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端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4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型材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头端铣设备,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单铣装置,单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切割装置、端铣装置、传送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底座,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和导向板,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导向板活动于底板上;端铣装置包括铣刀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移动块、固定块和调节杆;传送装置包括传送件、夹取装置和伺服装置,夹取装置固定连接传送带;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和滑动组件,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和传送带,旋转轮通过升降板连接滑动组件。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型材的自动化加工,保证型材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端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型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端铣设备。
技术介绍
型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端部进行铣槽,便于其相互之间的有效插接,在对其端部进行铣槽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端铣设备对其进行端铣,现有端铣设备,一般是单头铣,即在一端安装端铣刀,利用端铣刀对型材端部进行铣槽,铣完后,将其端部调换,进行另一端的铣槽,该工作效率低,且由于端铣刀多固定在支撑架的上方,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需要先将端铣刀顶住,然后对其进行更换,更换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效率,后续逐渐出现双头端铣设备,双头端铣设备采用同步轴实现两个单头铣设备的连接,使其实现双头铣,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其位置及高度进行调节,安装效率低,同时后续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以此来保证对型材端部的有效铣槽,调试时间也过长,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现有双头端铣设备,在对型材端铣完成后,一般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搬运,将端铣后的型材放置到传送装置上实现传送并进行后续的加工,该工作流程浪费人工,且增加了成本,同时人工在搬运过程中具有安全隐患。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端铣设备,其可以提高端铣质量,同时能够实现对型材的有效移动加工以及加工后的自动下料,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头端铣设备,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单铣装置,所述单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切割装置、端铣装置、传送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切割装置和端铣装置均连接支撑架,且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和切割刀,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导向板活动于底板上,且所述导向板端部安装有切割刀;所述端铣装置包括若干个铣刀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移动块、固定块和调节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调节杆相匹配的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螺接调节杆,所述铣刀连接移动块;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导向轨道、传送件、夹取装置和伺服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和滑动组件,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和套接旋转轮的传送带,所述旋转轮通过升降板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驱动件,所述升降板卡接连接板,且所述驱动件端部连接升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夹取装置位于切割刀一侧,切割刀另一侧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下夹板和位于下夹板上方的上夹板,所述上夹板连接气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传送件包括第一齿轮板和活动于第一齿轮板内的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连接伺服装置,且所述动力齿轮和伺服装置位于竖杆外侧,所述伺服装置为伺服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横杆下方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轨道位于第一齿轮板外侧,所述导向槽与导向轨道相匹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二调节装置垂直设置,所述调节杆为螺杆,且所述调节杆端部设有锁紧件,所述连接套为螺纹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限位凸起,且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卡接限位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铣刀包括横向铣刀和竖向铣刀,且所述铣刀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连接支撑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横杆端部设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为夹紧气缸,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板,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端部通过固定板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板相匹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动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头端铣设备,所述自动下料装置一侧设有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包括若干个并行排列的导料皮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头端铣设备,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单铣装置,所述单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切割装置、端铣装置、传送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切割装置和端铣装置均连接支撑架,且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和切割刀,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导向板活动于底板上,且所述导向板端部安装有切割刀,通过移动装置实现对切割装置位置的有效移动,便于切割装置实现对型材的切断,从而能够保证后续对型材端部进行铣槽加工;所述端铣装置包括若干个铣刀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移动块、固定块和调节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调节杆相匹配的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螺接调节杆,所述铣刀连接移动块,通过调节装置对铣刀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型材端部进行铣槽,扩大其工作范围,提高工作质量;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导向轨道、传送件、夹取装置和伺服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竖杆和横杆,利用夹取装置对型材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传送件实现对型材位置的有效移动,便于后续对型材端部的有效铣槽,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和滑动组件,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和套接旋转轮的传送带,所述旋转轮通过升降板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驱动件,所述升降板卡接连接板,且所述驱动件端部连接升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架,通过滑动组件实现对传送装置位置的有效移动,进而利用传送装置实现对铣槽后的物料进行自动下料,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切割装置实现对型材的有效切割,同时利用铣刀实现对型材端部的铣槽,将单铣变为双头铣,从而节省调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后续采用自动下料装置对人工进行替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和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切割装置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下料装置与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端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1-支撑架,12-底座,21-底板,22-导向板,23-切割刀,3-端铣装置,311-横向铣刀,312-竖向铣刀,32-移动块,33-固定块,34-调节杆,35-锁紧件,36-连接套,371-第一调节装置,372-第二调节装置,4-传送装置,41-导向轨道,421-横杆,422-竖杆,43-伺服装置,441-第一齿轮板,442-动力齿轮,451-上夹板,452-下夹板,5-自动下料装置,511-旋转轮,512-传送带,52-升降板,53-连接板,54-驱动件,6-导料装置,61-导料皮带,7-防护罩,81-第二齿轮板,82-第二电机,83-第二齿轮,9-夹紧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端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单铣装置,所述单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切割装置、端铣装置、传送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切割装置和端铣装置均连接支撑架,且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和切割刀,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导向板活动于底板上,且所述导向板端部安装有切割刀;/n所述端铣装置包括若干个铣刀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移动块、固定块和调节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调节杆相匹配的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螺接调节杆,所述铣刀连接移动块;/n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导向轨道、传送件、夹取装置和伺服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竖杆和横杆;/n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和滑动组件,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和套接旋转轮的传送带,所述旋转轮通过升降板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驱动件,所述升降板卡接连接板,且所述驱动件端部连接升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端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单铣装置,所述单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切割装置、端铣装置、传送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切割装置和端铣装置均连接支撑架,且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和切割刀,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导向板活动于底板上,且所述导向板端部安装有切割刀;
所述端铣装置包括若干个铣刀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移动块、固定块和调节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调节杆相匹配的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螺接调节杆,所述铣刀连接移动块;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导向轨道、传送件、夹取装置和伺服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竖杆和横杆;
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和滑动组件,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和套接旋转轮的传送带,所述旋转轮通过升降板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驱动件,所述升降板卡接连接板,且所述驱动件端部连接升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端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位于切割刀一侧,切割刀另一侧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下夹板和位于下夹板上方的上夹板,所述上夹板连接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端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包括第一齿轮板和活动于第一齿轮板内的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连接伺服装置,且所述动力齿轮和伺服装置位于竖杆外侧,所述伺服装置为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新海范春杰刘从波陶强张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鑫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