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97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其包括多个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杆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杆、套设在横杆上的套管、与套管外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杆、多个设在横杆上的止推环、与止推环可拆卸连接的管箍、设在套管上的连接杆和与连接杆底端可拆卸连接的滑轮;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部均设有挂环;所述套管分别与两端的止推环抵接;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护鹤管时,拆卸和安装过程中起吊和下放鹤管部件不方便的问题,其具有火车鹤管零部件下放和装回原来的位置更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
本技术涉及吊装工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火车鹤管是针对火车槽车实现轻油、重油及其他化工液体装卸的专用设备。火车鹤管要求鹤管具有足够的长度及移动空间,以保持实现列车进入装卸栈台后达到不摘钩对位、浸没式装油和卸油作业的要求。火车鹤管管内如果有长期的淤泥沉淀,比较容易产生硫化氢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并引起燃爆,所以需要经常对火车鹤管进行清洗和保养,当需要更换零部件时,需要拆卸维修部位,应按要求拆卸,作业时严禁敲击、野蛮操作,发现油污需要及时清理。现有技术中拆卸鹤管时,因鹤管伸出在站台的外侧,所以需要人工架梯子在站台外侧对鹤管进行拆卸,为了防止鹤管部件损坏,拆卸后不能直接扔到地面上,所以需要人工一边扶着梯子,一边拿着鹤管的部件下到底面上对其进行维护后,再原路返回安装好鹤管部件。而由于鹤管安装空间的限制,大型的吊具不能使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人工将鹤管部件拆卸后放到底面上和在回装过程中都需要人工扶着梯子进行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存在鹤管部件的下放和装回原来的位置不方便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吊具用于对鹤管部件进行起吊和下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其能用于起吊和下放鹤管部件,具有火车鹤管零部件下放和装回原来的位置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包括多个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杆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杆、套设在横杆上的套管、与套管外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杆、多个设在横杆上的止推环、与止推环可拆卸连接的管箍、设在套管上的连接杆和与连接杆底端可拆卸连接的滑轮;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部均设有挂环;所述套管分别与两端的止推环抵接;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套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撑开放置到鹤管安装位置的地面上,用绳索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的挂环连接,使其形成三角支撑架结构。横杆以及横杆上套管使得第二支撑杆能绕横杆转动,便于将第二支撑杆收回。连接杆和滑轮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将吊装用的绳一部分绕过滑轮,并与需要下放或起吊的鹤管部件相连接。滑轮的使得操作人员在鹤管部件的起吊或下放过程时更加轻松省力。止推环避免了套管带动在横杆上左右滑动,使本技术用于维护鹤管时更加稳定。止推环底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管箍,管箍能将鹤管部件牢固吊装,使得鹤管部件在维护完重新安装时,鹤管部件不会发生上下晃动,不用操作人员一边手扶着鹤管部件,一边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当维护完一处鹤管时,可将第二支杆收回,方便移动本技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部均设有调节管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部均设有调节管体,调节管体能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长度进行微调,当地面不平整时,可改变调节管体的位置,对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长度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本技术放置在地面上的时候更平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管体底部设有橡胶套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管体底部设置了橡胶套筒,橡胶套筒能增大摩擦力,防止本技术在地面上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均设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均设有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搬运和移动本技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止推环内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滑块,所述横杆上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块插入滑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推环上的滑块插入横杆上的滑槽中,且滑块和滑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使得止推环在横杆上移动更加方便,同时能避免止推环在移动过程中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箍的直径变化范围为40mm至12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常用的鹤管管径在50mm至110mm之间,本技术的管箍的直接变化范围为40mm至120mm,本技术的管箍适用范围更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箍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箍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垫圈,当管箍中放置鹤管部件时,避免管箍在紧固过程中,对鹤管产生摩擦,使其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杆、套管和止推环的表面均设有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横杆、套管和止推环的表面均设有耐磨层,使得本技术更加耐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能通过与横杆之间的联系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三角支撑架,第二支杆与套设在横杆上的套管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支杆可以绕横杆转动,便于本技术的收纳、搬运和移动。挂环的设置使得本技术使用时,能用挂环穿绳,将本技术的底部形成三角形,本技术放置到地面上更稳固。滑轮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起吊鹤管部件时不会左右晃动;2.本技术中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部均设有调节管体,当地面不平整本技术放置不稳定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管体的位置,使本技术放置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收回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第一支杆,21、横杆,22、套管,31、第二支杆,41、止推环,42、管箍,43、连接杆,44、滑轮,51、挂环,61、调节管体,62、橡胶套筒,71、把手,45、滑块,23、滑槽,421、弹性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包括第一支杆11、横杆21、套管22、第二支杆31、止推环41、管箍42、连接杆43和滑轮44。横杆21与第一支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套管22套设在横杆21上,第二支杆31与套管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多个止推环41设置在横杆21上,管箍42与止推环42可拆卸连接。连接杆43设置在套管22上,滑轮44于连接杆43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参照图1和图3,第一支杆11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支杆11的顶端与横杆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第一支杆11还包括挂环51、调节管体61和把手71。挂环51设置在第一支杆11的底部,挂环51由一段支撑杆和与固定连接的环柱体组成,挂环51与第一支杆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即支撑杆焊接在第一支杆51上。调节管体61与第一支杆11的底端的连接方式为管螺纹连接,便于调节,调节管体61的底部还设置有橡胶套筒61,橡胶套筒61的一端为开口端,调节管体61的底部利用调节管体61上的开口端插入橡胶套筒61中。把手71设置在第一支杆上,把手71与第一支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把手71的位置高于挂环5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支杆(11)、与第一支杆(11)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杆(21)、套设在横杆(21)上的套管(22)、与套管(22)外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杆(31)、多个设在横杆(21)上的止推环(41)、与止推环(41)可拆卸连接的管箍(42)、设在套管(22)上的连接杆(43)和与连接杆(43)底端可拆卸连接的滑轮(44);/n所述第一支杆(11)和第二支杆(31)的底部均设有用于穿绳的挂环(51);/n所述套管(22)分别与两端的止推环(41)抵接;/n所述连接杆(43)垂直于套管(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支杆(11)、与第一支杆(11)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杆(21)、套设在横杆(21)上的套管(22)、与套管(22)外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杆(31)、多个设在横杆(21)上的止推环(41)、与止推环(41)可拆卸连接的管箍(42)、设在套管(22)上的连接杆(43)和与连接杆(43)底端可拆卸连接的滑轮(44);
所述第一支杆(11)和第二支杆(31)的底部均设有用于穿绳的挂环(51);
所述套管(22)分别与两端的止推环(41)抵接;
所述连接杆(43)垂直于套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1)和第二支杆(31)的底部均设有调节管体(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轻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体(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玉华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渤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