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丝盘及甩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08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甩丝盘及甩丝设备,甩丝盘包括上端可与甩丝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本体,本体为内部设有内腔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沿转轴的轴向依次分布的上锥状侧壁、圆筒形侧壁、下锥状侧壁、底板,上锥状侧壁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下锥状侧壁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减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甩丝盘周围转速达到甩丝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甩丝盘沿牵引风流动方向的表面积,降低甩丝盘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牵引风的旋转,解决成纤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弯曲、并丝、渣球含量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甩丝盘及甩丝设备
本技术涉及氧化铝纤维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甩丝盘及甩丝设备。
技术介绍
氧化铝纤维分类温度1600℃,可以在1250-1500℃下的高温下长期使用,具有导热系数低、渣球含量低、比热容低、高温回弹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温窑炉、汽车尾气处理、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氧化铝纤维的生产工艺有离心甩丝和喷吹纺丝工艺两种,离心甩丝技术是将纺丝液从甩丝盘周边的细孔中甩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拉伸成纤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易操作,能耗低、产量大、效率高等优点。但相对于喷吹纺丝工艺,甩丝工艺制备的纤维存在并丝、渣球含量高、纤维直径分布不均匀、纤维强度低等问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限制了甩丝氧化铝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甩丝工艺制备氧化铝纤维是通过甩丝设备将含有铝源或硅源的纺丝溶液经高速旋转甩出,同时经高速气流牵引成纤。由于现有的甩丝盘多为圆筒状结构,当甩丝盘高速旋转时,甩丝盘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摩擦力会造成成纤牵引风的旋转,导致制备的纤维弯曲、并丝、渣球含量高等问题。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如何避免成纤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弯曲、并丝、渣球含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甩丝盘,其不易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并引起的牵引风的旋转,解决了成纤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弯曲、并丝、渣球含量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甩丝盘的甩丝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甩丝盘,包括上端可与甩丝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内部设有内腔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分布的上锥状侧壁、圆筒形侧壁、下锥状侧壁、底板,所述上锥状侧壁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所述下锥状侧壁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圆筒形侧壁设有供纺丝胶体流出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通孔在所述圆筒形侧壁成排设置,每排包括沿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圆筒形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范围为0.05至1mm。优选的,所述上锥状侧壁的上端至所述底板的距离小于100mm。优选的,所述圆筒形侧壁沿轴向延伸的距离小于50mm。优选的,所述上锥状侧壁、所述圆筒形侧壁、所述下锥状侧壁、所述底板为一体式结构件。一种甩丝设备,包括牵引风机构和具有转轴的甩丝机,所述牵引风机构用于提供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流动的牵引风,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甩丝盘。本技术提供的甩丝盘包括内部设有内腔的本体,内腔由本体的侧壁围成,本体的侧壁包括上锥状侧壁、圆筒形侧壁、下锥状侧壁、底板,且四者沿甩丝机的转轴的轴线依次分布。同时,上锥状侧壁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下锥状侧壁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在工作过程中,牵引风机构会沿甩丝机的转轴的轴向送风,由于甩丝盘呈陀螺形结构,甩丝盘的圆筒形侧壁会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而上锥状侧壁和下锥状侧壁均不会造成牵引风的旋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甩丝盘周围转速达到甩丝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甩丝盘沿牵引风流动方向的表面积,降低甩丝盘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牵引风的旋转,进而解决了成纤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弯曲、并丝、渣球含量高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甩丝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甩丝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甩丝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2中的附图标记为:转轴1、上锥状侧壁2、圆筒形侧壁3、下锥状侧壁4、底板5、内腔6、中心平面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2,本申请提供的甩丝盘包括本体,本体的上端能够与甩丝机的转轴1固定连接,本体为内部设有内腔6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沿转轴1的轴向依次分布的上锥状侧壁2、圆筒形侧壁3、下锥状侧壁4、底板5,即上锥状侧壁2的上端与甩丝机的转轴1连接,上锥状侧壁2的下端与圆筒形侧壁3的上端连接,下锥状侧壁4的上端与圆筒形侧壁3的下端连接,下锥状侧壁4的下端连接底板5。同时,上锥状侧壁2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下锥状侧壁4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具体的,在装配状态下,甩丝机的转轴1的轴线与甩丝盘的轴线共线,为方便叙述,后文所述的轴向均为甩丝盘的轴向。内腔6能够容纳纺丝液,内腔6由上锥状侧壁2、圆筒形侧壁3、下锥状侧壁4、底板5包围形成。内腔6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而为了方便纺丝液的快速甩出,优选内腔6为中间厚、边缘薄的流线型导向结构,此处的厚和薄指内腔6沿轴向延伸的距离,内腔6的形状可以与本体的外形保持一致。上锥状侧壁2和下锥状侧壁4均具有锥度,二者的截面积分别从自身的端部到圆筒形侧壁3呈逐渐增大趋势,其中,截面积指垂直甩丝盘轴向的平面的面积。上锥状侧壁2、下锥状侧壁4可以呈圆台状,二者的具体形状没有限制,只要截面积符合上文所述的标准即可。圆筒形侧壁3为截面积相同的柱状结构,且圆筒形侧壁3的截面积、上锥状侧壁2的下端面的截面积、下锥状侧壁4的上端面的截面积保持一致。在实际加工时,壳体结构可以一体加工成型,此时上锥状侧壁2、圆筒形侧壁3、下锥状侧壁4、底板5为一体式结构件;或者壳体结构也可以分体加工,并在后续进行各部件的组装固定。另外,甩丝盘的拐角区域还可以进行抛光处理,保证盘体的流线型结构,抛光区域可以包括上锥状侧壁2与圆筒形侧壁3的交界位置,下锥状侧壁4与圆筒形侧壁3的交界位置。甩丝盘的规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实际使用时,圆筒形侧壁3的直径a可以为50-500mm,优选100-350mm;圆筒形侧壁3的高度b可以小于50mm,优选小于20mm,此处圆筒形侧壁3的高度b指圆筒形侧壁3沿轴向延伸的距离。本体的高度c小于100mm,优选小于50mm,此处本体的高度c具体指上锥状侧壁2的上端至底板5的距离。另外,优选本体的高度c比圆筒形侧壁3的高度b大5mm,优选大于20mm,有利于纺丝胶体在离心力的作用迅速到达通孔部位,并使纺丝胶体具备一定的初速度。进一步的,为了使内腔6中的纺丝液顺利流出,本体需要设置通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圆筒形侧壁3上。可选的,在实际使用时,通孔在圆筒形侧壁3成排设置,成排设置可以是单排设置,而为了提高纺丝液的流出量,优选圆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甩丝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可与甩丝机的转轴(1)固定连接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内部设有内腔(6)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沿所述转轴(1)的轴向依次分布的上锥状侧壁(2)、圆筒形侧壁(3)、下锥状侧壁(4)、底板(5),所述上锥状侧壁(2)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所述下锥状侧壁(4)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甩丝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可与甩丝机的转轴(1)固定连接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内部设有内腔(6)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沿所述转轴(1)的轴向依次分布的上锥状侧壁(2)、圆筒形侧壁(3)、下锥状侧壁(4)、底板(5),所述上锥状侧壁(2)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所述下锥状侧壁(4)的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丝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侧壁(3)设有供纺丝胶体流出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甩丝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圆筒形侧壁(3)成排设置,每排包括沿所述圆筒形侧壁(3)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丝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侧壁(3)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岳耀辉傅超鹿明陈贵华王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阳浩特高技术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