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192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麦芽糊精35‑50份、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20‑30份、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10‑20份、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5‑10份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采用不同灭活菌粉组合而成,相比传统活菌型产品,不存在活菌损失、稳定性差、功效衰减等问题,相比于活菌型产品应用产品范围更广,对加工过程无要求(无需避免高温、高湿等加工过程),且可应用含水量高的终端产品中如漱口水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内多种因素复合作用于牙齿硬组织而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与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研究发现,口腔内存在着一个高度选择、多样化的口腔微生物群,当口腔内微生物群稳态被打破,特别是某些条件致病菌竞争性生长导致口腔菌群由低致龋菌群转化为高致龋菌群时,龋齿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一些微生物具有调控口腔微生物系统菌落生态平衡的作用。通过摄入合适的微生物可重新平衡已经失调的口腔微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微生态防治龋病的理念。目前已有关于利用有益微生物预防或改善龋齿的报道,如公开号为:CN107683999A,名称为: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益生菌固体饮料的专利技术专利,吴等公开了利用柠檬提取物、菊粉、唾液链球菌、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组合物方案预防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强健牙龈。如公开号为:CN104398537A,名称为:一种口腔益生菌组合物的专利技术专利,陈等利用唾液链球菌K12联合中药提取物等调整口腔菌群平衡、清洁口腔。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或产品开发均采用活的菌株作为研究或应用对象,主要利用其对致病菌的拮抗或生物膜的抑制等作用达到平衡微生态的目的。但众所周知,活的菌株存在稳定性差、易死亡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在常温货架期内的稳定性,使得产品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活菌数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作用效果。此外,活的菌株对应用的产品形式也有严格的要求,如产品加工过程中若需涉及高温或高湿等加工过程则会大大减少活菌数的含量从而无法应用。如终端产品中若含水量大则会影响活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导致活菌往往不能应用于漱口水等产品中。相比之下,灭活菌粉因其不存在活性损失、稳定性好、产品形式应用广泛等优势而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若能直接开发出灭活的菌粉用于口腔龋齿的防治则可进一步改善活菌型产品的多种不足。一般而言,活菌主要通过代谢生成可抑制致病菌生长或生物膜的物质达到调节口腔菌群的目的。相比之下,灭活菌株因其丧失代谢能力无法生成上述物质,故其主要通过共聚等作用与致病菌形成共聚体沉淀后清除致病菌。上述共聚作用虽在活菌中也有报道,但其并非作为活菌主要的清除致病菌的机制,且目前报道的共聚能力往往较低,难以达到单单通过这一共聚作用清除致病菌的目的。因此,与活菌产品开发不同,开发出具有优异的共聚能力的菌株方案对于灭活菌株应用于口腔龋齿的防治十分重要,而该领域研究报道的内容较少。仅有的一些关于灭活菌株应用于口腔的报道,如授权公告为:CN101056972B的专利技术专利,B·卡斯勒等开发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龋齿的手段和方法;公开号为:CN108813626A的专利技术专利,陈等开发了一种含灭活益生菌菌粉帮助美白牙齿的益生菌咀嚼软胶囊。上述报道虽然用到了灭活菌株,但仅就方案做了描述,配方对常见龋齿致病菌清除能力的研究未见报道,作用效果未知,实际应用前景难以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活菌型产品存在活菌损失、稳定性差和功效会衰减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麦芽糊精35-50份、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20-30份、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10-20份、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5-10份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5-10份。优选的,所述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菌落数为108-1010个/g,且水分含量低于5%。优选的,所述灭活唾液乳杆菌为灭活唾液乳杆菌LS97;所述灭活嗜酸乳杆菌为灭活嗜酸乳杆菌LA85;所述灭活植物乳杆菌为灭活植物乳杆菌Lp90;所述灭活鼠李糖乳杆菌为灭活鼠李糖乳杆菌LRa05。一种所述的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种子液分别在36-37℃培养10-14h;(2)再以2-5%(v/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6-37℃培养16-30h;(3)培养结束后提高液体培养基温度至40-45℃进行热冲击2-4h;(4)再将液体培养基温度提高至115-125℃进行菌体灭活20-40min;(5)6000-8000rpm离心获得菌体并与保护剂混合后搅拌均匀获得乳化液;(6)通过沸腾制粒干燥进行乳化液喷干,分别获得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7)按所需重量份称取制备得到的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并加入称取的所需重量份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即得到所需的益生菌组合物。优选的,步骤(6)中通过沸腾制粒干燥进行乳化液喷干,分别获得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具体包括:按乳化液:麦芽糊精为(40-60)L:(20-30)kg进行配比,其中所述乳化液作为浆料喷入沸腾制粒干燥机流化床中,麦芽糊精直接加入沸腾制粒干燥机流化床中;乳化液的喷入速度为0.3-0.4L/min,雾化压力为0.1-0.2MPa;麦芽糊精通过引入热风进行翻腾,其中引风频率设定为25-30Hz,引风温度设定为80-90℃。优选的,步骤(5)中的保护剂包括70-80%脱脂乳粉和20-30%水。优选的,步骤(5)中离心获得的菌体按质量比1:1与保护剂混合搅拌均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采用不同灭活菌粉组合而成,相比传统活菌型产品,不存在活菌损失、稳定性差、功效衰减等问题,相比于活菌型产品应用产品范围更广,对加工过程无要求(无需避免高温、高湿等加工过程),且可应用含水量高的终端产品中如漱口水等;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热冲击过程,大大提高了灭活菌粉与致病菌形成共聚体的能力,增强了其清除龋齿致病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的不同制备方法对其共聚致病菌能力的影响对比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的不同配比对共聚致病菌能力的影响对比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的不同冲击温度对共聚致病菌能力的影响对比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组合物的不同冲击时间对共聚致病菌能力的影响对比图;图5为不同配方的益生菌组合物大鼠龋齿得分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麦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n麦芽糊精35-50份、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20-30份、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10-20份、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5-10份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麦芽糊精35-50份、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20-30份、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10-20份、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5-10份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唾液乳杆菌菌粉、灭活嗜酸乳杆菌菌粉、灭活植物乳杆菌菌粉和灭活鼠李糖乳杆菌菌粉菌落数为108-1010个/g,且水分含量低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唾液乳杆菌为灭活唾液乳杆菌LS97;所述灭活嗜酸乳杆菌为灭活嗜酸乳杆菌LA85;所述灭活植物乳杆菌为灭活植物乳杆菌Lp90;所述灭活鼠李糖乳杆菌为灭活鼠李糖乳杆菌LRa0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缓解龋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种子液分别在36-37℃培养10-14h;
(2)再以2-5%(v/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6-37℃培养16-30h;
(3)培养结束后提高液体培养基温度至40-45℃进行热冲击2-4h;
(4)再将液体培养基温度提高至115-125℃进行菌体灭活20-40min;
(5)6000-8000rpm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曙光吴明科王思清占英英刘春陈珂可严涛汪欣郭晓娟朱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