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片组件及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78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力片组件及工程车辆,该应力片组件包括柔性基材层,柔性基材层的上方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蚀刻形成应力传感器以及电触点,且柔性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柔性电路板的上方设置有柔性导热胶层,柔性导热胶层的上方设置有刚性连接板,刚性连接板上有线夹。该工程车辆上设置有上述的应力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力片组件能够牢固的粘接在车辆的车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力片组件及工程车辆
本技术涉及重量测量器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力片组件以及具有这种应力片组件的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例如修筑公路、桥梁、钻挖隧道、修建房子等,土建工程需要使用渣土车运输诸如泥土、沙子等建筑材料,而且在建筑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需要从建筑工地运输至指定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通常,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都使用大型货车进行运输,由于目前大型货车运输过程中出现超载的现象较多,严重威胁货车以及道路上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为此,需要对货车的载重量进行监控,以减少大型货车超载的现象发生。对大型货车的载重量进行监测的方法通常是在道路上设置多个监测点,当货车经过监测点时,对大型货车进行称重。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需要设置大量的监测点,需要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为此,人们在大型货车上安装重量传感器,通过大型货车上的重量传感器来测量大型货车的装载重量,并且将重量传感器获取的数值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上传至预设的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对多辆大型货车的载重量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实时的、远程的监测,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少。目前常用的重量传感器是具有应力片的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内设置有一个可以发生形变的应力片。通常,重量传感器固定在大型货车的前桥、中桥、后桥上,当货车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由于前桥、中桥、后桥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例如前桥、中桥、后桥弯曲或者后桥的长度稍微变长,重量传感器上的应力片固定在后桥上,可以检测后桥的长度的变化,根据前桥、中桥、后桥的长度变化与应力片电压输出同比例关系来计算大型货车的载重量的变化。由于现有的重量传感器通常是通过焊接或者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大型货车上,因此安装重量传感器的工作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专用工具,例如焊接设备等,导致重量传感器的安装工作需要在车辆的维修厂进行,导致安装成本较高,且安装效率低下。并且,由于现有的重量传感器的应力片设置在较硬的电路板上,但由于工程车辆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导致应力片容易从车桥上脱落,也就是出现重量传感器粘接不牢固的问题。一旦重量传感器脱落,将导致无法检测工程车辆的载重量,进而影响对工程车辆是否出现超载情况的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牢固的粘接在工程车辆上的应力片组件。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应力片组件脱落的工程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应力片组件包括柔性基材层,柔性基材层的上方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蚀刻形成应力传感器以及电触点,且柔性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柔性电路板的上方设置有柔性导热胶层,柔性导热胶层的上方设置有刚性连接板,刚性连接板上有线夹。由上述方案可见,应力传感器是蚀刻在柔性电路板上,且柔性电路板形成在柔性基材层上,这样,将应力片组件粘接到工程车辆的车桥时,不会因为应力片组件是刚性的电路板而导致应力片组件与车桥之间出现翘曲的情况,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应力片组件从车桥上脱落。此外,由于柔性电路板上还蚀刻形成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应力片组件所在的环境温度,进而对应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补偿,避免因温度影响应力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本技术能够提高工程车辆重量的检测准确性。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柔性基材层、柔性导热胶层以及刚性连接板外包裹有保护胶层。由此可见,通过保护胶层对柔性基材层、柔性导热胶层以及刚性连接板进行保护,保护胶层可以具有防水、防尘、防冲击的效果,一方面能够提高应力片组件对重量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延长应力片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方案是,应力传感器包括多根栅格丝,栅格丝的表面上形成有镀金层。可见,通过镀金层能够提高栅格丝的厚度,进而增加栅格丝的横截面积,使得应力传感器的抗疲劳性能更好,延长应力片组件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栅格丝的拐弯处设置为圆弧状。这样,由于应力片组件工作时,栅格丝长期的弯曲变形,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将栅格丝的拐弯处设置为圆弧状,能够有效避免因栅格丝的拐弯处为直角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柔性基材层使用改性酚醛或者聚酰亚胺制成。由于改性酚醛或者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且刚度较小,能够有效避免应力片组件粘接到车桥后容易脱落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柔性基材层的至少一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的粘胶孔,粘胶孔的敞口端朝外。由此可见,由于柔性基材层下设置有多个粘胶孔,当粘接剂填充到多个粘胶孔内,且柔性基材层粘接在车桥等工件上时,填充在粘胶孔内的粘接剂对柔性基材层起固定作用,避免柔性基材层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从而避免应力片组件在该方向上发生形变,减小应力片组件在该方向上的受力。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工程车辆包括车辆底盘,车辆底盘上设置有车桥,车桥上粘接有应力片组件;其中,该应力片组件具有柔性基材层,柔性基材层通过柔性粘接剂粘接在车桥上,柔性基材层的上方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蚀刻形成应力传感器以及电触点,电触点与通信数据线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上方设置有柔性导热胶层,柔性导热胶层的上方设置有刚性连接板,刚性连接板上有线夹,线夹固定通信数据线的端部。由上述方案可见,应力传感器直接蚀刻在柔性电路板上,且柔性电路板形成在柔性基材层上,这样,将应力片组件粘接到工程车辆的车桥时,不会因为应力片组件是刚性的电路板而导致应力片组件与车桥之间出现翘曲的情况,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应力片组件从车桥上脱落。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柔性基材层靠近柔性粘接剂的表面设置有磨砂纹或电晕处理。由此可见,对柔性基材层进行磨砂纹或电晕处理层,能够增加柔性基材层靠近车桥一侧表面的表面积,进而增加柔性粘接剂的附着力,应力片组件能够更好的粘接在车桥上。进一步的方案是,柔性基材层靠近柔性粘接剂的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可见,通过限位凸起可以限定柔性基材层与车桥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柔性粘接剂有足够的填充空间,避免柔性基材层与车桥之间的柔性粘接剂过少,使得应力片组件能够更好的粘接在车桥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车桥上设置有二组以上的应力片组件,多组应力片组件沿车轴的轴线对称的设置在车桥上;在车桥上靠近应力片组件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由此可见,车桥上对称的设置多组应力片组件,通过多组应力片组件的数据来准确的反应工程车辆的重量变化,避免仅仅依赖一组应力片组件的数据确定工程车辆的载重量。这样,即使其中一组应力片组件损坏或者检测异常,也不影响工程车辆的整体重量检测。此外,在应力片组件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应力片组件所在的环境温度,进而对应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补偿,避免因温度影响应力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程车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程车辆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应力片组件第一实施例与车桥的局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应力片组件第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基材层,所述柔性基材层的上方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蚀刻形成应力传感器以及电触点,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n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上方设置有柔性导热胶层,所述柔性导热胶层的上方设置有刚性连接板,所述刚性连接板上有线夹。/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基材层,所述柔性基材层的上方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蚀刻形成应力传感器以及电触点,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上方设置有柔性导热胶层,所述柔性导热胶层的上方设置有刚性连接板,所述刚性连接板上有线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基材层、所述柔性导热胶层以及所述刚性连接板外包裹有保护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力传感器包括多根栅格丝,所述栅格丝的表面上形成有镀金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格丝的拐弯处设置为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基材层使用改性酚醛或者聚酰亚胺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力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基材层的至少一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的粘胶孔,所述粘胶孔的敞口端朝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安黄采枫黄海柔张佳俊李安兵张浩李榕晓黄东辉张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安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