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93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包括侧边设置有出丝口的旋转发生器、用于驱动旋转发生器转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收集出丝口出丝的收集装置,旋转发生器具有多个容腔,且各个容腔分别对应设置有出丝口,旋转发生器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进料分口以分别与各个容腔连通,还包括:多个出料分口,以用于分别与各个供料装置的供料腔连通且均位于进料分口上侧;对齐修正装置,用于控制各个出料分口均与对应进料分口对齐。在该复合离心纺丝装置中,旋转发生器设置了多个容腔,且各个容腔分别设置了出丝口,以在纺丝时形成复合纺丝。而且,各个容腔的进料分口与出料分口对应设置,以在补液时,可以快速进行补液,进而提高纺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丝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离心纺丝技术作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新技术,突破了静电纺丝产率过低的限制。目前,通过离心纺丝技术可以将大多数可溶可熔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蛋白质材料等纺制成微纳米级的纤维。一般来说,离心静电纺丝设备其产率约为200g/h(克每小时),而传统的实验室型静电纺丝设备产率约为0.1-1.0g/h(克每小时)。熔喷法的产率要高出离心纺丝法很多,但是材料必须可熔,且选择性较少。因此,离心纺丝技术在制备微纳米纤维领域更具优势。传统的离心纺丝设备通常只能进行单一溶液或熔体的纳米纤维生产,这将难以实现复合纳米纤维的生产,或者需要复杂的多步骤生产工艺。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复合纺丝效率难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该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复合纺丝效率难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包括侧边设置有出丝口的旋转发生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收集所述出丝口出丝的收集装置,所述旋转发生器具有多个容腔,且各个所述容腔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出丝口,所述旋转发生器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进料分口以分别与各个所述容腔连通,还包括:多个出料分口,以用于分别与各个供料装置的供料腔连通且均位于所述进料分口上侧;>对齐修正装置,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均与对应所述进料分口对齐。在该复合离心纺丝装置中,在应用时,当容腔内液量不够时,此时驱动装置停机,以停止驱动旋转发生器转动,然后在对齐修正装置的控制下,使出料分口均与对应进料分口对齐,然后供料装置启动,以向出料分口供料,出料分口出料落入至对应的进料分口内,进而进入到容腔内,直到进料量达到一定数值后,然后供料装置停止供料,随后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发生器转动,进而继续纺丝,此时对应容腔内的物料分别从对应的出丝口导出,以形成复合层。在该复合离心纺丝装置中,旋转发生器设置了多个容腔,且各个容腔分别设置了出丝口,以在纺丝时形成复合纺丝。而且,各个容腔的进料分口与出料分口对应设置,以在补液时,可以快速进行补液,进而提高纺丝效率。综上所述,该复合离心纺丝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复合纺丝效率难的问题。优选地,包括机架,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悬浮在所述旋转发生器上侧的出料盘,所述出料盘上设置的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分别与所述旋转发生器上所述进料分口对应设置,所述对齐修正装置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机时,通过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以使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均与对应所述进料分口对齐。优选地,所述对齐修正装置包括两组分别分布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轴线相对两侧的磁铁组,一组磁铁组包括两个相对一侧为相反磁极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出料盘上和所述旋转发生器上的磁铁,两组所述磁铁组中位于所述出料盘上的磁铁靠近所述旋转发生器一侧的磁极相反。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套设在所述收集装置外侧的圆筒件和横跨在所述旋转发生器上侧的横梁,所述收集装置呈环型槽状以围在所述旋转发生器的外侧,所述出料盘以及各个所述供料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固定有支撑杆。优选地,所述圆筒件框为塑料件。优选地,所述旋转发生器包括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圆柱形槽腔,且所述圆柱形槽腔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圆柱形槽腔内部设置分隔板以将所述圆柱形槽腔沿径向分隔以形成多个所述容腔,且所述分隔板上端延伸至所述圆柱形槽腔的上端槽口以将所述上端槽口沿径向分隔以形成所述进料分口。优选地,各个所述出丝口均设置在对应所述容腔转动方向上的后侧。优选地,各个所述出丝口均位于对应所述容腔的上部。优选地,所述分隔板沿直径方向将所述圆柱形槽腔分隔成两个所述容腔。优选地,各个所述出丝口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位于同一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离心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旋转发生器1、出丝口2、收集装置3、磁铁4、供料装置5、出料盘6、圆筒件7、横梁8、支撑杆9、进料分口10、容腔11、分隔板1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以有效地解决复合纺丝效率难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离心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具体的,该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包括旋转发生器、驱动装置、收集装置、出料分口和对齐修正装置。旋转发生器1的侧面设置有出丝口2,出丝口2连通旋转发生器1内部的储液腔,其中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发生器1高速转动,旋转发生器1内部的溶液在离心力作用下会向侧边的出丝口2移动,且形成一定的压力,以在从出丝口2流出时呈飞出状态。而收集装置3围绕旋转发生器1设置,以用于收集出丝口1飞出的纺丝。其中收集装置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一般只需要形成环形收集面,以方便纺丝附着支撑即可。其中驱动装置一般为电机,与旋转发生器1之间主要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中出丝口2为直径细小的通孔,一般称为针状出丝口,一般会在旋转发生器1上设置针头,针头针孔即为出丝口2。其中旋转发生器1的转动轴线一般竖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发生器1的储液腔分离呈多个容腔11,各个容腔11用于分装不同材质的物料。且各个容腔11均对应设置有出丝口2,以通过各自对应的出丝口2,将容腔11内物料呈丝状导出,以分别纺出不同材质的纺丝。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容腔11的出丝口2之间可以沿旋转发生器1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位于同一位置,即在旋转发生器1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时,各个出丝口位于同一高度,以在径向方向叠置形成复合层,还可以使各个容腔11的出丝口2沿旋转发生器1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依次间隙设置,以在轴向方向叠置形成复合层。同时在旋转发生器1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进料分口10,以分别与各个容腔11连通,以将各个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包括侧边设置有出丝口的旋转发生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收集所述出丝口出丝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发生器具有多个容腔,且各个所述容腔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出丝口,所述旋转发生器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进料分口以分别与各个所述容腔连通,还包括:/n多个出料分口,以用于分别与各个供料装置的供料腔连通且均位于所述进料分口上侧;/n对齐修正装置,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均与对应所述进料分口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包括侧边设置有出丝口的旋转发生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收集所述出丝口出丝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发生器具有多个容腔,且各个所述容腔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出丝口,所述旋转发生器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进料分口以分别与各个所述容腔连通,还包括:
多个出料分口,以用于分别与各个供料装置的供料腔连通且均位于所述进料分口上侧;
对齐修正装置,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均与对应所述进料分口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悬浮在所述旋转发生器上侧的出料盘,所述出料盘上设置的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分别与所述旋转发生器上所述进料分口对应设置,所述对齐修正装置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机时,通过驱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以使各个所述出料分口均与对应所述进料分口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修正装置包括两组分别分布在所述旋转发生器转动轴线相对两侧的磁铁组,一组磁铁组包括两个相对一侧为相反磁极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出料盘上和所述旋转发生器上的磁铁,两组所述磁铁组中位于所述出料盘上的磁铁靠近所述旋转发生器一侧的磁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陈桪王晗陈新陈新度刘强王瑞洲李烁曾景华柯浩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