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48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检测箱以及位于所述检测箱左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第一螺纹轴套,所述升降腔右侧内壁上左右贯通设有升降块滑槽,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伸入外界的装夹机构,所述检测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磁铁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注塑件内壁的圆柱度自动检测,并在检测完成后对合格产品进行内壁油脂喷涂方便合格件后续的装配,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能快速区分合格件以及不合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成型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轻量化是如今大多数产品的发展方向,而由高强度复合材料来代替金属件是轻量化的最好解决方法。现阶段,注塑件因为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以及注塑材料在成型后的收缩等问题,造成了注塑产品内孔圆柱度等重要尺寸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易出现产品尺寸不合格造成的批量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实现了对注塑件内壁的圆柱度自动检测,并在检测完成后对合格产品进行内壁油脂喷涂方便合格件后续的装配,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能快速区分合格件以及不合格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检测箱以及位于所述检测箱左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第一螺纹轴套,所述升降腔右侧内壁上左右贯通设有升降块滑槽,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伸入外界的装夹机构,所述检测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磁铁滑槽;所述磁铁滑槽内滑动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导电块,左侧的所述第一磁铁左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一拉绳,右侧的所述第一磁铁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磁铁滑槽内固定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铁之间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左右端面以及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绝缘板,所述磁铁滑槽内底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的电阻块,所述检测箱左侧端面上贯通设有向左开口的检测杆滑槽,所述检测杆滑槽内滑动设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检测杆滑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的检测杆弹簧,所述检测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所述检测杆滑槽上下内壁上设有开口方向互相靠近的检测滑槽,所述检测滑槽内互相远离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上侧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上侧的所述检测滑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下侧的所述检测滑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磁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铁一侧的拉绳块,所述拉绳块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铁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拉绳块内设有缠绕轮腔,所述缠绕轮腔前后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一缠绕轮,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缠绕轮之间设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缠绕轮上固定缠绕有第四拉绳,所述缠绕轮腔朝向所述第二磁铁一侧的内壁上贯通设有拉绳通孔,所述第四拉绳远离所述第一缠绕轮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拉绳通孔与所述第二磁铁远离第二电磁铁一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绳通孔远离所述检测杆中心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截断所述拉绳通孔的压块滑槽,所述压块滑槽内滑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端面上固定连接与所述压块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电磁弹簧,所述检测杆上下端面上均固定设有与所述挡板相配合的卡块。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滑槽内底壁上设有油脂腔,所述油脂腔内顶壁上设有开口向右的喷涂通孔,所述检测箱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喷涂通孔相通的喷头,所述油脂腔左侧内壁上贯通有与外界油脂加注设备相通的加注孔,所述油脂腔内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螺纹轴套,所述第二螺纹轴套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对称的限位孔,所述油脂腔内底壁上固定设有向上延伸且左右对称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限位孔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油脂腔内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向下延伸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二螺纹轴套且与之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下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滑动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带轮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导电块通过电路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铁,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三电磁铁吸附配合的第三磁铁,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底内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配合连接的垫块,第一螺杆向下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部分上固定设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腔内底壁上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端面上动力连接有与所述升降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第一螺纹轴套且与之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上设有带轮腔,所述电机底部端面上动力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向下贯穿所述带轮腔上下内壁且与之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带轮腔内的部分上固定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齿条,所述升降腔左侧内壁上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前后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第三传动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后侧的第二缠绕轮,所述第二缠绕轮上固定缠绕有所述第三拉绳远离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上下对称的导电片,所述第二缠绕轮后侧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导电片相配合的通电块,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电磁弹簧以及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内螺纹孔右侧内壁上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上下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杆相啮合的斜齿轮以及位于所述斜齿轮上侧的第三带轮。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伸入外界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内设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上下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位于外界的部分上设有开口向下的转盘腔,所述第五传动轴向下伸入所述转盘腔内的部分上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端面上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向下的夹紧块滑槽,所述夹紧块滑槽内滑动设有向下延伸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靠近所述转盘中心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夹紧块滑槽靠近所述转盘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夹紧块弹簧,所述转盘腔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夹紧块滑槽之间的基准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注塑件内壁的圆柱度自动检测,并在检测完成后对合格产品进行内壁油脂喷涂方便合格件后续的装配,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能快速区分合格件以及不合格的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放大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B处放大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C-C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检测箱以及位于所述检测箱左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第一螺纹轴套,所述升降腔右侧内壁上左右贯通设有升降块滑槽,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伸入外界的装夹机构,所述检测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磁铁滑槽;所述磁铁滑槽内滑动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导电块,左侧的所述第一磁铁左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一拉绳,右侧的所述第一磁铁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磁铁滑槽内固定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铁之间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左右端面以及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绝缘板,所述磁铁滑槽内底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的电阻块,所述检测箱左侧端面上贯通设有向左开口的检测杆滑槽,所述检测杆滑槽内滑动设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检测杆滑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的检测杆弹簧,所述检测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所述检测杆滑槽上下内壁上设有开口方向互相靠近的检测滑槽,所述检测滑槽内互相远离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上侧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上侧的所述检测滑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下侧的所述检测滑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磁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铁一侧的拉绳块,所述拉绳块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铁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拉绳块内设有缠绕轮腔,所述缠绕轮腔前后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一缠绕轮,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缠绕轮之间设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缠绕轮上固定缠绕有第四拉绳,所述缠绕轮腔朝向所述第二磁铁一侧的内壁上贯通设有拉绳通孔,所述第四拉绳远离所述第一缠绕轮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拉绳通孔与所述第二磁铁远离第二电磁铁一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绳通孔远离所述检测杆中心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截断所述拉绳通孔的压块滑槽,所述压块滑槽内滑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端面上固定连接与所述压块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电磁弹簧,所述检测杆上下端面上均固定设有与所述挡板相配合的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检测箱以及位于所述检测箱左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第一螺纹轴套,所述升降腔右侧内壁上左右贯通设有升降块滑槽,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伸入外界的装夹机构,所述检测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磁铁滑槽;所述磁铁滑槽内滑动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导电块,左侧的所述第一磁铁左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一拉绳,右侧的所述第一磁铁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磁铁滑槽内固定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铁之间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左右端面以及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绝缘板,所述磁铁滑槽内底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的电阻块,所述检测箱左侧端面上贯通设有向左开口的检测杆滑槽,所述检测杆滑槽内滑动设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检测杆滑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的检测杆弹簧,所述检测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所述检测杆滑槽上下内壁上设有开口方向互相靠近的检测滑槽,所述检测滑槽内互相远离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上侧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上侧的所述检测滑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下侧的所述检测滑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磁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铁一侧的拉绳块,所述拉绳块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铁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拉绳块内设有缠绕轮腔,所述缠绕轮腔前后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一缠绕轮,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缠绕轮之间设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缠绕轮上固定缠绕有第四拉绳,所述缠绕轮腔朝向所述第二磁铁一侧的内壁上贯通设有拉绳通孔,所述第四拉绳远离所述第一缠绕轮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拉绳通孔与所述第二磁铁远离第二电磁铁一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绳通孔远离所述检测杆中心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截断所述拉绳通孔的压块滑槽,所述压块滑槽内滑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端面上固定连接与所述压块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电磁弹簧,所述检测杆上下端面上均固定设有与所述挡板相配合的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内壁后处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滑槽内底壁上设有油脂腔,所述油脂腔内顶壁上设有开口向右的喷涂通孔,所述检测箱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喷涂通孔相通的喷头,所述油脂腔左侧内壁上贯通有与外界油脂加注设备相通的加注孔,所述油脂腔内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螺纹轴套,所述第二螺纹轴套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对称的限位孔,所述油脂腔内底壁上固定设有向上延伸且左右对称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限位孔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油脂腔内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向下延伸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豪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长乐区鑫特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