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68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包括中间膜主体和玻璃纤维层,中间膜主体上端贴合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上端外侧皆粘贴有拉片,所述拉片和玻璃纤维层上端皆粘贴有保护层,所述中间膜主体、玻璃纤维层和保护层末端皆被限位装置贯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动拉片,拉片带动保护层移动,将保护层与玻璃纤维层分离,并且通过保护层对玻璃纤维层进行保护,在玻璃纤维层进行运输和移动,避免玻璃纤维层与其他物体摩擦,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通过第一限位块上的橡胶块与滚杆接触,再通过中间膜主体缠绕滚杆一圈,中间膜主体与第二限位块接触,通过中间膜主体和滚杆将连接杆固定,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
本技术涉及中间膜
,具体为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
技术介绍
PVB中间膜是半透明的薄膜,PVB中间膜主要用于夹层玻璃,是在两块玻璃之间夹进一层PVB薄膜,经高压复合、加温而成的特殊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光伏等行业,现有的中间膜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过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如公告号为CN207579251U的授权实用的一种含阻尼特性的功能复合型PVB中间膜,通过PVB上层与PVB下层之间设置有网状结构的玻璃纤维层,由于玻璃纤维本身的弹性和纤维间的压缩与摩擦,具有一定的阻尼和弹性,可对外界噪声声波的辐射进行吸收,具有较强的吸音效果,能最大程度消耗声能,但现有的PVB中间膜在运输和搬运时,一般都将PVB中间膜卷成卷装,通过将PVB中间膜卷成卷装进行搬运,在搬运途中PVB中间膜可能和其他物品发生摩擦,导致PVB中间膜表面划伤,影响PVB中间膜正常使用,因此亟需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PVB中间膜在运输时,PVB中间膜表面产生划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包括中间膜主体和玻璃纤维层,中间膜主体上端贴合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上端外侧皆粘贴有拉片,所述拉片和玻璃纤维层上端皆粘贴有保护层,所述中间膜主体、玻璃纤维层和保护层末端皆被限位装置贯穿。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橡胶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杆皆贯穿,所述连接杆下端热熔贴合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热熔贴合橡胶块,所述连接杆上端热熔贴合有第二限位块。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端皆开设有弧形凹槽。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皆设置为半圆形,且橡胶块交叉设置在第一限位块上端。优选的,所述拉片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拉片形状大小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设置有保护层和拉片,通过拉动拉片,拉片带动保护层移动,将保护层与玻璃纤维层分离,并且通过保护层对玻璃纤维层进行保护,在玻璃纤维层进行运输和移动,避免玻璃纤维层与其他物体摩擦,保护玻璃纤维层表面不会受到损伤,提高装置的安全性。2、该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设置有连接杆、橡胶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一限位块上的橡胶块与滚杆接触,再通过中间膜主体缠绕滚杆一圈,中间膜主体与第二限位块接触,通过中间膜主体和滚杆将连接杆固定,使得缠绕中间膜主体时,中间膜主体不会发生滑动,便于对中间膜进行缠绕,提高装置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用状态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间膜主体;2、玻璃纤维层;3、拉片;4、保护层;5、连接杆;6、橡胶块;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包括中间膜主体1和玻璃纤维层2,中间膜主体1上端贴合有玻璃纤维层2,玻璃纤维层2上端外侧皆粘贴有拉片3,拉片3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拉片3形状大小相等,通过拉片3设置在玻璃纤维层2上端外侧,通过拉动拉片3,使得玻璃纤维层2与保护层4间产生缝隙,便于将玻璃纤维层2和保护层4分离,拉片3和玻璃纤维层2上端皆粘贴有保护层4。中间膜主体1、玻璃纤维层2和保护层4末端皆被限位装置贯穿,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5、橡胶块6、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连接杆5皆贯穿,连接杆5下端热熔贴合有第一限位块7,第一限位块7上端开设有弧形凹槽,通过第一限位块7上端开设的弧形凹槽的,当第一限位块7与滚杆接触时,通过第一限位块7上端开设的弧形凹槽,便于第一限位块7卡扣在滚杆表面,第一限位块7下端热熔贴合橡胶块6,橡胶块6皆设置为半圆形,且橡胶块6交叉设置在第一限位块7上端,通过橡胶块6热熔贴合在第一限位块7表面,使第一限位块7卡扣在滚杆表面后,通过橡胶块6增加第一限位块7和滚杆的摩擦力,连接杆5上端热熔贴合有第二限位块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中间膜时,先拉动拉片3,拉片3带动保护层4移动,使保护层4与玻璃纤维层2分离,玻璃纤维层2和保护层4中间产生间隙,再拉动保护层4,将保护层4从玻璃纤维层2表面移出,通过保护层4贴合在玻璃纤维层2表面,保护层4对玻璃纤维层2进行保护,使玻璃纤维层2在运输移动时,玻璃纤维层2表面不会发生磨损。在对玻璃纤维层2进行卷动时,通过第一限位块7表面的橡胶块6与滚杆接触,当中间膜主体1在滚杆表面转动一圈后,中间膜主体1与连接杆5接触,通过中间膜主体1和滚杆将第一限位块7和连接杆5夹紧,并且通过橡胶块6,增加第一限位块7与滚杆的摩擦力,使得在缠绕中间膜主体1时,中间膜主体1不会在滚杆表面滑动,提供装置的便捷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包括中间膜主体(1)和玻璃纤维层(2),中间膜主体(1)上端贴合有玻璃纤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层(2)上端外侧皆粘贴有拉片(3),所述拉片(3)和玻璃纤维层(2)上端皆粘贴有保护层(4),所述中间膜主体(1)、玻璃纤维层(2)和保护层(4)末端皆被限位装置贯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包括中间膜主体(1)和玻璃纤维层(2),中间膜主体(1)上端贴合有玻璃纤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层(2)上端外侧皆粘贴有拉片(3),所述拉片(3)和玻璃纤维层(2)上端皆粘贴有保护层(4),所述中间膜主体(1)、玻璃纤维层(2)和保护层(4)末端皆被限位装置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全彩色功能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5)、橡胶块(6)、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所述连接杆(5)皆贯穿,所述连接杆(5)下端热熔贴合有第一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明陈武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罗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