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发光二极管
,具体涉及一种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备受业界追捧。其制备过程通常是利用巨量转移技术将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微LED从一块基板转移到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上,以实现微LED和TFT的集成。然而,由于微LED的尺寸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像素间距太小,因此巨量转移过程需要成本高昂的精密设备才能实现,并且产品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微LED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巨量转移技术实现微LED和TFT的集成时,导致的生产成本高、产品良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包括: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n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n型氮化镓层、发光层、p型氮化镓层;和/n与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结构,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形成于所述n型氮化镓层之上或形成于所述p型氮化镓层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n型氮化镓层、发光层、p型氮化镓层;和
与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结构,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形成于所述n型氮化镓层之上或形成于所述p型氮化镓层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和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水平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还包括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p型氮化镓层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氮化镓基微发光二极管结构电连接的电容结构,所述电容结构形成于所述n型氮化镓层之上或形成于所述p型氮化镓层之上。
5.一种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氮化镓基二极管外延片,所述氮化镓基二极管外延片包括依次叠置的n型氮化镓层、发光层、p型氮化镓层;
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上制备薄膜晶体管结构和电容结构;
分别制备所述n型氮化镓层和所述p型氮化镓层的接触电极,以形成微发光二极管结构;
将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所述电容结构和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结构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上制备薄膜晶体管结构和电容结构包括:
在所述p型氮化镓层的表面进行台面刻蚀至露出部分n型氮化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恩卿,邢汝博,韦冬,李晓伟,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