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4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技术方案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和支撑架,机器人壳体由机头、机身和机尾组成,支撑架固定在机器人壳体内部。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对各路水管的水流控制,实现水下机器人的上下左右运动,移动灵活,利用水流喷射产生的反向力代替螺旋桨为机器人提供驱动力,利用过滤网罩的结构设计可防止海草缠绕和杂物堆积堵塞,利用流线型的外壳设计,可减少运动阻力,增加与鱼类相似的背鳍、胸鳍和腹鳍,可很好的调节机器人在左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平衡,利用海水作为水源,方便实用,尤其适用于海底石油开发领域,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
本技术方案涉及水下设备
,尤其是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
技术介绍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代替人类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无法勘探到更深水域的环境,所以常常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目标的搜寻、观察等,由于水下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多采用螺旋桨式来控制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方向,海洋内部生长着很多的海草以及类似于海草形状的漂浮物,当螺旋桨在运行过程中与海草或漂浮物发生缠绕时,会影响水下机器人的运转,甚至会导致水下机器人的功能瘫痪,所以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对水下机器人进行一系列的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利用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对各路水管的水流控制,实现水下机器人的上下左右运动,移动灵活,利用水射流产生的反向力代替螺旋桨为机器人提供驱动力,利用过滤网罩的结构设计可防止海草缠绕和杂物堆积堵塞,利用流线型的外壳设计,可减少运动阻力,增加与鱼类相似的背鳍、胸鳍和腹鳍,可很好的调节机器人在左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平衡,利用海水作为水源,经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机器人壳体由机头、机身和机尾三部分组成,机头和机尾均为半椭圆形壳体且均与机身固定连接,机头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中心孔和两个相对于中心孔对称的观察孔,机尾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水平通孔和四个相对于水平通孔对称的方向通孔,方向通孔包括两个左向通孔和两个右向通孔,机身壳体外表面设置有背鳍、胸鳍和腹鳍,机身壳体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平衡通孔和一个位于平衡通孔左侧的垂直通孔;机器人壳体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进水管、摄像头、电源、水泵、出水管、三通、一号支管、二号支管、一号电磁阀、上升水管、前进水管、平衡水管、二号电磁阀、右向水管、左向水管、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机器人壳体由机头、机身和机尾三部分组成,机头和机尾均为半椭圆形壳体且均与机身固定连接,机头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中心孔和两个相对于中心孔对称的观察孔,机尾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水平通孔和四个相对于水平通孔对称的方向通孔,方向通孔包括两个左向通孔和两个右向通孔,机身壳体外表面设置有背鳍、胸鳍和腹鳍,机身壳体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平衡通孔和一个位于平衡通孔左侧的垂直通孔;机器人壳体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进水管、摄像头、电源、水泵、出水管、三通、一号支管、二号支管、一号电磁阀、上升水管、前进水管、平衡水管、二号电磁阀、右向水管、左向水管、深度传感器、水下探测仪、接收与处理系统、通信系统、喷嘴,摄像头共有两个且分别与观察孔相通并固定连接,进水管左端穿过中心孔并固定连接有半椭圆形过滤网罩,进水管右端和出水管左端均与水泵相通,出水管右端与三通螺纹连接,一号支管左端和二号支管左端均与三通螺纹连接,一号支管右侧分支成两个通管,右向水管和左向水管的数量均为两条且分别与右向通孔和左向通孔的分布位置相对应,一号电磁阀包括两个进水口、三个出水口和一个电磁控制系统且两个进水口分别与一号支管的两个通管相通并固定连接、三个出水口从左往右分别与上升水管、前进水管和平衡水管相通并固定连接,二号电磁阀包括一个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友时敏董亚飞陈刚张亚宁毕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