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珊专利>正文

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3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板、柱体外壳与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侧板,所述缓冲侧板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缓冲侧板通过转动轴和缓冲侧板活动对接,所述缓冲侧板的上部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所述缓冲侧板的上部内侧贯穿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缓冲侧板之间均通过对接槽对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的内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使得该观测智能机器人具有辅助转向结构,提升其使用时的灵活性,同时令其具有侧部缓冲保护结构,提升其在半潜状态下的安全性,降低海浪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勘测设备
,更具体的是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该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是一种利用潜水方式,对海洋内的生物及环境进行观测操作的一种半潜式海洋观测设备,利用该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可以实时统计观测信息,方便科研人员研究海洋生态环境。对比文件CN110641659A公开的一种自避风浪的海洋监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包括防水外壳、推进电机、内部控制单元、电源和必要的警报传感器,包括信号缆收放装置和上浮气囊以及信号缆,上浮气囊中包含风浪检测和信号收发器、特定功能的传感器,上浮气囊与信号缆进行密闭式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海洋信息监测,自动躲避风浪的优点,另外,可伸缩式信号缆结构能够在大风浪的恶劣环境下实时监测海面信息和接发外界信息,并可保证机器人主体在风浪结束后自动浮至海面继续工,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其不具有辅助转向结构,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度。现有的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不具有辅助转向结构,使得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无法在水中进行多角度的转向操作,降低了其观测使用时的灵活度,令其无法适用不同地形,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度;其次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使得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在海中行驶时,容易受到海浪冲击而出现损坏现象,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不具有拼接式组合固定结构,降增加了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维护及拆卸操作时的难度,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不具有辅助转向结构,使得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无法在水中进行多角度的转向操作,降低了其观测使用时的灵活度,令其无法适用不同地形,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度;其次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使得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在海中行驶时,容易受到海浪冲击而出现损坏现象,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传统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不具有拼接式组合固定结构,降增加了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维护及拆卸操作时的难度,而提供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板、柱体外壳与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侧板,所述缓冲侧板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缓冲侧板通过转动轴和缓冲侧板活动对接,所述缓冲侧板的上部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所述缓冲侧板的上部内侧贯穿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缓冲侧板之间均通过对接槽对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的内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柱,且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销,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的外表面靠近缓冲侧板的一侧均活动套接有移动卡套,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的外表面靠近缓冲侧板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卡销,所述柱体外壳固定安装在电池仓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柱体外壳的两侧靠近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卡罩和第二卡罩,所述第一卡罩和第二卡罩的下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托板,所述固定托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转向涡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对接槽的横截面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转向涡轮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卡柱,对接卡柱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外套护罩,对接卡柱的上端外表面设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侧边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对接卡盘,转向电机通过对接卡盘和固定托板对接固定,所述转向电机和转向涡轮之间通过对接卡柱对接固定,对接卡柱的内侧套接有转向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向涡轮的内侧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顶头,所述第一电机的侧边活动安装有第二旋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座,且固定底板通过弧形卡座和电池仓对接固定,弧形卡座上活动安装有侧旋卡环,弧形卡座和侧旋卡环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侧旋卡环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侧板和固定底板的内侧均贯穿开设有镂空槽,所述第一卡罩、第二卡罩和缓冲侧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对接固定,所述柱体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半球护罩,所述柱体外壳和电池仓的后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卡盖,所述柱体外壳的前端内侧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侧板的侧边外表面靠近第一卡罩和第二卡罩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探照灯,所述缓冲侧板的外表面靠近第一卡罩和第二卡罩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涡轮,所述升降涡轮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第一旋叶,且升降涡轮和缓冲侧板之间通过对接栓板对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转向翻板,且转向翻板的内侧中部位置固定套接有对接转杆,对接转杆的外表面靠近转向翻板上部活动套接有固定盘,对接转杆通过固定盘和固定底板对接固定,所述对接转杆的顶端设有第二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底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组缓冲气垫,固定托板的底部内侧开设有连接槽,第一卡罩和第二卡罩的顶部内侧均设有排气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池仓的前端内侧活动安装有推进旋叶,且电池仓的内部设有电机,固定卡盖上设有固定栓帽,第二旋叶和第一旋叶的侧边均为斜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机器人的具体使用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利用弧形卡座和侧旋卡环之间的转轴开启侧旋卡环,将电池仓卡在弧形卡座上,闭合侧旋卡环后,利用固定卡扣固定闭合后的侧旋卡环,从而使得电池仓安装在固定底板上;步骤二,将缓冲侧板及固定底板放置入水体内,利用升降涡轮内第一旋叶的转动,使得柱体外壳的摄像头下潜至水面以下,通过启动转向电机,使得转向电机利用对接卡柱驱动转向涡轮,从而调节转向涡轮的角度,同时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第二旋叶,使得柱体外壳在水面下转动,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当四组转向涡轮处于同一角度时,利用第二旋叶的转动,驱动设备前进;步骤三,利用固定底板和缓冲侧板之间的转动轴,当缓冲侧板受到撞击时,缓冲侧板利用对接槽,配合第二横杆和第一横杆在弹簧柱的作用下向内移动,同时在缓冲侧板移动后,利用弹簧柱复位缓冲侧板,同时利用柱体外壳的电机驱动推进旋叶转动,使得推进旋叶驱动柱体外壳移动,同时利用第二电机配合对接转杆驱动转向翻板,调节柱体外壳的移动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转向涡轮和对接卡柱,当该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在水中需要进行转向操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转向涡轮上的转向电机,使得转向电机利用对接卡柱驱动转向涡轮,从而调节转向涡轮的角度,同时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第二旋叶,可以配合转动后的转向涡轮,使得柱体外壳在水面下进行转向操作,利用对四组转向涡轮的角度调节,当两组转向涡轮保持同一角度,另两组转向涡轮保持进行同步旋转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柱体外壳(9)与电池仓(4),所述电池仓(4)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底板(1)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侧板(7),所述缓冲侧板(7)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转动轴(5),所述缓冲侧板(7)通过转动轴(5)和缓冲侧板(7)活动对接,所述缓冲侧板(7)的上部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所述缓冲侧板(7)的上部内侧贯穿开设有对接槽(42),所述第二横杆(12)、第一横杆(8)和缓冲侧板(7)之间均通过对接槽(42)对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内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柱(38),且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销(37),所述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外表面靠近缓冲侧板(7)的一侧均活动套接有移动卡套(39),所述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外表面靠近缓冲侧板(7)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卡销(43),所述柱体外壳(9)固定安装在电池仓(4)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柱体外壳(9)的两侧靠近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卡罩(11)和第二卡罩(14),所述第一卡罩(11)和第二卡罩(14)的下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托板(15),所述固定托板(1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转向涡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柱体外壳(9)与电池仓(4),所述电池仓(4)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底板(1)的两侧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侧板(7),所述缓冲侧板(7)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转动轴(5),所述缓冲侧板(7)通过转动轴(5)和缓冲侧板(7)活动对接,所述缓冲侧板(7)的上部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所述缓冲侧板(7)的上部内侧贯穿开设有对接槽(42),所述第二横杆(12)、第一横杆(8)和缓冲侧板(7)之间均通过对接槽(42)对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内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柱(38),且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销(37),所述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外表面靠近缓冲侧板(7)的一侧均活动套接有移动卡套(39),所述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外表面靠近缓冲侧板(7)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卡销(43),所述柱体外壳(9)固定安装在电池仓(4)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柱体外壳(9)的两侧靠近第二横杆(12)和第一横杆(8)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卡罩(11)和第二卡罩(14),所述第一卡罩(11)和第二卡罩(14)的下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托板(15),所述固定托板(1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转向涡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对接槽(42)的横截面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转向涡轮(16)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卡柱(31),对接卡柱(3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外套护罩(34),对接卡柱(31)的上端外表面设有转向电机(33),转向电机(33)的侧边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对接卡盘(32),转向电机(33)通过对接卡盘(32)和固定托板(15)对接固定,所述转向电机(33)和转向涡轮(16)之间通过对接卡柱(31)对接固定,对接卡柱(31)的内侧套接有转向轴(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涡轮(16)的内侧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9),且第一电机(29)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顶头(27),所述第一电机(29)的侧边活动安装有第二旋叶(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座(20),且固定底板(1)通过弧形卡座(20)和电池仓(4)对接固定,弧形卡座(20)上活动安装有侧旋卡环(36),弧形卡座(20)和侧旋卡环(36)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侧旋卡环(3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海洋剖面观测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侧板(7)和固定底板(1)的内侧均贯穿开设有镂空槽(3),所述第一卡罩(11)、第二卡罩(14)和缓冲侧板(7)之间均通过螺栓对接固定,所述柱体外壳(9)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半球护罩(13),所述柱体外壳(9)和电池仓(4)的后端外表面均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珊
申请(专利权)人:曾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