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2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包括斜梁、踏板及安装轴,斜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轴两端插设在安装孔中,踏板安装于上,斜梁连接有护栏,护栏包括若干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若干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相互间隔设置,若干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首尾相连呈“Z”字形排布,护栏还包括若干扶杆,扶杆与第一连板及第二连板连接,若干扶杆首尾相连,楼梯最下端的扶杆连接有收尾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运输便捷性与防护作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楼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梯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楼梯作为建筑物中楼层间交通用的构件,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结构等组成。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0161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组合式楼梯,包括支架及栏杆,支架上设置有沉孔,栏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沉孔内。上述专利中,栏杆长度较长,不便于运输,且栏杆结构单一,防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梯支护结构,旨在提高运输便捷性及防护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包括斜梁、踏板及安装轴,其特征在于:斜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轴两端插设在安装孔中,踏板安装于安装轴上,斜梁连接有护栏,护栏包括若干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若干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相互间隔设置,若干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首尾相连呈“Z”字形排布,护栏还包括若干扶杆,扶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连接处连接,若干扶杆首尾相连,楼梯最下端的扶杆连接有收尾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若干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扶杆拼接的支护结构呈三角状,结构更加稳定,防护效果更好,且其具有可拆性,拆装方便,便于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轴包括方杆及两个螺纹杆,两个螺纹杆位于方杆的两端,两个螺纹杆插入安装孔中,第一支杆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支杆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对应开设有用于连接螺纹杆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螺纹轴,装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底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轮廓与方杆上部轮廓相同,方杆上部卡入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受方杆限位,安装方便且位置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侧边连接有竖板,竖板下部开设有卡槽,卡槽轮廓与踏板侧面状轮廓相同,踏板一侧卡入卡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依次相互卡接,连接更加稳定,提高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杆一端设有两个第一连板,两个第一连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支杆一端设有第二连板,第二连板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板之间,第一连板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二连板上对应第一插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扶杆一端设有插板,插板插入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插入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中,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与扶杆相互限位,使得护栏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尾件与扶杆端部结构相同,收尾件的插板插入第一插槽中,收尾件还具有卡板,卡板与第二连板厚度相同,卡板插入两个第一连板之间并与两个第一连板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插入两个第一连板之间并与两个第一连板卡接配合,使得收尾件能够进一步将护栏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杆一端设有连接板,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板卡入连接槽内,连接板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槽底面对应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扶杆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槽收尾相连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护栏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为沉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扶杆连接处的螺钉沉入沉头孔,使护栏更加平整,扶持时手感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安装轴的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杆的结构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支杆的结构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扶杆的结构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收尾件的结构视图。图中,1、斜梁;11、安装孔;2、踏板;21、安装槽;22、竖板;221、卡槽;3、安装轴;31、方杆;32、螺纹杆;4、护栏;5、第一支杆;51、第一固定板;52、第一连板;521、第一插槽;6、第二支杆;61、第二固定板;62、第二连板;621、第二插槽;7、扶杆;71、插板;72、连接槽;721、连接螺孔;73、连接板;731、连接孔;8、收尾件;81、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包括斜梁1、踏板2及安装轴3;斜梁1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轴3两端插设在安装孔11中,踏板2安装于安装轴3上。斜梁1连接有护栏4,护栏4包括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相互间隔设置,且第一支杆5第二支杆6首尾相连呈“Z”字形排布。参照图2和图3,安装轴3包括方杆31及两个螺纹杆32,螺纹杆32侧面设有螺纹,两个螺纹杆32位于方杆31的两端,两个螺纹杆32插入安装孔11中,方杆31两端抵触并贴合斜梁1。踏板2侧边连接有竖板22,踏板2底面开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轮廓与方杆31上部轮廓相同,方杆31上部卡入安装槽21内。竖板22下部开设有卡槽221,卡槽221轮廓与踏板2侧面状轮廓相同,踏板2一侧卡入卡槽221中。参照图4和图5,第一支杆5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51,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板52,第一固定板51开设有用于连接螺纹杆32的通孔。第二支杆6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61,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板62,第二固定板61对应第一固定板51上通孔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第一固定板51和第二固定板61的通孔套于螺纹杆32穿出斜梁1的端部,螺纹杆32的端部设置有螺母,螺母将第一固定板51与第二固定板61锁紧。第一连板52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板52之间设有间隙,第二连板62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板52之间。第一连板52开设有第一插槽521,两个第一连板52上的第一插槽521具有相向的开口。第二连板62上对应第一插槽5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插槽621,第二插槽621轮廓与第一插槽521轮廓相同。参照图1和图6,护栏4还包括扶杆7,扶杆7与第一连板52及第二连板62连接。扶杆7一端设有插板71,插板71插入第一插槽521及第二插槽621中,并与第一插槽521及第二插槽621卡接配合。扶杆7另一端设有连接板73,连接板73开设有连接孔731,连接孔731为沉头孔。扶杆7上还开设有连接槽72,连接槽72与插板71位于同一端部,连接槽72轮廓与连接板73形状轮廓相同。连接板73卡入连接槽72内。连接槽72底面对应连接孔731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孔721,连接板7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连接槽72内。参照图1和图7,楼梯最下端的扶杆7连接有收尾件8,收尾件8与扶杆7端部结构相同,收尾件8的插板71插入第一插槽521中,收尾件8的连接槽72与上一扶杆7的连接板73螺钉连接,收尾件8还具有卡板81,卡板81与第二连板62厚度相同,卡板81插入两个第一连板52之间并与两个第一连板52卡接配合。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将安装轴3安装于两个斜梁1之间,从下至上逐个安装踏板2,使对应方杆31的上部卡入安装槽21中,并使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包括斜梁(1)、踏板(2)及安装轴(3),其特征在于:斜梁(1)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轴(3)两端插设在安装孔(11)中,踏板(2)安装于安装轴(3)上,斜梁(1)连接有护栏(4),护栏(4)包括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相互间隔设置,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首尾相连呈“Z”字形排布,护栏(4)还包括若干扶杆(7),扶杆(7) 与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6)的连接处连接,若干扶杆(7)首尾相连,楼梯最下端的扶杆(7)连接有收尾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包括斜梁(1)、踏板(2)及安装轴(3),其特征在于:斜梁(1)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轴(3)两端插设在安装孔(11)中,踏板(2)安装于安装轴(3)上,斜梁(1)连接有护栏(4),护栏(4)包括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相互间隔设置,若干第一支杆(5)与第二支杆(6)首尾相连呈“Z”字形排布,护栏(4)还包括若干扶杆(7),扶杆(7)与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6)的连接处连接,若干扶杆(7)首尾相连,楼梯最下端的扶杆(7)连接有收尾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3)包括方杆(31)及两个螺纹杆(32),两个螺纹杆(32)位于方杆(31)的两端,两个螺纹杆(32)插入安装孔(11)中,第一支杆(5)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51),第二支杆(6)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61),第一固定板(51)与第二固定板(61)对应开设有用于连接螺纹杆(32)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底面开设有安装槽(21),方杆(31)上部卡入安装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侧边连接有竖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绿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尚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