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25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包括多组从低到高依次连接的台阶组,台阶组包括多组台阶单元,台阶单元包括台阶板及连接相邻台阶板处的支撑板,相邻台阶组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平台板是透水板,平台板两侧设有种植带,平台板的高度高于种植带的高度,平台板正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的底面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平台板下方中心固定连接弹性组件。利用平台板下方的弹性组件可以将雨水收集槽中的雨水挤压到雨水收集槽上方,雨水流向紧邻的种植带中,使收集的雨水得到合理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筑设施,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在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目前,阶梯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较大,硬化面积较大,人工硬质化台阶渗水能力较差,有雨水经过时,大部分雨水直接顺着台阶流向底部,雨水充足时,便流向了市政管道,不利于雨水的充分利用,未能充分考虑降雨时在阶梯上对雨水的收集及利用,难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在雨水流过阶梯时,通过阶梯中设置的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并在雨水收集装置内设置弹性组件,人们踩在台阶上,通过弹性组件挤压出雨水收集装置中的雨水,使雨水浇灌在紧邻雨水收集装置的种植带上,在阶梯上实现对雨水的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包括多组从低到高依次连接的台阶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组(1)包括多组台阶单元(11),台阶单元(11)包括台阶板(111)及连接相邻台阶板(111)处的支撑板(112),相邻台阶组(1)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12),平台板(12)是透水板,平台板(12)两侧设有种植带(13),平台板(12)的高度高于种植带(13)的高度,平台板(12)正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槽(2),雨水收集槽(2)的底面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平台板(12)下方中心固定连接弹性组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包括多组从低到高依次连接的台阶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组(1)包括多组台阶单元(11),台阶单元(11)包括台阶板(111)及连接相邻台阶板(111)处的支撑板(112),相邻台阶组(1)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12),平台板(12)是透水板,平台板(12)两侧设有种植带(13),平台板(12)的高度高于种植带(13)的高度,平台板(12)正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槽(2),雨水收集槽(2)的底面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平台板(12)下方中心固定连接弹性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4)包括固定连接在平台板(12)下方的弹性气囊(141)、容置在雨水收集槽(2)中的移动板(142)以及连接在移动板(142)底面边缘处的多组弹簧(143),弹性气囊(141)连接在移动板(142)上表面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3)一端固定在雨水收集槽(2)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42)的上表面面积是雨水收集槽(2)的底表面面积的2/3-4/5,移动板(142)为长方体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生态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带(13)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被层(131)、腐土层(132)、碎石层(133)、过滤膜(134)和蓄水层(135),种植带(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景罗思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艺泛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