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9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体架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所述后梁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向第二横梁所在一侧设有凸筋,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与凸筋对位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横梁在背离第二横梁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边梁的后端铆接;所述前梁与边梁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沿边梁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条以上所述底纵梁沿前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横梁架设在底纵梁上,所述底板铺设在底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具有防撞耐冲击性能强和结构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体架构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重卡汽车的车架均采用钢材焊接而成,这种结构虽然组装周期短,对结构的生产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较低,易于生产和安装,但也存在防撞耐冲击性能较弱、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撞耐冲击性能强、结构稳定的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所述后梁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向第二横梁所在一侧设有凸筋,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与凸筋对位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横梁在背离第二横梁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边梁的后端铆接;所述前梁与边梁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沿边梁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条以上所述底纵梁沿前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横梁架设在底纵梁上,所述底板铺设在底横梁上。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凸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扇形,所述第二凸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等腰梯形。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表面均设有阻尼防撞层,所述阻尼防撞层为橡胶层。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凸筋和第二凸筋内均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吸能颗粒,所述吸能颗粒包括橡胶颗粒和泡沫铝颗粒。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边梁的内壁设有第一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抵靠在第一支撑斜面上的第二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垂直于水平面并与车架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边梁在靠近端部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将凸台扣合于内的扣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后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呈水平前后设置,第一横梁上设有凸筋,第二横梁上设有凹槽,通过凸筋与凹槽的配合,提高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沿车架轴向对中性,并且在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受到作用力时在垂直于车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约束,提高了车架后梁的防撞抗变形能力;当第二横梁远离第一横梁的一侧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二横梁受力并传递给第一横梁,第二凸筋起到防止第一横梁变形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后梁的耐冲击抗变形能力;采用对接、铆接的连接结构,取消了焊接工艺,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车架结构存在焊接结构易失效的问题,保证了车架的完整度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标号说明:1-后梁;11-第一横梁;111-凸筋;112-第二凸筋;12-第二横梁;121-凹槽;2-边梁;3-前梁;4-底横梁;5-底纵梁;6-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所述后梁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向第二横梁所在一侧设有凸筋,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与凸筋对位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横梁在背离第二横梁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边梁的后端铆接;所述前梁与边梁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沿边梁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条以上所述底纵梁沿前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横梁架设在底纵梁上,所述底板铺设在底横梁上。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后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呈水平前后设置,第一横梁上设有凸筋,第二横梁上设有凹槽,通过凸筋与凹槽的配合,提高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沿车架轴向对中性,并且在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受到作用力时在垂直于车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约束,提高了车架后梁的防撞抗变形能力;当第二横梁远离第一横梁的一侧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二横梁受力并传递给第一横梁,第二凸筋起到防止第一横梁变形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后梁的耐冲击抗变形能力;采用对接、铆接的连接结构,取消了焊接工艺,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车架结构存在焊接结构易失效的问题,保证了车架的完整度和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凸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扇形,所述第二凸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等腰梯形。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凸台采用等腰梯形结构可使第一横梁的抗变形能力更好,同时增强了车架后梁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表面均设有阻尼防撞层,所述阻尼防撞层为橡胶层。从上述描述可知,阻尼防撞层提高了后梁的抗撞击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凸筋和第二凸筋内均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吸能颗粒,所述吸能颗粒包括橡胶颗粒和泡沫铝颗粒。从上述描述可知,凸筋和第二凸筋均采用空腔结构,通过填充吸能颗粒来进一步提高了后梁的防撞抗冲击能力。进一步的,所述边梁的内壁设有第一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抵靠在第一支撑斜面上的第二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垂直于水平面并与车架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边梁在靠近端部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将凸台扣合于内的扣板。从上述描述可知,斜面支撑配合结构和扣板凸台扣合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后梁与边梁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1、边梁2、前梁3、底横梁4、底纵梁5和底板6;所述后梁1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所述第一横梁11向第二横梁12所在一侧设有凸筋111,所述第二横梁12上设有与凸筋111对位配合的凹槽121,所述第一横梁11在背离第二横梁12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112,所述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均与边梁2的后端铆接;所述前梁3与边梁2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4沿边梁2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条以上所述底纵梁5沿前梁3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横梁4架设在底纵梁5上,所述底板6铺设在底横梁4上。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包括后梁1、边梁2、前梁3、底横梁4、底纵梁5和底板6;所述后梁1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所述第一横梁11向第二横梁12所在一侧设有凸筋111,所述第二横梁12上设有与凸筋111对位配合的凹槽121,所述第一横梁11在背离第二横梁12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112,所述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均与边梁2的后端铆接;所述前梁3与边梁2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4沿边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n所述后梁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向第二横梁所在一侧设有凸筋,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与凸筋对位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横梁在背离第二横梁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边梁的后端铆接;/n所述前梁与边梁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沿边梁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条以上所述底纵梁沿前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横梁架设在底纵梁上,所述底板铺设在底横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梁、边梁、前梁、底横梁、底纵梁和底板;
所述后梁包括呈水平前后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向第二横梁所在一侧设有凸筋,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与凸筋对位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横梁在背离第二横梁的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边梁的后端铆接;
所述前梁与边梁的前端铆接,两条以上所述底横梁沿边梁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条以上所述底纵梁沿前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横梁架设在底纵梁上,所述底板铺设在底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撞式矿用汽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扇形,所述第二凸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等腰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斌罗南昌雷作钊罗天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