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438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该阀门包括阀杆、密封塞和封杯,密封塞套设在阀杆的外侧,封杯套设在密封塞的外侧,阀杆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一托部,第一托部的外侧设有环形阶梯面,环形阶梯面由上锥面和下锥面组合而成;密封塞的下端部由内往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且第一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上锥面相抵,第三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下锥面相抵,第二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相抵接触位置靠近上、下锥面的拐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在阀杆的第一托部与密封塞连接处设计了三层密封面,即使当其中一层或两层密封面失效时,也有一层或两层密封面可以实现密封功能,从而提高聚氨酯发泡胶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喷射聚氨酯泡沫合成物的聚氨酯泡沫胶阀门是由阀杆、密封塞及封杯组成的,密封塞与阀杆底部处的密封如图1所示,其仅有一个密封面A,这就导致如果密封塞底部如果出现流痕、缺料、飞边或者在密封塞底部与阀杆底部之间出现异物,都会造成此处的泄漏。一般情况下,用于促动聚氨酯泡沫胶的抛射剂是丙丁烷和二甲醚,由于二甲醚气体中含有水分,通常是采用石棉进行脱水的,但是并不能保证水分被完全脱干,这就导致了聚氨酯泡沫胶在灌装后,残留在阀门底部的聚氨酯泡沫胶会与二甲醚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从而造成结皮现象,这可能就导致在阀门第一次促动后,结皮随着泡沫胶流动至密封塞与阀杆底部之间,从而造成阀门的泄漏。因此,通常都建议聚氨酯泡沫胶一次性使用完,但实际中往往会有剩余,造成浪费情况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该阀门包括阀杆、密封塞和封杯,所述密封塞套设在阀杆的外侧,所述封杯套设在密封塞的外侧,所述阀杆的上部杆体外侧设有限位环,所述密封塞的上端面与限位环的挡面相抵,所述密封塞的外侧开设有便于封杯卡入的环形卡槽,所述阀杆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一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部的外侧设有环形阶梯面,所述环形阶梯面由上锥面和下锥面组合而成;/n所述密封塞的下端部由内往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且第一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上锥面相抵,所述第三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下锥面相抵,所述第二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相抵接触位置靠近上锥面、下锥面的拐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用阀门,该阀门包括阀杆、密封塞和封杯,所述密封塞套设在阀杆的外侧,所述封杯套设在密封塞的外侧,所述阀杆的上部杆体外侧设有限位环,所述密封塞的上端面与限位环的挡面相抵,所述密封塞的外侧开设有便于封杯卡入的环形卡槽,所述阀杆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一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部的外侧设有环形阶梯面,所述环形阶梯面由上锥面和下锥面组合而成;
所述密封塞的下端部由内往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且第一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上锥面相抵,所述第三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下锥面相抵,所述第二密封部与环形阶梯面的相抵接触位置靠近上锥面、下锥面的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树林洪昌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高德韦尔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