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78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包括上料仓壳体、物料支撑机构、运输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和动力装置。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成90°角的支架与可水平往复运动的滑槽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一端通过轴承支座连接于所述运输机构底部,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联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可以实现物料水平方向的平稳运动,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物料的输送量小,速度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快递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物流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需要运输的货物量也随之日益增长,将货物搬卸便成为了一大难题。而对于工作人员长期搬运这些货物是不利的,因为人为搬运货物存在以下不足:1、搬运的货物量大,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2、搬运工作时间长,工作人员出现疲劳,使得搬运效率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效率高的能够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人工搬运所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包括上料仓壳体、物料支撑机构、运输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动力装置;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成90°角的支架与可水平往复运动的滑槽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一端接于所述运输机构底部,另一端接于所述动力装置,可以实现物料水平方向的平稳运动,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所述上料仓壳体是依据输送货物的体积大小进行设定的,四周封闭,上下两面不封闭,即可对输送货物进行有效的顺序堆放,所述上料仓壳体下端两侧铸有耳座,用于上料仓壳体连接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上。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中间镂空,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两边的外边框处上方与所述上料仓壳体用螺母固定,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两边的伸出的内边框用来支撑传输的货物。所述运输机构内部开有滑槽,滑块与滑槽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并在内部的滑槽中往复运动,滑块上中间位置等距离固定支座,所述90°支架通过回复弹簧与支座连接。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一端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方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联轴器联接获得动力来源。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和底座,电机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联接,为所述运输机构提供动力来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运输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运输机构支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运输机构滑块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装置,包括上料仓壳体1、物料支撑机构2、运输机构3、动力装置4、曲柄摇杆机构5等;所述上料仓壳体1焊接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2两边的外框架上,所述运输机构3位于所述物料支撑机构1正下方处,该结构包含的90°支架301正常摆放高度位于上料仓壳体1与物料支撑机构2的间隙之间,所述曲柄摇杆机构5一端501通过轴承支座305安装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3的下方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4通过联轴器401联结获得动力来源;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仓壳体1是依据输送货物的体积大小进行设定的,四周封闭,上下两面不封闭,即可对输送货物进行有效的顺序堆放;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2两边的外边框处上方与所述上料仓壳体1用螺母固定,所述物料支撑机构2两边的伸出的内边框用来支撑传输的货物;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运输机构2内部开有滑槽304,滑块303与滑槽304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并在内部的滑槽304中往复运动,滑块303上中间位置等距离固定支座302,所述90°支架301通过回复弹簧与固定支座302连接;所述曲柄摇杆机构5一端通过轴承支座305安装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3的下方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4通过联轴器401联结获得动力来源;如图5所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402,联轴器401和底座403,电机402固定在底座403上,通过联轴器401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5联结,为所述运输机构提供动力来源。使用时,首先以规则形状大小的方形纸盒包装的快递为例,工作人员需将快递件一次放入上料仓壳体1内部,由于重力的原因,放在上料仓壳体1内最底下的快递件会掉落在物料支撑机构2的内部伸出的框架上;接着动力装置4的电机402会以恒定的的速度转动,通过联轴器502带动曲柄摇杆机构5进行有规律的往复运动;曲柄摇杆机构5的一端501又通过轴承支座305与滑块303下方用轴承连接在一起,使得滑块303在滑槽304的内部往复运动。固定在滑块上的等距离的若干固定支座302上连接着的90°支架301会随着滑块向上料仓壳体1方向移动,当90°支架301的一边支架触碰到掉落在撑机构2内部框架上的快递件是,支架会通过物体的阻挡作用下进行反转,等支架划过快递件后,支架会通过回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接着在滑块303往复运动的作用下,此时的90°支架301的另一个支架便会抵住滑块303的表面,使得处在上方的支架推动快递件向远离上料仓壳体1的方向运动。以上仅是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的装置,包括上料仓壳体、物料支撑机构、运输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动力装置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壳体焊接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两边的外框架上,所述运输机构位于所述物料支撑机构正下方处,该结构包含的90°支架正常摆放高度位于上料仓壳体与物料支撑机构的间隙之间,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一端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方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联轴器联接获得动力来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的装置,包括上料仓壳体、物料支撑机构、运输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动力装置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壳体焊接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两边的外框架上,所述运输机构位于所述物料支撑机构正下方处,该结构包含的90°支架正常摆放高度位于上料仓壳体与物料支撑机构的间隙之间,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一端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方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联轴器联接获得动力来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等距下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壳体是依据输送货物的体积大小进行设定的,四周封闭,上下两面不封闭,即可对输送货物进行有效的顺序堆放,所述上料仓壳体下端两侧铸有耳座,用于上料仓壳体连接在所述物料支撑机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杰阮学云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