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64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夹具,安装夹具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形成一个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应力片组件安装腔;底座上方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振动组件,且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基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安装人员安装应力片组件的时间,并保障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装工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例如修筑公路、桥梁、钻挖隧道、修建房子等,土建工程需要使用渣土车运输诸如泥土、沙子等建筑材料,而且在建筑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需要从建筑工地运输至指定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通常,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都使用大型货车进行运输,由于目前大型货车运输过程中出现超载的现象较多,严重威胁货车以及道路上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为此,需要对货车的载重量进行监控,以减少大型货车超载的现象发生。对大型货车的载重量进行监测的方法通常是在道路上设置多个监测点,当货车经过监测点时,对大型货车进行称重。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需要设置大量的监测点,需要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为此,人们在大型货车上安装重量传感器,通过大型货车上的重量传感器来测量大型货车的装载重量,并且将重量传感器获取的数值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上传至预设的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对多辆大型货车的载重量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实时的、远程的监测,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少。目前常用的重量传感器是具有应力片的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内设置有一个可以发生形变的应力片。通常,重量传感器固定在大型货车的前桥、中桥、后桥上,当货车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由于前桥、中桥、后桥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例如前桥、中桥、后桥弯曲或者后桥的长度稍微变长,重量传感器上的应力片固定在后桥上,可以检测后桥的长度的变化,根据前桥、中桥、后桥的长度变化与应力片电压输出同比例关系来计算大型货车的载重量的变化。由于现有的重量传感器通常是通过焊接或者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大型货车上,因此安装重量传感器的工作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专用工具,例如焊接设备等,导致重量传感器的安装工作需要在车辆的维修厂进行,导致安装成本较高,且安装效率低下。因此,人们考虑使用胶粘的方式将重量传感器粘接在工程车辆的车桥上。但是,由于目前没有专用的粘接工具,重量传感器的粘接完全依赖于人工进行,一方面,人工粘接的效率低下,尤其是将粘接剂涂覆在重量传感器后,需要人手将重量传感器按压到车桥上,并且需要按压一段时间,例如30分钟后,粘接剂才会凝固,因此,重量传感器的安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粘接的质量难以保障,一旦粘接不牢固,将导致重量传感器容易从车桥上脱落,导致无法检测工程车辆重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安装时间且确保安装质量的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应力片组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夹具,安装夹具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形成一个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应力片组件安装腔;底座上方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振动组件,且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基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由上述方案可见,底座上的第一磁吸组件可以将应力片组件吸附,而第二磁吸组件可以将基座吸附在车桥上,这样,将应力片组件安装到车桥时,首先通过第一磁吸组件将应力片组件吸附后,在应力片的表面上涂覆粘接剂,然后通过第二磁吸组件将安装夹具连同应力片组件固定在车桥上。接着,通过加热组件对底座进行加热,使得粘接在高温下快速凝固,同时,通过振动组件的作用,使得粘接剂内的空气排出,提高粘接的质量。可见,使用安装夹具后,不需要人工长时间按压应力片组件,节省安装的时间,且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质量也得到保障。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座包括抵压框,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抵压框上表面的加热板;第一磁吸组件设置在加热板的上方。由此可见,在底座内设置加热板,通过加热板将热量传导至抵压框,可以避免加热板直接与应力片组件接触,一方面避免应力片组件的温度过高而导致应力片组件内的芯片损坏,另一方面通过抵压框能够更好的固定应力片组件。进一步的方案是,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内的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带动加热板上下运动。由此可见,通过振动电机带动加热板上下运动,可以间接推动抵压框运动,但抵压框的运动幅度较小,避免对应力片组件造成损坏。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振动电机固定在一块基板上,基板与加热板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振动组件还包括套装在连接杆外的弹簧,弹簧的上端抵接在容纳腔的上表面,弹簧的下端抵接在加热板上。可见,通过弹簧的缓冲作用,可以避免加热板剧烈运动,缓冲施加在加热板上的力,避免因冲击力过大而损坏应力片组件。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抵压框使用聚甲醛材料制成。由于聚甲醛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即使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也不容易损坏,因此,使用聚甲醛材料制成的抵压框能够提高安装夹具的耐冲击力的能力,延长安装组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聚甲醛材料表面光滑,不与涂覆在柔性基材层的粘接剂粘接,方便应力片组件从安装夹具上脱落,避免应力片组件跟随安装夹具一并从后桥上取下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基座的顶部还设置有提手。可见,设置提手可以方便安装人员将安装夹具从车桥上取下。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磁吸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永磁体,多个永磁体设置在容纳腔的两侧。可见,通过多个永磁体可以将安装夹具吸附在车桥上,且多个永磁体对称设置在容纳腔的两侧,吸附力更加均匀,避免应力片组件安装过程中安装夹具从车桥上脱落。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装置还包括照明定位夹具,照明定位夹具正对安装夹具设置,照明定位夹具包括一个安装支架以及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的主体部,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三磁吸组件,且主体部内设置有照射一个光源。可见,将照明定位夹具固定在与车桥对应的大梁上,光源可以照亮安装夹具以及应力片组件,方便安装人员观察安装夹具在车桥上的位置,提高应力片组件安装的准确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主体部内还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正对安装夹具的顶部设置;安装夹具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标记。因为大梁与车桥是水平垂直的,利用大梁作参考面,利用磁铁将照明定位夹具固定在大梁上,这样,照明定位夹具可以发出用于定位的激光束,安装夹具的顶部设置定位标记,通过激光束与定位标记的配合,可以精确的实现安装夹具的定位,避免应力片组件安装错误的情况发生。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为两束相互垂直的激光束;定位标记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由此可见,通过相互垂直的两条激光束可以精确的对安装夹具在平面上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进行定位,从而确保应力片组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工程车辆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工程车辆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与应力片组件安装到车桥以及大梁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与应力片组件的结构图。图6由本技术实施例所安装的应力片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夹具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夹具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夹具的结构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夹具,所述安装夹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应力片组件安装腔;/n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振动组件,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n所述基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夹具,所述安装夹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应力片组件安装腔;
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振动组件,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
所述基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抵压框,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抵压框上表面的加热板;
所述第一磁吸组件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内的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带动所述加热板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在一块基板上,所述基板与所述加热板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
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套装在所述连接杆外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在所述容纳腔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加热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应力片组件的安装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俊黄采枫黄海柔张立安李安兵张浩李榕晓黄东辉张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安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