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及运输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5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及运输台车,包括安装座、弹性板、刚性板和行走轮,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垂直布设的主轴,所述主轴下端布设有一块与主轴垂直、且偏心设置的刚性板,所述刚性板的一端与主轴固定,另一端下方与弹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板的另一端下方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弹性板为在受力后会有一定变形材料制作,且弹性板的长度大于刚性板,所述弹性板与刚性板的中心线重合且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初始状态时,所述弹性板与刚性板连接端的远端设有满足弹性板的弹性形变量的间距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结构、支撑平稳、成本较低,而且占用垂直高度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及运输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及运输台车。
技术介绍
万向轮在很多场合均有应用,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停车场所采用AGV来做场内短途运输,AGV的运用越来越广,由于AGV在运输车辆时,其载车平台下方设置有万向轮,由于载车平台需要伸入到车辆底部对车辆进行抬升,而车辆底部的空间十分有限,而抬升又需要的部件较复杂,占用垂直高度较大大,因此如何通过减小万向轮的高度降低AGV底部高度,同时还能保证AGV支撑的平稳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占用垂直高度少、支撑平稳、成本较低的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及运输台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包括刚性板、弹性板、主轴和行走轮,所述主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主轴下端布设有一块与主轴垂直、且偏心设置的刚性板,所述刚性板的一端与主轴固定,另一端下方与弹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板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弹性板的长度大于刚性板,所述弹性板与刚性板的中心线重合,初始状态时,所述刚性板在与弹性板相对的一侧上或刚性板与弹性板之间预留有满足弹性板的弹性形变的空间。通过弹性板和刚性板连接的结构,替代了现有万向轮需要用弹簧才能实现缓冲结构,从而在满足平稳性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万向轮结构的整体高度,通过设计,将弹性板的弹性形变量与弹性板、刚性板连接端的远端的间距D匹配,这样弹性板在间距D内形变,不会与刚性板干涉。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为弹簧钢板。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水平布设,所述弹性板的中部对应主轴的位置镂空形成U型板,所述刚性板与主轴连接端的厚度小于与弹性板连接端的厚度、使得刚性板面向弹性板一侧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使得弹性板与刚性板连接端的远端形成间距D。由于弹性板水平布设时,为了减小整体高度,弹性板与刚性板之间的间距非常小,但是由于主轴作为承重轴要满足一定的直径和长度,因此将弹性板设置为U型,通过将刚性板设置为斜面,来满足弹性板形变所需空间,而主轴由于长度要求凸出刚性板的部分刚好就伸入到弹性板的镂空区部分内,使得弹性板形变后不会与主轴干涉,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万向轮的整体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包括从弹性板一端沿弹性板中心线向另一端依次布设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轮轴平行设置且轮轴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与地面接触端设有间距A,所述间距A不大于所述弹性板的弹性形变量。通过设置两组轮组,在万向轮不承重的情况下,通过一组轮组来实现行走,减小行走的阻力,提高灵活性,而在承重的情况下,弹性板在重力作用下使得两组轮组均落地,这样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轮组由一个用于行走的单轮构成,所述第二轮组由两个用于承重的双轮构成,所述第二轮组与地面接触端高于第一轮组。采用上述设置,在不承重的情况下,通过单轮行走,灵活性高,而承重情况下,三个轮子共同作用,保证了稳定性。一种运输台车,所述运输台车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上述结构的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通过安装座安装在运输台车载车平台的底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板和刚性板连接的结构,实现了以前需要用弹簧才能实现缓冲结构,从而在满足平稳性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万向轮结构的整体高度,将行走轮设置为两组,这样在万向轮不承重的情况下,通过一组轮组来实现行走,减小行走的阻力,提高灵活性,而在承重的情况下,弹性板在重力作用下使得两组轮组均落地,从而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座顶部轴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座底部轴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安装座;2、刚性板;21、斜面;3、弹性板;31、镂空区;4、主轴;5、轴承;6、第二轮组;7、第一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及运输台车,包括刚性板2、弹性板3、主轴4和行走轮,所述主轴4的上端通过轴承5安装在安装座1上,所述主轴4下端布设有一块与主轴4垂直、且偏心设置的刚性板2,所述刚性板2的一端与主轴4固定,另一端下方与弹性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板3的另一端下方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弹性板3为在受力后会有一定变形材料制作,且弹性板3的长度大于刚性板2,所述弹性板3与刚性板2的中心线重合且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这样刚性板2设置在弹性板3的正上方,所述弹性板3水平布设,所述弹性板3的中部对应主轴4的位置镂空形成U型板,所述刚性板2与主轴4连接端的厚度小于与弹性板3连接端的厚度、使得刚性板2面向弹性板3一侧形成斜面21,初始状态时,所述斜面21使得弹性板3与刚性板2连接端的远端形成间距D,由于弹性板3水平布设时,为了减小整体高度,弹性板3与刚性板2之间的间距非常小,但是由于主轴作为承重轴要满足一定的直径和长度,因此将弹性板3设置为U型,通过将刚性板2设置为斜面,来满足弹性板3形变所需空间,而主轴4由于长度要求凸出刚性板2的部分刚好就伸入到弹性板3的镂空区31部分内,使得弹性板3形变后不会与主轴4干涉,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万向轮的整体高度。作为行走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行走轮包括从弹性板3一端沿弹性板3中心线向另一端依次布设的第一轮组7和第二轮组6,所述第一轮组7和第二轮组6的轮轴平行设置且轮轴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轮组7和第二轮组6与地面接触端设有间距A,所述间距A不大于所述弹性板3的弹性形变量,所述第一轮组7由一个用于行走的单轮构成,所述第二轮组6由两个用于承重的双轮构成,所述第二轮组6与地面接触端高于第一轮组7,通过设置两组轮组,在万向轮不承重的情况下,通过一组轮组来实现行走,减小行走的阻力,提高灵活性,而在承重的情况下,弹性板在重力作用下使得两组轮组均落地,这样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3为弹簧钢板。作为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的一种应用方式,将本装置应用在运输台车上,所述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通过安装座1安装在运输台车载车平台的底部,从而实现运输台车的转向。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板(2)、弹性板(3)、主轴(4)和行走轮,所述主轴(4)的上端通过轴承(5)安装在安装座(1)上,所述主轴(4)下端布设有一块与主轴(4)垂直、且偏心设置的刚性板(2),所述刚性板(2)的一端与主轴(4)固定,另一端下方与弹性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板(3)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弹性板(3)的长度大于刚性板(2),初始状态时,所述刚性板(2)在与弹性板(3)相对的一侧上或刚性板(2)与弹性板(3)之间预留有满足弹性板(3)的弹性形变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板(2)、弹性板(3)、主轴(4)和行走轮,所述主轴(4)的上端通过轴承(5)安装在安装座(1)上,所述主轴(4)下端布设有一块与主轴(4)垂直、且偏心设置的刚性板(2),所述刚性板(2)的一端与主轴(4)固定,另一端下方与弹性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板(3)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弹性板(3)的长度大于刚性板(2),初始状态时,所述刚性板(2)在与弹性板(3)相对的一侧上或刚性板(2)与弹性板(3)之间预留有满足弹性板(3)的弹性形变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3)为弹簧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结构低高度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3)水平布设,所述弹性板(3)的中部对应主轴(4)的位置镂空,所述刚性板(2)面向弹性板(3)一侧为一斜面(21),所述斜面(21)使得弹性板(3)与刚性板(2)连接端的远端设有间距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平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神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