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空调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488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进风装置,包括车外、内空气通道、鼓风机、上、下部空气通道,鼓风机,车外空气通道进气端设外气主入口、内气副入口,通过外气风门控制外气主入口和内气副入口启闭,车外空气通道出气端位于上部叶轮内侧上端,车内空气通道进气端设有内气主入口,车外、内空气通道进气端之间隔板设外气副入口,通过内气风门控制内气主入口与外气副入口启闭,车内空气通道出气端延伸至下部空气通道下方并容纳电机部件,电机部件通过法兰盘固定于下部空气通道底部,法兰盘进气孔连通车内空气通道出气端与下部叶轮内侧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双层送风结构鼓风机散热结构复杂、存在噪音的问题,且能够实现车外或车外空气单独进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空调进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空调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空调送风结构主要为混合性送风和覆盖率较低的双层送风结构。第一种为混合性送风结构。其工作原理为:车外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穿过滤网,经叶轮将空气由出风口送出。混合性送风结构技术主要存在问题:1、所使用的风门为单风门结构,若将风门控制在中间行程,使得车内/外空气同时进入,在车行驶过程,此种结构风门受风压推动,风门容易摆动,加速部件磨损,同时会产生异响;2、所使用的风门为单风门结构,若将风门控制在中间行程,使得车内/外空气同时进入,在车行驶过程,由于车外空气通道压力大,会导致空气直接灌入车内,且部分风不会进入叶轮,导致空调箱风量降低,从而降低空调性能;3、对车内空气和车外空气无法独立送风,在混风送风时,车内空气湿度较高,空调吹至车窗玻璃时容易起雾,存在驾驶安全隐患;4、车内空气和车外空气无法独立送风,在人体对头部温度需求低、脚部温度需求高的舒适性问题上,空调蒸发箱结构设计困难,结构复杂;5、电机底部直接与车内空气接触,在鼓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空调进风装置,包括进风壳体(6),进风壳体(6)含有车外空气通道(2)、车内空气通道(11)、鼓风机、上部空气通道(4)、下部空气通道(7),鼓风机包括叶轮部件和驱动叶轮部件运转的电机部件(10),部件叶轮通过叶轮分隔板(8)分割为上部叶轮(3)和下部叶轮(9),通过上部叶轮(3)将车外部空气经车外空气通道(2)引至上部空气通道(4),通过下部叶轮(9)将车内空气经车内空气通道(11)引至下部空气通道(7),车外空气通道(2)与车内空气通道(11)之间由进气侧隔板(14)隔开,上部空气通道(4)与下部空气通道(7)之间由出风侧隔板(5)隔开,其特征在于:/n车外空气通道(2)进气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空调进风装置,包括进风壳体(6),进风壳体(6)含有车外空气通道(2)、车内空气通道(11)、鼓风机、上部空气通道(4)、下部空气通道(7),鼓风机包括叶轮部件和驱动叶轮部件运转的电机部件(10),部件叶轮通过叶轮分隔板(8)分割为上部叶轮(3)和下部叶轮(9),通过上部叶轮(3)将车外部空气经车外空气通道(2)引至上部空气通道(4),通过下部叶轮(9)将车内空气经车内空气通道(11)引至下部空气通道(7),车外空气通道(2)与车内空气通道(11)之间由进气侧隔板(14)隔开,上部空气通道(4)与下部空气通道(7)之间由出风侧隔板(5)隔开,其特征在于:
车外空气通道(2)进气端设有外气主入口(1)、内气副入口(17)和外气风门(18),通过外气风门(18)控制外气主入口(1)和内气副入口(17)的其中一个打开,另一个关闭,车外空气通道(2)出气端位于上部叶轮(3)内侧上端并与之连通,上部空气通道(4)环绕于上部叶轮(3)外侧布置;
车内空气通道(11)进气端设有内气主入口(13)和内气风门(15),进气侧隔板(14)位于车外空气通道(2)进气端与车内空气通道(11)进气端之间的位置设有外气副入口(16),通过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王大健唐栩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