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547073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式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海绵是生物活性肽的丰富来源,包括线性肽、缩酚酸肽和环肽。海绵来源的环肽因其结构的多样性、优异的稳定性和有效的生物活性被广泛研究。近年来,肽作为治疗剂越来越受到关注,超过60种肽药物已经进入市场,并且数百种新型治疗肽正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阶段,如已被FDA批准用于疼痛治疗的海洋肽ziconotide和用于癌症治疗的dolastatin衍生的药物因此,海洋衍生肽已成为天然产物化学家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是从中国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环肽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39H53N7O8,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粉碎,用浓度为95%的乙醇渗漉提取8次,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浓缩得到提取液;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溶于乙醇的浓度为0.02~0.04g/mL;将提取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得到乙酸乙酯层浸膏;将乙酸乙酯层浸膏混悬于浓度为90%的甲醇水溶液中,用等体积石油醚萃取三次,下层溶液合并后加水稀释,用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得到二氯甲烷层浸取液;将上述二氯甲烷层浸取液通过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用50%的CH2Cl2-MeOH洗脱剂洗脱,并采用质谱定位追踪的方式,将大分子量的化合物富集,然后采用ODS中压柱色谱分离,用MeOH/H2O梯度洗脱,采用质谱追踪定位分析,获得含有大分子量的环肽类化合物的精细馏分,最终采用质谱导向的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馏分进行分离,得到所述环肽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应用,所述肿瘤为肝癌。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是以所述环肽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能对人肝癌细胞HePG2显示出很强的抑制活性,与肿瘤的增值和凋亡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药源材料棕色扁海绵属(Phakelliafusca)寻常纲(Demospongiae)软海绵目(Halichondrid)轴海绵科(Axinellidae)海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肽类化合物,是从中国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中分离到。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对HePG2细胞抑制活性显著。本专利技术为研究和开发新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我国海洋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的MS/MS碎片检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通过LC-MS的高级Marfey’s分析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HePG2细胞抑制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是从中国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具有抑制HePG2细胞毒性的环肽类化合物。实施例1制备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将从中国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干重4.1kg)粉碎,用浓度为95%的乙醇(120L)渗漉提取8次,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得到乙酸乙酯层浸膏(124.3g)。将乙酸乙酯层浸膏混悬于浓度为90%的甲醇水溶液(1L)中,用等体积石油醚萃取三次,下层溶液合并后加水600mL稀释,用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得到二氯甲烷层浸取液(41.5g)。将上述二氯甲烷层浸取液41.5g通过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用50%的CH2Cl2-MeOH洗脱剂洗脱,并采用质谱定位追踪的方式,将大分子量的化合物进行富集得23.1g。采用ODS中压柱色谱分离,用MeOH/H2O梯度(10%-100%,450min)洗脱,采用质谱追踪定位分析,获得含有大分子量的环肽类化合物的精细馏分;最终采用质谱导向的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馏分进行分离(15%乙腈水,流速2.0mL/min,在正模式下分子离子为748.4下检测),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39H53N7O8,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数据如下:化合物C39H53N7O8:淡黄色无定型粉末;[α]25D-97.8(c0.90,MeOH);UV(MeOH)λmax(logε)205(4.37)nm;IR(ATR)νmax3279,3061,2956,2931,2874,1714,1634,1523,1438,1371,1318,1242,1158,1043,1026,922,823,751,701cm-1;1Hand13CNMR数据如表1所示,ESIMS/MS数据如图1所示;HRESIMSm/z748.4034[M+H]+(calcdforC39H53N7O8,747.3956),核磁共振谱数据见表1。表1:环肽类化合物C39H53N7O8的核磁共振谱数据(CDCl3)7个氨基酸残基的连接顺序,通过分析HMBC和ROESY相关信号及ESI-MS/MS确定。HMBC相关信号Leu-NH/Val-CO、Val-NH/Phe-CO、Phe-NH/Asp-CO和Asp-NH/Pro3-CO确定了结构片段Pro3-Asp-Phe-Val-Leu的存在。结合ROESY相关信号Pro3-Hα/Pro2-Hα、Pro1-Hα/Pro2-Hα和Pro1-Hδ/Leu-Hα,确定该环肽类化合物的结构为cyclo-(Pro1-Pro2-Pro3-Asp-Phe-Val-Leu)(如图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环肽类化合物通过LC-MS的高级Marfey’s分析图,不同离子的选择提取离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m/z410、b是m/z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棕色扁海绵中提取的环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粉碎,用浓度为95%的乙醇渗漉提取8次,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浓缩得到提取液;棕色扁海绵Phakelliafusca溶于乙醇的浓度为0.02~0.04g/mL;
将提取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得到乙酸乙酯层浸膏;将乙酸乙酯层浸膏混悬于浓度为90%的甲醇水溶液中,用等体积石油醚萃取三次,下层溶液合并后加水稀释,用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得到二氯甲烷层浸取液;
将上述二氯甲烷层浸取液通过Se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厚文王淑萍吴莹颜益珍孙凡刘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