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0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当将板部件设为立靠于座椅的状态时,使设于板部件的钩挂部件容易钩挂于座椅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具备:行李箱空间(21),其设于车辆(1)的座椅的后方;板部件(3),其能够在行李箱空间(21)中,保持于能够载置行李的载置位置、和沿着座椅的背面配置的收纳位置;钩部件(4),其在座椅的背面设在与载置位置的状态的板部件(3)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和钩挂部件(5),其设于板部件(3)并能够钩挂于钩部件(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行李箱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在车辆座椅的后方具备板部件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车辆的行李箱内配置有底板等板部件的构造,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该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具备能够转动地保持于后座椅(20)的下侧后部的滑板(35);和将滑板(35)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载置的底板(33)。底板(33)通过将安装于底板(33)的钩机构(74)的钩(83)钩挂于头枕(24、26)的内杆(48)而能够固定于后座椅(20)。钩机构(74)具有连结带(82)、用于将连结带(82)与底板(33)固定的紧固部件(81)、和用于将连结带(82)钩挂于内杆(48)的钩(83)。底板(33)以及滑板(35)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将钩(83)钩挂于内杆(48)而能够保持为立靠于座椅靠背(23、25)的各背面的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05709号公报(图1以及图2)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具有如下问题点:当设为将头枕(24、26)降低而将内杆(48)完全收容于座椅靠背(23、25)内的状态的情况下,难以将钩(83)钩挂于内杆(48)。另外,钩机构(74)当将钩(83)钩挂于内杆(48)的情况下,钩(83)存在于乘员的脖子根,具有感到烦扰的担心。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当将板部件设为立靠于座椅的状态时,能够使设于板部件的钩挂部件容易钩挂于座椅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行李箱空间,其设于车辆的座椅的后方;板部件,其能够在所述行李箱空间中,保持于能够载置行李的载置位置、和沿着所述座椅的背面配置的收纳位置;钩部件,其在所述座椅的背面设在与所述载置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板部件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和钩挂部件,其设于所述板部件并能够钩挂于所述钩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当将板部件设为立靠于座椅的状态时,能够使设于板部件的钩挂部件容易钩挂于座椅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的一例的图,是表示板部件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图2是表示将板部件立靠于后座椅的背面时的状态的后视图。图3中,(a)是表示将钩挂部件钩挂于钩部件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放大后视图,(b)是表示使钩挂部件与保持部件卡合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放大后视图。图4是表示使后座椅向前侧移动时的板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图5是表示使后座椅向后侧移动时的板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图6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是表示设于滑板的连结部件的设置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9是表示设于车室的侧面的搁架部的设置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0是表示载置于搁架部的行李箱板的载置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将板部件立靠于后座椅的背面的收纳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图12是表示将行李箱板立靠于后座椅的背面的收纳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概略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1b车室的侧面2行李箱3板部件4钩部件5钩挂部件6后座椅(座椅)11搁架部11a凸部或凹部11b凹部21行李箱空间31滑板32行李箱板32a连结部32b前延伸部32c卡合部33连结部件33c被连结部51线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添加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的一例。此外,将图1或图2所示的车辆1的行进方向作为“F”,将后退方向作为“B”,将垂直上方侧作为“U”,将垂直下方侧作为“D”,将左侧作为“L”,将右侧作为“R”来适当说明。另外,将以座椅连结部件65的前端部为中心转动的板部件3处于图1所示的水平状态时的基端侧作为前侧,将前端侧作为后侧来说明。《车辆》车辆1具备设于车辆1的后表面的后部开口1a、对后部开口1a进行开闭的门(省略图示)、设于车身后部的行李箱2、配置于行李箱2的前侧的座椅(例如,后座椅6)、配置于行李箱2的板部件3、和支承板部件3的搁架部11。此外,车辆1只要如图1所示地在车身后部具备行李箱2、后部开口1a、门(省略图示)、车室内壁22和座椅,其形式、类型没有特别限定。车辆1例如由迷你面包车、厢式车、掀背车、旅行车、轿跑车等汽车构成。另外,车辆1可以为具有一列座椅的汽车,也可以为具有两列座椅、三列座椅等多列座椅的汽车。以下,以迷你面包车类型的双列座椅的汽车为例来说明。《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如图1或图2所示,车辆用行李箱构造的构成具备后座椅6、具有行李箱空间21的行李箱2、配置于行李箱空间21的板部件3、设于后座椅6的钩部件4、和设于板部件3的钩挂部件5。后部开口1a是用于在行李箱2内收纳行李或将行李箱2内的行李取出的车门开口部。此外,门(省略图示)只要能够将后部开口1a开闭,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车门。门(省略图示)例如由弹起类型的铰链式车门构成。<行李箱>行李箱2是收纳或装载行李的空间。该行李箱2形成于设在车身后端部的后部开口1a、与配置于乘客室的后端部的后座椅6之间。行李箱2通过使后座椅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能够在行李箱2的前后方向上改变长度。在行李箱2内的左右两侧形成有车室内壁22,该车室内壁22具有对板部件3的行李箱板32进行支承的搁架部11。如图1所示,行李箱空间21为设在车辆1的后座椅6的后方的行李箱2内的行李收纳空间。在将板部件3配置为能够载置行李的载置位置的状态的情况下,行李箱空间21由板部件3上下划分为上侧行李箱空间和下侧行李箱空间。在行李箱2的地面23配置有树脂制的底板24,该底板24封闭将工具、备胎、行李等收纳于地面下的大致正方体形状的行李收纳凹部,或装载行李。底板24配置于由金属制平板部件构成的底面板(省略图示)的上方。<后座椅>如图1所示,后座椅6为配置于车室的后部的座席。后座椅6具有座椅靠背61、座垫62、倾动机构63、滑动机构64、和座椅连结部件65。后座椅6配置于行李箱2的前侧,能够在搁架部11的前方沿前后方向滑动地配置。后座椅6例如由左右一对的座席构成(参照图2)。此外,后座椅6可以为一个长椅座椅。另外,后座椅6只要位于行李箱2的前侧即可,也可以为前座椅。座椅靠背61由例如能够以座椅靠背61的下端部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倾倒的可倒式构成。座椅靠背61能够通过倾动机构63以及座椅锁定机构(省略图示)而以恰当的角度倾斜并锁定。如图2所示,例如在右侧的后座椅6的座椅靠背61的背面上部设有后述的钩部件4。该钩部件4设置于座椅靠背61的背面的靠车宽方向中央的位置。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n行李箱空间,其设于车辆的座椅的后方;/n板部件,其能够在所述行李箱空间中,保持于能够载置行李的载置位置、和沿着所述座椅的背面配置的收纳位置;/n钩部件,其在所述座椅的背面设在与所述载置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板部件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和/n钩挂部件,其设于所述板部件并能够钩挂于所述钩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1 JP 2019-0298371.一种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行李箱空间,其设于车辆的座椅的后方;
板部件,其能够在所述行李箱空间中,保持于能够载置行李的载置位置、和沿着所述座椅的背面配置的收纳位置;
钩部件,其在所述座椅的背面设在与所述载置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板部件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和
钩挂部件,其设于所述板部件并能够钩挂于所述钩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挂部件具备线材,该线材具有挠性且与所述钩部件卡挂而钩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部件构成为具有:能够与所述座椅一起滑动的滑板;和配置于所述滑板的下方且能够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奈良将希井上秀刚稻冢绮将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