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507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附着在阀板表面的杂质刮除后,杂质会下落堆积在阀体内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包括通风管和过滤箱,通风管中部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转动轴结构,转动轴结构中部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阀板,阀板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均活动插接有清扫轴,清扫轴远离阀板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浆叶,清扫轴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扫杆,过滤箱的顶部与通风管固定连接,过滤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贯穿设置有杂质管,通风管连接有正面锥型齿,正面锥型齿的两侧均啮合有侧面锥型齿,侧面锥型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螺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
本技术涉及蝶阀
,具体为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金属冶炼工艺中,普遍的使用大孔径蝶阀进行除尘,但是由于介质会堆积在阀板上,使得筏板卡死。如中国专利,201820030215.1公开了高温通风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通口,且阀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通口,所述阀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阀体通道,且阀体内部靠近阀体通道的外圆周位置处填充有高温耐火层,所述阀体通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有阀板,且阀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远离阀板的一端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延伸并贯穿高温耐火层与阀体内部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阀板与阀体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本技术设置了连接杆和两个刮板,连接杆带动两个刮板旋转对阀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实现将附着在阀板表面的杂质刮除,同时在耐火材料内嵌装一对耐高温密封圈,扩大了通风蝶阀的适用范围。但是上述技术对于附着在阀板表面的杂质刮除后,杂质会下落堆积在阀体内部,依旧会造成筏板卡死,所以现在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包括通风管(1)和过滤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中部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转动轴结构(2),所述转动轴结构(2)中部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阀板(3),所述阀板(3)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均活动插接有清扫轴,清扫轴远离阀板(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浆叶(4),清扫轴靠近阀板(3)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扫杆(5);/n所述过滤箱(6)的顶部与通风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贯穿设置有杂质管(7),所述通风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正面锥型齿(8),所述正面锥型齿(8)的两侧均啮合有侧面锥型齿(9),所述侧面锥型齿(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通风蝶阀,包括通风管(1)和过滤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中部的顶部活动贯穿设置有转动轴结构(2),所述转动轴结构(2)中部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阀板(3),所述阀板(3)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均活动插接有清扫轴,清扫轴远离阀板(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浆叶(4),清扫轴靠近阀板(3)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扫杆(5);
所述过滤箱(6)的顶部与通风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贯穿设置有杂质管(7),所述通风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正面锥型齿(8),所述正面锥型齿(8)的两侧均啮合有侧面锥型齿(9),所述侧面锥型齿(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螺杆(10),所述水平螺杆(10)另一侧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凸轮(11),所述水平螺杆(10)中部的顶部啮合有杂质轮(12),所述杂质轮(12)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杂质槽(13),所述过滤箱(6)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4),且两个复位弹簧(14)之间固定连接有杂质漏斗(15);
转动轴结构(2)包括转动外管(201),所述转动外管(201)底部的外侧与阀板(3)的内壁固定套接,所述转动外管(201)的内壁活动穿插有转动齿条轴(202),所述转动齿条轴(202)的底部与正面锥型齿(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方宏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