(6)与滞水槽(7);所述沉砂池(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沉砂池(6)沿绿化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于机动车道路(2)与非机动车道(3)之间,所述沉砂池(6)的上端呈敞口设置且敞口处设有滤拦件,所述路缘石(4)正对于沉砂池(6)的位置处设有供雨水通过的通水口(4a);所述滞水槽(7)设于两个沉砂池(6)之间,所述滞水槽(7)的槽底高于沉砂池(6)的池底,且所述滞水槽(7)的槽底设有防冲刷层,所述沉砂池(6)朝向滞水槽(7)的侧壁设有与滞水槽(7)相连通的溢流孔(6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沉式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6)包括承托件和围护件,所述承托件为透水混凝土层(8),且所述透水混凝土层(8)设于沉砂池(6)底部;所述围护件为砌砖层(9),且所述砌砖层(9)的内侧壁设有防水层(9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沉砂池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五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尚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