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后窗的上止挡件的后扰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尾门的塑料后扰流板
技术介绍
后扰流板(英文“spoiler”或后翼板)是这样的车身部件,其旨在提高布置该部件的车辆后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扰流板还用于车辆的美观方面。它们通常位于尾门的上部、并固定在后车窗上边缘的上方。后窗玻璃在尾门上的组装是通过粘合操作进行的,该粘合操作既实现玻璃的固定又实现密封功能。为了保持通常以连续小珠的形式铺覆在玻璃底面上的粘合剂连接处的完整性,需要接将玻璃靠近并定位,并以几乎垂直于粘合轨道的导入路径挤压粘合剂。当今的机动车辆制造商出于空气动力学和美学原因,越来越喜欢扰流板。但是,当扰流板在装配车窗之前就已经被布置在尾门上的情况下,由于操作的空间很小(通常为几厘米),这些扰流板会阻止沿基本垂直的入射轨迹来靠近车窗,并会干扰操作员的视野。正如我们在图2中看到的那样,图中以虚线示了一个长的扰流板,其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的长度L2大于以实线示出的短扰流板的长度L1。在放置车窗之前,需要先移除扰流板。然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30),其包括具有凹陷形状(35)的下部(33),所述下部(33)包括上止挡件(34),该上止挡(34)被布置在窗户玻璃(38)的胶合轨道(36)的上方,所述上止挡件(34)被设置为当将窗户玻璃抵靠在该上止挡件(34)上时、确保所述粘合轨道(36)和位于窗户玻璃上的胶条(40)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8 FR 1763289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30),其包括具有凹陷形状(35)的下部(33),所述下部(33)包括上止挡件(34),该上止挡(34)被布置在窗户玻璃(38)的胶合轨道(36)的上方,所述上止挡件(34)被设置为当将窗户玻璃抵靠在该上止挡件(34)上时、确保所述粘合轨道(36)和位于窗户玻璃上的胶条(40)之间的间隙。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后扰流板(30),其中,所述下部(33)由所述后扰流板的衬里形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扰流板(30),其中,所述上止挡件(34)与所述下部(33)是一体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扰流板(30),其中,所述下部(33)包括至少两个朝着所述粘合轨道(36)定向的肋(44),从而形成所述上止动件(34)。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扰流板(30),其中,所述下部(33)的凹陷包括肩部,所述肩部的第一面形成所述上止动件(34),而所述肩部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成一角度、并形成深度止挡件(42),所述深度止挡件被设置为限制窗户玻璃(38)沿其插入方向的插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后扰流板,其中,所述下部(33)包括至少两个形成所述深度止挡件的肋。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扰流板,其中,同一肋形成所述上止挡件(34)和所述深度止挡件(42)的一部分。
8.一种机动车辆的尾门(32),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扰流板(30)和旨在接收位于窗户玻璃(38)上的粘合剂胶条(40)的粘合轨道(36),所述上止挡件(34)位于粘合轨道(36)上方。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尾门(32),其中,所述后扰流板(30)的下部(33)由所述尾门的衬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