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泽铭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9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包括发动机盖,所述发动机盖的下表面设有碰撞槽,所述发动机盖的下端固定有多根固定杆,多根所述固定杆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末端与发动机盖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碰撞槽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槽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发动机盖的前端安装有触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在撞击到行人后,迅速的降低头部撞击位置机盖的硬度,从而减少撞击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盖再设计时,为了保证发动机盖能够长时间的使用,一般将发动机盖的质量进行加强,目的保证了了发动机盖的刚度和强度。但是,当汽车正面撞击到行人时,行人会发生侧倾,头部会撞击到机盖上,而此时由于机盖硬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行人头部致命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其能够在撞击到行人后,迅速的降低头部撞击位置机盖的硬度,从而减少撞击的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包括发动机盖,所述发动机盖的下表面设有碰撞槽,所述发动机盖的下端固定有多根固定杆,多根所述固定杆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末端与发动机盖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碰撞槽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槽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发动机盖的前端安装有触发机构。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缓冲槽内壁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贯穿设有两个滑块,所述导向杆上位于滑块与缓冲槽内壁间套设有弹簧。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滑块上端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与碰撞槽相抵的抵板。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后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末端贯穿两个安装口,所述转杆位于安装口内的侧壁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滑块的外侧。优选地,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嵌设在发动机盖前端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与电机间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ATA-5201,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其型号为AT89C5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触发机构以及限位机构,能够在撞击到行人后,迅速的打开限位机构,使缓冲机构释放,而此时由于碰撞槽设置在机盖内侧,能够减少厚度,在头部发生碰撞时,较薄的机盖处向下凹陷,通过缓冲机构能够大大减少撞击力。2、车辆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限位机构对缓冲机构限位,使抵板始终保持抵压碰撞槽的内壁,从而不影响发动机盖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硬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的发动机盖内表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盖、2抵板、3碰撞槽、4固定杆、5控制器、6电机、7缓冲槽、8支撑板、9导向杆、10滑块、11弹簧、12固定板、13压力传感器、14凸轮、15转杆、16安装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3,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包括发动机盖1,发动机盖1的下表面设有碰撞槽3,发动机盖1的下端固定有多根固定杆4,多根固定杆4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末端与发动机盖1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2的上端设有缓冲槽7,缓冲槽7内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缓冲槽7内壁间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上贯穿设有两个滑块10,导向杆9上位于滑块10与缓冲槽7内壁间套设有弹簧11,缓冲机构与碰撞槽3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滑块10上端的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与碰撞槽3相抵的抵板2,头部撞击其区域导致机盖向下凹陷,抵板2随之下移,两个支撑板8带动滑块10挤压弹簧11,在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缓冲槽7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口16,安装口16内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12后端的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5,转杆15的末端贯穿两个安装口16,转杆15位于安装口16内的侧壁固定有凸轮14,凸轮14位于滑块10的外侧,发动机盖1的前端安装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包括嵌设在发动机盖1前端的压力传感器13,固定板12的后端安装有控制器5,压力传感器13、控制器5与电机6间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3的型号为DATA-5201,控制器5为单片机控制器,其型号为AT89C52,当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发动机盖1前端的压力传感器13与行人接触,压力值瞬间增大,通过控制器5控制电机6启动,电机6带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通过带动两个凸轮14转动,凸轮14的凸起段转离缓冲槽7,此时滑块10不受凸轮14的限位作用。本技术使用时,当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发动机盖1前端的压力传感器13与行人接触,压力值瞬间增大,通过控制器5控制电机6启动,电机6带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通过带动两个凸轮14转动,凸轮14的凸起段转离缓冲槽7,此时滑块10不受凸轮14的限位作用,行人头部撞击到发动机盖1的碰撞区时,由于碰撞槽3的内嵌设置,使此碰撞区域的硬度降低,头部撞击其区域导致机盖向下凹陷,抵板2随之下移,两个支撑板8带动滑块10挤压弹簧11,在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当压力恢复后,电机6带动凸轮14从新转至缓冲槽7内,对滑块10限位,使抵板2始终抵着碰撞槽3,使此区域回到正常硬度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包括发动机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1)的下表面设有碰撞槽(3),所述发动机盖(1)的下端固定有多根固定杆(4),多根所述固定杆(4)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末端与发动机盖(1)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设有缓冲槽(7),所述缓冲槽(7)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碰撞槽(3)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槽(7)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口(16),所述安装口(16)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发动机盖(1)的前端安装有触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包括发动机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1)的下表面设有碰撞槽(3),所述发动机盖(1)的下端固定有多根固定杆(4),多根所述固定杆(4)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末端与发动机盖(1)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设有缓冲槽(7),所述缓冲槽(7)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碰撞槽(3)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槽(7)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口(16),所述安装口(16)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发动机盖(1)的前端安装有触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缓冲槽(7)内壁间的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上贯穿设有两个滑块(10),所述导向杆(9)上位于滑块(10)与缓冲槽(7)内壁间套设有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泽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