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75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前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前表面加硬层和前表面减反射膜;所述树脂基片的后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后表面加硬层和后表面减反射膜;其前、后表面减反射膜在真空镀膜机中完成,其减反射膜由100纳米SiO2、120纳米ZrO2、80纳米SiO2、90纳米ZrO2、60纳米Al2O3、110纳米SiO2和15纳米防水膜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超韧镜片安全性和抗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
本技术涉及超韧
,特别是涉及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的结构。
技术介绍
1.50树脂镜片的材料即CR39为原料的树脂镜片。CR-39最先被用于生产眼用矫正镜片是在1955~1960年左右。CR-39是一种热固性材料,在加热和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聚合固化成型。其作为光学镜片,CR-39材料折射率为1.5、阿贝高,光学性能优异。但是,其抗冲击性能还不能完全达到应用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1.50的抗冲击性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需要对现有的1.50树脂镜片的结构进行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前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前表面加硬层和前表面减反射膜;所述树脂基片的后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后表面加硬层和后表面减反射膜;其前、后表面减反射膜在真空镀膜机中完成,其减反射膜由100纳米SiO2、120纳米ZrO2、80纳米SiO2、90纳米ZrO2、60纳米Al2O3、110纳米SiO2和15纳米防水膜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表面加硬层在自动加硬机完成,其加硬层厚度为2.5微米。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在自动加硬机完成,其加硬层含有100PPM的DOP,其加硬层厚度为1.5微米。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在自动加硬机完成,其加硬层含有50PPM的DBP,其加硬层厚度为1.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树脂基片是为CR39系列树脂基片或者CR39系列半成品加工后的树脂基片,其中心厚度为1.5~6.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超韧镜片安全性和抗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列表:1-前表面减反射膜、2-前表面加硬层、3-前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4-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5-树脂基片、6-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7-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8-后表面加硬层、9-后表面减反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本实施的一种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5,所述树脂基片5其中心厚度为3.0mm。所述树脂基片5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4、前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3、前表面加硬层2和前表面减反射膜1;所述树脂基片5的后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6、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7、后表面加硬层8和后表面减反射膜9;其前、后表面减反射膜1、9在真空镀膜机中完成,其减反射膜由100纳米SiO2、120纳米ZrO2、80纳米SiO2、90纳米ZrO2、60纳米Al2O3、110纳米SiO2和15纳米防水膜组成。其中所述前、后表面加硬层2、8的厚度为2.5微米;所述前、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4、6均含有100PPM的DOP,其加硬层厚度为1.5微米。所述前、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3、7含有50PPM的DBP,其加硬层厚度为1.0微米。第二超韧加硬层、4为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5为树脂基片、6为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7为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8为后表面加硬层、9为后表面减反射膜。将1.50的树脂基片5用酒精擦拭干净上加硬夹具,然后放入自动加硬机器,依次镀上前、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4、6超韧加硬层、前、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3、7;前、后表面加硬层2、8,放入固化箱进行固化。固化完全后放入真空镀膜机进行真空镀前、后减反射膜1、9。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片(5),所述树脂基片(5)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4)、前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3)、前表面加硬层(2)和前表面减反射膜(1);所述树脂基片(5)的后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6)、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7)、后表面加硬层(8)和后表面减反射膜(9);其前、后表面减反射膜(1、9)在真空镀膜机中完成,其减反射膜由100纳米SiO2、120纳米ZrO2、80纳米SiO2、90纳米ZrO2、60纳米Al2O3、110纳米SiO2和15纳米防水膜组成;前、后表面加硬层(2、8)在自动加硬机完成,其加硬层厚度为2.5微米;前、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4、6)在自动加硬机完成,其加硬层含有100PPM的DOP,其加硬层厚度为1.5微米;前、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3、7)在自动加硬机完成,其加硬层含有50PPM的 DBP,其加硬层厚度为1.0微米;所述树脂基片(5)是为CR39系列树脂基片或者CR39系列半成品加工后的树脂基片,其中心厚度为1.5~6.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0折射率超韧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片(5),所述树脂基片(5)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前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4)、前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3)、前表面加硬层(2)和前表面减反射膜(1);所述树脂基片(5)的后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后表面第一超韧加硬层(6)、后表面第二超韧加硬层(7)、后表面加硬层(8)和后表面减反射膜(9);其前、后表面减反射膜(1、9)在真空镀膜机中完成,其减反射膜由100纳米SiO2、120纳米ZrO2、80纳米SiO2、90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毛良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淘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