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48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镜架包括具有V型槽口的镜片框架、两个镜腿,两个所述镜腿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镜片框架的两侧,在所述镜片框架中间设置有鼻托,所述镜片框架、镜腿和鼻托均通过注塑加工成型,具体步骤包括原料清洗、切碎、混合、烘干、注塑成型和退应力,最后组装形成镜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回收料进行加工,绿色环保,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架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塑料镜架以其质轻、外观美和价格低廉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镜架集价廉、时尚以及质量轻等优势与一体,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众所周知的塑料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塑料难被自然降解,非常影响环境。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回收材料运用到镜架注塑中,将镜架的尺寸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镜架的制造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镜架包括具有V型槽口的镜片框架、两个镜腿,两个镜腿通过铰链铰接在镜片框架的两侧,在镜片框架中间设置有鼻托,镜片框架、镜腿和鼻托均通过注塑加工成型,制备步骤为;步骤1,将回收料SAN浸入异丙醇中泡洗1小时,取出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步骤2;将冲洗干净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烘箱中以60℃,烘5小时至烘干;步骤3;将步骤2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粉碎机中制成直径为1~3mm的均匀小颗粒;步骤4;将小颗粒中放入到混合釜中,并加入占回收料SAN1%的邻苯二甲酸丁苄酯以及0.1%的UV-P紫外吸收剂,初步混合均匀,再将混合釜缓慢升温1小时到80℃,均匀混合保持4小时;步骤5;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在混合釜中缓慢降温至室温,观察是否混合均匀,若没有混合均匀则继续混合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将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瞬间加热到220℃,且混合物温度保持220℃,设置5s内挤入到镜框前框、鼻托或镜腿的注塑成型模具中,在挤入混合物前,在注塑成型模具中涂上一层脱模剂,膜温控制在80℃;步骤7:将成型的镜框前框、鼻托以及镜腿放入到温度为60℃的烘箱内,保持3小时进行退应力;步骤8;将成型的镜腿和镜框取出,恢复至室温,检查其相应性能;步骤9;组装形成成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鼻托包括鼻托本体和插入到镜片框架上的固定孔内的固定柱,在固定柱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固定螺钉拧在内螺纹孔内阻挡固定柱从镜片框架上的固定孔中脱离,在镜片框架与鼻托本体之间的固定柱上套设有垫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螺钉包括螺柱和设置在螺柱顶端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苯乙烯丙烯腈的回收料经过注塑加工成镜架,成本低,且有效的利用了回收料,绿色环保,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就本专利技术的镜架的结构来说,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对鼻托进行调节,使镜架戴起来更为舒适。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回收料进行加工,绿色环保,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该注塑镜架的镜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镜架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该实施例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镜架包括具有V型槽口的镜片框架、两个镜腿,两个镜腿通过铰链铰接在镜片框架的两侧,在镜片框架中间设置有鼻托,鼻托包括鼻托本体和插入到镜片框架上的固定孔内的固定柱,在固定柱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固定螺钉拧在内螺纹孔内阻挡固定柱从镜片框架上的固定孔中脱离,在镜片框架与鼻托本体之间的固定柱上套设有垫片,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垫片的数量,固定螺钉包括螺柱和设置在螺柱顶端的顶部,无论使用者加入垫片的数量为多少,通过固定螺钉拧入到内螺纹孔内的长度来确保固定螺钉的顶部始终与镜片框架表面接触,避免鼻托晃动,在使用者不需要垫片时,镜片框架、镜腿和鼻托均通过注塑加工成型,制备步骤为;步骤1,将回收料SAN浸入异丙醇中泡洗1小时,取出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步骤2;将冲洗干净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烘箱中以60℃,烘5小时至烘干;步骤3;将步骤2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粉碎机中制成直径为1~3mm的均匀小颗粒;步骤4;将小颗粒中放入到混合釜中,并加入占回收料SAN1%的邻苯二甲酸丁苄酯以及0.1%的UV-P紫外吸收剂,初步混合均匀,再将混合釜缓慢升温1小时到80℃,均匀混合保持4小时;步骤5;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在混合釜中缓慢降温至室温,观察是否混合均匀,若没有混合均匀则继续混合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将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瞬间加热到220℃,且混合物温度保持220℃,设置5s内挤入到镜框前框、鼻托或镜腿的注塑成型模具中,在挤入混合物前,在注塑成型模具中涂上一层脱模剂,膜温控制在80℃;步骤7:将成型的镜框前框、鼻托以及镜腿放入到温度为60℃的烘箱内,保持3小时进行退应力;步骤8;将成型的镜腿和镜框取出,恢复至室温,检查其相应性能;步骤9;组装形成成品。回收料SAN为5kg,步骤4采用的是10kg的混合釜对混合物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回收料进行加工,绿色环保,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以上仅为本专利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实施例,凡在本专利实施例的使用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善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镜架包括具有V型槽口的镜片框架、两个镜腿,两个所述镜腿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镜片框架的两侧,在所述镜片框架中间设置有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框架、镜腿和鼻托均通过注塑加工成型,制备步骤为;步骤1,将回收料SAN浸入异丙醇中泡洗1小时,取出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n步骤2;将冲洗干净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烘箱中以60℃,烘5小时至烘干;/n步骤3;将步骤2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粉碎机中制成直径为1~3mm的均匀小颗粒;/n步骤4;将小颗粒中放入到混合釜中,并加入占回收料SAN 1%的邻苯二甲酸丁苄酯以及0.1%的UV-P紫外吸收剂,初步混合均匀,再将混合釜缓慢升温1小时到80℃,均匀混合保持4小时;/n步骤5;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在混合釜中缓慢降温至室温,观察是否混合均匀,若没有混合均匀则继续混合至混合均匀;/n步骤6;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将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瞬间加热到220℃,且混合物温度保持220℃,设置5s内挤入到镜框前框、鼻托或镜腿的注塑成型模具中,在挤入混合物前,在注塑成型模具中涂上一层脱模剂,膜温控制在80℃;/n步骤7:将成型的镜框前框、鼻托以及镜腿放入到温度为60℃的烘箱内,保持3小时进行退应力;/n步骤8;将成型的镜腿和镜框取出,恢复至室温,检查其相应性能;/n步骤9;组装形成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回收料注塑镜架的制造工艺,镜架包括具有V型槽口的镜片框架、两个镜腿,两个所述镜腿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镜片框架的两侧,在所述镜片框架中间设置有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框架、镜腿和鼻托均通过注塑加工成型,制备步骤为;步骤1,将回收料SAN浸入异丙醇中泡洗1小时,取出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步骤2;将冲洗干净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烘箱中以60℃,烘5小时至烘干;
步骤3;将步骤2的回收料SAN放入到粉碎机中制成直径为1~3mm的均匀小颗粒;
步骤4;将小颗粒中放入到混合釜中,并加入占回收料SAN1%的邻苯二甲酸丁苄酯以及0.1%的UV-P紫外吸收剂,初步混合均匀,再将混合釜缓慢升温1小时到80℃,均匀混合保持4小时;
步骤5;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在混合釜中缓慢降温至室温,观察是否混合均匀,若没有混合均匀则继续混合至混合均匀;
步骤6;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将螺杆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毛良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淘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