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悬挂隔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50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挂隔震方法,属于减隔震领域,解决现有隔震装置难以兼顾水平面和竖直方向隔震的技术问题。步骤包括:确定待隔震目标物的水平隔震周期、竖直隔震周期和柱状的安装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根据水平隔震周期确定摆杆的长度;根据摆杆的承重能力确定摆杆的根数;根据隔震弹簧的承重能力和竖向隔震周期确定隔震弹簧的根数;搭建悬挂隔震装置;连接隔震装置与待隔震目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挂隔震方法能非常方便的调整水平隔震周期和竖向隔震周期,而且通过调整摆杆长度可以实现很大的水平隔震周期,实现较好的水平隔震效果,具有隔震周期大、造价低、耐候性优、构造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隔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悬挂隔震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隔震体系在地震中表现出优于传统隔震的抗震能力,现已得到广泛使用。除此之外,一些精密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受震动影响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对于易碎、易损坏的物品,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可能使物品损坏,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对物品进行隔震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广泛使用的橡胶隔震支座,根据现有技术条件要生产出很低水平刚度的合格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较大困难。而且橡胶过大的竖向刚度不仅不会减小竖向地震作用,甚至会放大竖向地震作用。而对于一些特殊结构,往往需要很大的隔震周期。对于隔震体系,竖向地震作用和爆炸等竖向冲击荷载对结构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悬挂隔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隔震装置难以兼顾水平面和竖直方向隔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一种悬挂隔震方法,悬挂方法的步骤包括:S1、确定待隔震目标物的水平隔震周期、竖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方法的步骤包括:/nS1、确定待隔震目标物(1)的水平隔震周期、竖直隔震周期和柱状安装架(2)的截面形状和尺寸;/nS2、根据水平隔震周期确定摆杆(8)的长度;/nS3、根据摆杆(8)的承重能力确定摆杆(8)的数量;/nS4、根据隔震弹簧(6)的承重能力和竖向隔震周期确定隔震弹簧(6)的数量;/nS5、搭建悬挂隔震装置;/nS6、连接隔震装置与待隔震目标物(1)进行悬挂隔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方法的步骤包括:
S1、确定待隔震目标物(1)的水平隔震周期、竖直隔震周期和柱状安装架(2)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S2、根据水平隔震周期确定摆杆(8)的长度;
S3、根据摆杆(8)的承重能力确定摆杆(8)的数量;
S4、根据隔震弹簧(6)的承重能力和竖向隔震周期确定隔震弹簧(6)的数量;
S5、搭建悬挂隔震装置;
S6、连接隔震装置与待隔震目标物(1)进行悬挂隔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隔震装置包括:安装架(2)、悬挂结构、摆杆(8)和吊篮(9);
所述安装架(2)为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的框架;所述悬挂结构能够进行竖直方向的隔震,且与所述安装架(2)固定连接;所述摆杆(8)一端与所述悬挂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篮(9)连接;所述吊篮(9)用于连接待隔震目标物(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结构包括:弹簧上板(5)、隔震弹簧(6)和弹簧下板(7);
所述隔震弹簧(6)设有至少3根,且所述隔震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上板(5)和弹簧下板(7)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上板(5)与所述安装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板(7)与所述摆杆(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弹簧(6)沿所述安装架(2)内壁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隔震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弹簧上板(5)和弹簧下板(7)均处于水平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卫星朱辉施志国朱培瑜拜立岗朱炳权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深圳市三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