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真空同轴转动、平移差分馈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228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真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超高真空馈入装置的改进。解决已有技术真空漏气环节多、系统复杂、体积大、造价昂贵的问题。它由真空室1、真空管壁2、内、外密球轴承3和4,内、外轴5和6、内、外固定环7和8、内、外密封圈9和10、内、外档环11和12、低高真空抽气口13和14组成。主要应用于同步辐射及超高真空装置的馈入系统,能保证馈入系统刚性传动,传递误差小并简化系统结构和减少漏气环节。(*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
,涉及一种对超高真空馈入装置的改进。已有技术Rev.Sci.Instrum.,Vol.66,No.2,February 1995,2248-2250 D.Fuchs,M.Krumrey,P.Miiller,F.Scholze,and G.Ulm,“High precisionsoft x-ray reflectometer”如图1所示内轴5置于直线转动球支承4内孔中,在外轴6内壁及其两端置于直线转动球支承4的外园上,在外轴6的外壁置于直线转动球支承3内孔中,在直线转动球支承3外部安置真空管壁2,真空管壁2的一端与金属波纹管11的一端固定联接,真空管壁2的另一端与真空室1固定联接,金属波纹管11的另一端与差分抽气旋转密封7固定联接,差分抽气旋转密封7的另一端与外轴6的输入端及另一差分抽气旋转密封8的一端固定联接,外轴6的输出端置于真空室1中,差分抽气旋转密封8的另一端与另一金属波纹管10的一端固定联接,金属波纹管10的另一端与第三个差分抽气旋转密封9的一端固定联接,差分抽气旋转密封9的另一端与内轴5的输入端固定联接,内轴5的输出端置于真空1中。其工作过程如下当内轴5的输入端受外力在外轴6中产生转动时,由直线转动球支承4支承将转动传动真空室1中内轴5的输出端,此时系统的动密封由差分抽气旋转密封9和8保证,其余密封均为静密封状态,外轴6保持不动,当内轴5的输入端受外力产生平移时,通过直线转动球支承4支承将平移传到真空室1中内轴5的输出端,此时差分抽气旋转密封8和9之间产生的位移量,通过金属波纹管10的压缩或拉伸变形来补偿,所有密封均处于静密封状态,外轴6保持不动,当外轴6的输入端受外力在真空管壁2内产生转动时,由直线转动球支承3支承将转动传到真空室1中外轴6的输出端,此时系统的动密封由差分抽气旋转密封7和8保证,其余密封均为静密封状态,内轴5保持不动。当外轴6的输入端受外力产生平移时,通过直线转动球支承3支承,将平移传到真空室1中外轴6的输出端,此时真空管壁2和差分抽气旋转密封7之间产生的位移量,通过金属波纹管10和11的压缩或拉伸变形来补偿,所有密封均处于静密封状态,内轴5保持不动。存在的问题由于采用三套差分抽气旋转密封和两套金属波纹管,使得易产生真空漏气的环节较多,且差分抽气系统在内、外轴平移时也产生移动,由于系统复杂,体积大,重量重,给使用带来不便,且造价昂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采用多套差分抽气旋转密封和金属波纹管带来真空漏气环节多,内、外轴平移时产生移动始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超高真空同轴转动、平移差分馈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它包括有真空室1、真空管壁2、外密珠轴承3、内密珠轴承4、内轴5、外轴6、内固定环7、外固定环8、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10、内档环11、外档环12、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内轴5的外园置于内密珠轴承4的内孔中,在外轴6的内壁及其两端置于内密珠轴承4的外园上,外轴6的外壁置于外密珠轴承3的内孔中,在外密珠轴承3的外部安置真空管壁2,真空管壁2的一端与真空室1的一端固定联接,内固定环7固定在内轴5上,内密封圈9安置于外轴6的外园上和两个内固定环7之间,内密封圈9的径向与内轴5的外园及外轴6的内壁相接触,内档环11固定在外轴6上,外固定环8固定在外轴6上,外密封圈10安置于外轴6的外园线上和两个外固定环8之间,外密封圈10的径向与外轴6的外园及真空管壁2的内壁相接触,外档环12固定在外轴6上,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均固定在真空管壁2上。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密珠轴承3和内密珠轴承4由钢球15和保持架16组成,保持架16将每个钢球15分开,按一定次序排列,钢球15直接与内轴5和外轴6及外轴6和真空管壁2接触,且为内轴5和外轴6提供支承和导向,从而它们将轴系与导轨合为一体,实现内轴5、外轴6分别转动和平移。本专利技术的动态过程当内轴5的输入端受外力产生转动或平移时,由内密珠轴承4支承和导向将转动或平移传到真空室1中内轴5的输出端,三个内密封圈9与内轴5、外轴6紧密接触,沿轴向将内轴5与外轴6之间的空间密封为两个相互分离的空间,通过外轴6上的各自通孔与真空管壁2上的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相通,从而实现差分动密封,其余密封此时均为静密封,当外轴6的输入端受外力产生转动或平移时,由外密珠轴承3支承和导向,将转动或平移传到真空室1中外轴6的输出端,三个内密封圈9与内轴5、外轴6紧密接触,沿轴向将内轴5与外轴6之间的空间密封为两个相互分离的空间,通过外轴6上的各自通孔与真空管壁2上的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相通,三个外密封圈10与外轴6、真空管壁2紧密接触,沿轴向将外轴6与真空管壁2之间的空间密封为两个相互分离的空间,通过真空管壁2上的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实现差分动密封。此时,内、外密封圈9、10均为动密封。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内、外轴上分别用三道密封圈将内、外轴沿轴向分别分成两个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在真空管壁1仅分布有一套差分抽气系统,减少产生漏气的环节。本专利技术用高、低真空抽气口直接与真空管壁固定联接,则克服已有技术内、外轴平移时产生移动的问题,始使用带来方便。采用钢球密珠结构轴承,实现转动、平移支承为一体的设计节省使用空间。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同步辐射装置及超高真空装置的馈入系统,本专利技术能保证馈入系统的刚性传动,可同时将同轴转动、平移运动传递到超高真空系统中,并可将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降至最小并可简化系统的结构,使系统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外密珠轴承3、4的钢球分布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根据图2和图3所示,它包括有真空室1、真空管壁2、外密珠轴承3、内密珠轴承4、内轴5、外轴6、内固定环7、外固定环8、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10、内档环11、外档环12、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内轴5的外园置于内密珠轴承4的内孔中,在外轴6的内壁及其两端置于内密珠轴承4的外园上,外轴6的外壁置于外密珠轴承3的内孔中,在外密珠轴承3的外部安置真空管壁2,真空管壁2的一端与真空室1的一端固定联接,内固定环7固定在内轴5上,内密封圈9安置于外轴6的外园上和两个内固定环7之间,内密封圈9的径向与内轴5的外园及外轴6的内壁相接触,内档环11固定在外轴6上,外固定环8固定在外轴6上,外密封圈10安置于外轴6的外园线上和两个外固定环8之间,外密封圈10的径向与外轴6的外园及真空管壁2的内壁相接触,外档环12固定在外轴6上,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均固定在真空管壁2上。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密珠轴承3和内密珠轴承4由钢球15和保持架16组成,保持架16将每个钢球15分开,按一定次序排列,钢球15直接与内轴5和外轴6及外轴6和真空管壁2接触,且为内轴5和外轴6提供支承和导向,从而它们将轴系与导轨合为一体,实现内轴5、外轴6分别转动和平移。本专利技术当内轴5的输入端受外力产生转动或平移时,由内密珠轴承4支承和导向将转动或平移传到真空室1中内轴5的输出端,三个内密封圈9与内轴5、外轴6紧密接触,沿轴向将内轴5与外轴6之间的空间密封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真空同轴转动、平移差分馈入装置,它包括真空室1、真空管壁2、内轴5、外轴6,其特征在于:内轴5的外园置于内密珠轴承4的内孔中,在外轴6的内壁及其两端置于内密珠轴承4的外园上,外轴6的外壁置于外密轴承3的内孔中,在外密轴承3的外部安置真空管壁2,内固定环7固定在内轴5上,内密封圈9安置于外轴6的外园上和两个内固定环7之间,内密封圈9的径向与内轴5的外园及外轴6的内壁相接触,内档环11固定在外轴6上,外固定环8固定在外轴6上,外密封圈10安置于外轴6的外园线上和两个外固定环8之间,外密封圈10的径向与外轴6的外园及真空管壁2的内壁相接触,外档环12固定在外轴6上,低真空抽气口13、高真空抽气口14均固定在真空管壁2上,外密珠轴承3和内密珠轴承4由钢球15和保持架16组成,保持架16将每个钢球15分开,按一定次序排列,钢球15直接与内轴5和外轴6及外轴6和真空管壁2接触,且为内轴5和外轴6提供支承和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