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多视角SAR目标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目标识别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多视角SAR目标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高分辨微波成像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战场感知侦察,地形勘探,环境监测等军事和民用领域。SAR目标识别技术是基于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等理论基础,提取目标特征并对目标进行分类,是合成孔径雷达应用中的关键环节,并在SAR领域中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献[1]构建了单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用于解决10类SAR目标图像的识别问题,但单视角网络没有考虑多视角之间的信息补偿和内在互补特性,而且分类器直接选择预测概率最大的标签为预测标签,忽略了真实标签对应的预测概率可能低于最大值的情况,从而造成识别错误。文献[2]提出基于稀疏表征分类的数据融合方法(SparseRepresentationClassificationforfuseddata,DSRC),探索多视角之间的内在互补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多视角SAR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集原始SAR图像,经预处理后获得目标SAR图像样本集合X:/nX={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多视角SAR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原始SAR图像,经预处理后获得目标SAR图像样本集合X:
X={xi|i=1,2,…,N}
N代表总样本数,包含了对目标在不同方位角下进行观测,采集得到不同视角的样本;设目标样本的类别标签集合对应为:
z={zi|i=1,2,…,N}
其中,zi∈{1,2,…,K},K为目标类别总数;
S2、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共包含4层卷积层和2层全连接层,每个卷积层后都加一层最大池化层;在最后一层全连接层后接softmax层;
S3、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将目标样本及对应的标签输入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前向传播,将预测标签和真实标签进行对比,并利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衡量预测错误的代价;使用基于梯度下降的后向传播算法对卷积神经网络参数进行更新;迭代进行前后向传播,直至代价函数收敛,保存此时的神经网络参数,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
S4、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SAR目标进行识别,对K类待测目标在不同方位角下观测得到M张SAR图像,将神经网络对第m张SAR图像的预测概率表示为:
其中,表示卷积神经网络将第m张SAR图像预测为第k类目标的概率,k=1,2,3,…,K;
S5、根据得到的概率分布选择标签,具体为:
将得到的预测概率向量进行降序排列,记为p′m,并将概率对应的标签记为Lm=[l1,l2,…,lk];计算p′m相邻元素的比值,记为:
其中,∈为类别数的倒数;取其中最大值以及对应的索引值:
[value,index]=max[ξm(1),ξm(2),…,ξm(k-1)]
对于第m张SAR图像构建标签集所采用的标签数量等于索引值的大小:
sm=index
选择Lm的前sm个标签记为:
S6、构建多视角标签集,具体为:
随机取同一目标的多个视角SAR图像分别输入神经网络,记为视角1,2,…,n,重复步骤S4和S5,分别得到n个视角各自对应的标签集,依次为
将n个标签集的标签构建多视角标签集,记为:
S7、根据获得的多视角标签集,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迭代估计预测标签的概率,收敛后取概率最大的预测标签作为最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贤生,张玉坤,李林,万群,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