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38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壳体、线圈、磁性器件组成,其中线圈与壳体固连,磁性器件通过运动副与壳体衔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线圈与壳体固连,因此无论其中有无感应电动势生成,引出线均无运动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其工作性能更为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是一种速度传感器,属于传感
目前,公知的磁电相对速度传感器由安装在壳体中的磁电感应元件组成,其常见结构为壳体中固定安装磁钢,并装有可以活动的顶杆,顶杆一端伸出壳体外,另一端装有线圈,线圈的一端与壳体相连,另一端由引出线引出。工作时,振动信号由顶杆输入,顶杆带动线圈在磁钢形成的磁场中运动,线圈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与运动速度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并通过引出线输出电信号。由于线圈和与之相连的引出线工作时必然有运动,线圈和引出线容易受损,因此现有磁电相对速度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速度传感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引出线不会因运动受损、从而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壳体、线圈、磁性器件组成,其中线圈与壳体固连,磁性器件通过运动副与壳体衔接。安装时,本技术中的磁性器件与外界振动源连接。当其受到振动时,迁带着磁场也产生运动,结果磁场相对于线圈的运动,同样也会在线圈中产生与运动速度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通过引出线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由于本技术中的线圈与壳体固连,因此无论其中有无感应电动势生成,引出线均无运动趋势。这样,本技术传感器的工作更为稳定、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是顶杆,2是前盖,3是弹簧,4是隔套,5是线圈骨架,6是线圈,7是壳体,8是磁钢,9是引出线,10是螺母,11是后盖,12是螺钉。图1所示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壳体1两端通过螺钉12固定有前、后盖2和11。壳体1内固定有两组绕向相反的线圈组6。两组线圈A、B各有一端线通过引出线9输出。线圈组6的两端分别通过隔套4被前、后盖2和11轴向定位。磁钢8被螺母10并紧固定在顶杆1中间,位于线圈6内,与线圈6之间形成气隙。该顶杆1的一端从前盖2伸出,安装时与外界振动源连接。当顶杆1受到振动时,迁带磁钢8及其形成的磁场运动,结果磁场相对于固定线圈6的运动,在线圈A、B中分别产生与运动速度成正比的正反感应电动势,这种由于两线圈反绕产生的差动作用使输出的电压信号提高一倍。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线圈6装配空间开敞,因此可以绕制匝数更多的线圈,从而有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显然,在工作过程中,该线圈始终固定不动,引出线不会折断损坏。总之,本实施例的传感器具有性能可靠、工作稳定、传感灵敏等突出优点。可以预计,推广之后将更受欢迎。权利要求1.一种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壳体、线圈、磁性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壳体固连,磁性器件通过运动副与壳体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有两组绕向相反的线圈,该两组线圈各有一端线通过引出线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前、后盖,所述线圈组的两端分别通过隔套被前、后盖轴向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被螺母并紧固定在顶杆中间,位于线圈内,与线圈之间形成气隙,所述顶杆的一端从前盖伸出,安装时与外界振动源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壳体、线圈、磁性器件组成,其中线圈与壳体固连,磁性器件通过运动副与壳体衔接。由于本技术中的线圈与壳体固连,因此无论其中有无感应电动势生成,引出线均无运动趋势。本技术的优点是其工作性能更为稳定、可靠。文档编号G01H11/06GK2465160SQ01217399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栗合营, 俞梅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式磁电相对振动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壳体、线圈、磁性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壳体固连,磁性器件通过运动副与壳体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合营俞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