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65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两端分别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双键的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将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混合后进行反应,制得带有羧基、丁二酸酐两个官能团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胺类物质进行脱水反应,制得分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分散剂具有超长的分子链,分子链中不仅含有较大的非极性链,同时含有较多的碱性氮和极性基团,使得该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吸附、悬浮烟炱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散剂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发动机制造商引入废气再循环技术来改善污染物及尾气的排放问题,与此同时造成了颗粒物的生成,大大增加了发动机油中烟炱和油泥的含量。目前,在售的内燃机油大部分都采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作为分散剂来分散烟炱颗粒;该分散剂虽然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成熟,但所采用的聚异丁烯分子量最大一般在2300左右,同时因其分子链中极性基团的含量有限,造成了其吸附、包裹、悬浮的能力与目前所需处理的烟炱和油泥含量之间的不匹配。传统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型无灰分散剂在目前的内燃机油中的分散能力已经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分散剂具有超长的分子链,分子链中不仅含有较大的非极性链,同时含有较多的碱性氮和极性基团,使得该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吸附、悬浮烟炱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两端分别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双键的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将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和丁烯二酸酐混合后进行反应,制得带有羧基、丁二酸酐两个官能团的混合物;将这种混合物与胺类物质进行脱水反应,制得分散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的结构式为:所述分散剂的结构式为:式中,n为1、2、3…的整数,x为1、2、3…的整数,m为1、2、3…的整数,PIB为聚异丁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n为5~27,x为1~15,m为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混合后的反应包括:将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加入反应容器内,搅拌并升温至预设温度;将熔融的顺丁烯二酸酐与自由基引发剂滴加至反应容器内,在预设温度下进行反应,制得带有羧基、丁二酸酐两个官能团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与聚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1.1~1:3,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与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1.2~1:5,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90~2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与聚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1.2~1:2,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与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1.3~1:3,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30~18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水反应,包括:向含有上述混合物的反应容器内加入基础油,搅拌并升温至70~80℃;将胺类物质滴加至反应容器内,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30~170℃,进行脱水反应,制得分散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胺类物质包括氨水、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和多亚乙基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基烯酸类物质与顺丁烯二酸酐的反应产物与胺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0.8~1: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基烯酸类物质与顺丁烯二酸酐的反应产物与胺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0.9~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选择两端分别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双键的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n将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混合后进行反应,制得带有羧基、丁二酸酐两个官能团的混合物;/n将所述混合物与胺类物质进行脱水反应,制得分散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两端分别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双键的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
将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混合后进行反应,制得带有羧基、丁二酸酐两个官能团的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与胺类物质进行脱水反应,制得分散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的结构式为:



所述分散剂的结构式为:



式中,n为1、2、3…的整数,x为1、2、3…的整数,m为1、2、3…的整数,PIB为聚异丁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5~27,x为1~15,m为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和顺丁烯二酸酐混合后的反应包括:
将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聚异丁烯加入反应容器内,搅拌并升温至预设温度;
将熔融的顺丁烯二酸酐与自由基引发剂滴加至反应容器内,在预设温度下进行反应,制得带有羧基、丁二酸酐两个官能团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端基烯酸类物质与聚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北王龙龙郭海燕范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