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红外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29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红外光源,包括:圆筒式电筒(1)、多孔调制盘(2)、滤光片(3)、驱动调制盘工作的带减速齿轮箱电机(4)及固定调制盘和电机的圆筒形支架(5);    圆筒式电筒(1)的结构类似于普通手电筒,有筒体(101),筒体内装有干电池(102),筒体外侧壁有一个控制开关(103),筒体前部有一个带汇聚镜(6)的发光灯泡,发光灯泡前有一个带透光窗口的窗口罩组成;    其特征在于:发光灯泡为卤素灯(7),卤素灯前的透光窗口为带通滤光片(3);在带通滤光片前面有一多孔调制盘(2),多孔调制盘(2)的开孔中心(202)、滤光片(3)和卤素灯泡(7)应在同一轴上;多孔调制盘中心孔(201)与电机中的减速齿轮箱转轴(401)紧配合,圆筒形支架(5)将电机(4)与电筒(1)固定成一体,电机(4)在电筒外侧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光源,具体是指一种适合于红外仪器现场调试用的红外光源。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红外光源一般适合于实验室调试仪器用,以台式结构较多,其发射的红外光谱范围较宽,而且是连续发光的。如果需要某一波段的光谱,或者还要求是调制光,只好在其出射光的路径上插入滤光片或调制器。当红外仪器需现场调试时,显然这种结构的光源就不适合了。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波段选择、带调制的一体化红外光源。技术方案为了克服已有红外光源不便于红外仪器现场调试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调制的、具有波段选择的、小型化便携式红外光源,为野外红外仪器现场调试提供方便。本技术的便携式红外光源包括圆筒式电筒、调制盘、滤光片、驱动调制盘工作的带减速齿轮箱电机及固定调制盘和电机的圆筒形支架。圆筒式电筒的结构类似于普通手电筒,由筒体,筒体内装有干电池,筒体外侧壁有一个控制开关,筒体前部有一个带汇聚镜的发光灯泡和带透光窗口的窗口罩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灯泡为卤素灯,卤素灯前的透光窗口为带通滤光片;在带通滤光片前面有一调制盘,调制盘中心孔与电机中的减速齿轮箱转轴紧配合,圆筒形支架将电机与电筒固定成一体,电机在筒体外侧面。卤素灯和电机均由同一干电池提供电源。当闭合开关时,卤素灯发光,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调制盘转动,卤素灯发出的光经带通滤光片和调制盘成为一束光谱范围较窄的调制光束,光束的调制频率由带减速齿轮箱的电机和调制盘控制,带通滤光片的波段由红外仪器调试所需的波段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电池作为能源的便携式调制型带通红外光源,方便野外实验需要,已成功用于红外仪器的现场调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筒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见图1,本技术的便携式红外光源包括圆筒式电筒1、调制盘2、带通滤光片3、驱动调制盘工作的带减速齿轮箱电机4及固定调制盘和电机的圆筒形支架5。圆筒式电筒1的结构类似于普通手电筒,筒体101前部装有一个带汇聚镜6的卤素灯泡7,卤素灯前的窗口罩的透光玻璃为带通滤光片3;在带通滤光片前面有一多孔调制盘2,多孔调制盘2的开孔中心202、滤光片3、卤素灯泡7应在同一轴上,调制盘中心孔201与电机中的减速齿轮箱转轴401紧配合,圆筒形支架5通过定位螺钉8和定位螺钉9将电机4与圆筒式电筒1固定成一体,电机在电筒外侧面。电筒中部有一个控制开关103,电筒内装有干电池,当打开开关103时,同时为电机4和卤素灯泡7提供电源。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红外光源,包括圆筒式电筒(1)、多孔调制盘(2)、滤光片(3)、驱动调制盘工作的带减速齿轮箱电机(4)及固定调制盘和电机的圆筒形支架(5);圆筒式电筒(1)的结构类似于普通手电筒,有筒体(101),筒体内装有干电池(102),筒体外侧壁有一个控制开关(103),筒体前部有一个带汇聚镜(6)的发光灯泡,发光灯泡前有一个带透光窗口的窗口罩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灯泡为卤素灯(7),卤素灯前的透光窗口为带通滤光片(3);在带通滤光片前面有一多孔调制盘(2),多孔调制盘(2)的开孔中心(202)、滤光片(3)和卤素灯泡(7)应在同一轴上;多孔调制盘中心孔(201)与电机中的减速齿轮箱转轴(401)紧配合,圆筒形支架(5)将电机(4)与电筒(1)固定成一体,电机(4)在电筒外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携式红外光源包括圆筒式电筒、调制盘、带通滤光片、驱动调制盘工作的带减速齿轮箱电机及固定调制盘和电机的圆筒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发光灯泡为卤素灯,卤素灯前的电筒窗口罩玻璃为带通滤光片,在带通滤光片前面有一调制盘,圆筒形支架将电机与电筒固定成一体,构成一个便携式红外光源。本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为红外仪器现场调试提供方便。文档编号G01J3/10GK2663952SQ20032012277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安森, 邱惠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森邱惠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