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73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包括透水面层,弧形边,挡板,透水孔,路肩石,透水混凝土层和鹅卵石蓄水层;所述挡板通过胶合连接于透水面层的上表面,且弧形边加工于透水面层的右端;所述透水孔均匀分布于透水面层的表面上,且透水面层安装于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下方有鹅卵石蓄水层,且路肩石安装在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在透水面层的右侧加工有弧形边,可以方便将透水面层与路肩石之间夹角处的垃圾和泥土清扫,避免灰尘聚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改变了面板接缝处的结构,可降低野草生长的几率,改变了面板的边缘,使面板与路肩石之间的夹缝更容易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
本技术属于路肩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由于城市的马路占用城市面积较大,所以海绵城市的马路发挥着储水的重要作用,为增加雨水的储存率,可对公路的路肩结构进行改进。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720844936.1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制生态路肩,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顺道路方向间隔设置的路肩填料区,相邻两个所述路肩填料区之间通过侧向挡块间隔,所述路肩填料区靠近行车道一侧设置横向挡块,所述横向挡块两端分别与路肩填料区两侧的侧向挡块相连接,所述路肩填料区填筑路肩填料。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生态路肩使用时,马路需要环卫工人清扫,由于路肩与路肩石存在直角,导致路肩与路肩石的拐角处不便于清扫,时间久了容易藏匿灰尘或垃圾,在路肩板的接缝处容易生长野草,且不易清理,影响城市美观。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以解决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生态路肩使用时,马路需要环卫工人清扫,由于路肩与路肩石存在直角,导致路肩与路肩石的拐角处不便于清扫,时间久了容易藏匿灰尘或垃圾,在路肩板的接缝处容易生长野草,且不易清理,影响城市美观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包括透水面层,弧形边,挡板,透水孔,路肩石,透水混凝土层和鹅卵石蓄水层;所述挡板通过胶合连接于透水面层的上表面,且弧形边加工于透水面层的右端;所述透水孔均匀分布于透水面层的表面上,且透水面层安装于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下方有鹅卵石蓄水层,且路肩石安装在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面层为多块方形板拼装而成,且透水面层的两侧加工有阶梯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边朝上凸起加工于透水面层的右侧,且弧形边上朝左加工有圆弧面。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T形结构薄板。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孔为贯穿于透水面层的圆柱形通孔,且透水孔倾斜开设于透水面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设计在现有的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将本结构的透水面层面板的两端加工有梯形结构,在梯形结构的上方安装有T形结构的薄板,在两块面板对接能形成T形的夹缝,使用胶接方式将挡板连接在夹缝处,可防止野草在夹缝中生长的几率,在透水面层的右侧加工有弧形边,可以方便将透水面层与路肩石之间夹角处的垃圾和泥土清扫,避免灰尘聚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改变了面板接缝处的结构,可降低野草生长的几率,改变了面板的边缘,使面板与路肩石之间的夹缝更容易清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透水孔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A向局部放大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透水面层;2、弧形边;3、挡板;4、透水孔;5、路肩石;6、透水混凝土层;7、鹅卵石蓄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包括透水面层1,弧形边2,挡板3,透水孔4,路肩石5,透水混凝土层6和鹅卵石蓄水层7;所述挡板3通过胶合连接于透水面层1的上表面,且弧形边2加工于透水面层1的右端;所述透水孔4均匀分布于透水面层1的表面上,且透水面层1安装于透水混凝土层6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6的下方有鹅卵石蓄水层7,且路肩石5安装在透水混凝土层6的上方。其中,所述透水面层1为多块方形板拼装而成,且透水面层1的两侧加工有阶梯状结构,此结构的透水面层1如图1所示,在将两块透水面层1面板拼装好后会出现T形的夹缝,配合述挡板3使用,可以隔绝面板之间夹缝里的土壤,使野草无法生长,使马路的外表更洁净,提高城市美感。其中,所述弧形边2朝上凸起加工于透水面层1的右侧,且弧形边2上朝左加工有圆弧面此结构的弧形边2如图1所示,弧形边2加工在透水面层1的最边上,透水面层1与路肩石5连接处,可以消除路肩石5与透水面层1的夹角,使城市环卫工人清扫更便捷,减少了路肩石5与透水面层1之间的夹角不便于清扫,容易堆积灰尘泥土的几率,增加城市美感。其中,所述挡板3为T形结构薄板,此结构的挡板3如图4所示,在透水面层1的面板对接处,由于面板的边缘处加工有梯形结构,在面板对接后会出现T形的夹缝,将挡板3安装在夹缝上,可以降低传统的公路面板连接处生长野草的几率,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其中,所述透水孔4为贯穿于透水面层1的圆柱形通孔,且透水孔4倾斜开设于透水面层1上,此结构的透水孔4如图2所示,倾斜开设的透水孔4可增加透水面层1的储水量,也可减少灰尘等杂物径直落入透水孔4造成堵塞的情况,增加了圆孔的长度,降低野草在透水孔4内生长的几率。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将透水面层1的面板排成一排,将对接好的面板连接处用胶合连接将挡板3安装好,弧形边2的背面贴紧路肩石5,即可将此技术的路肩结构安装完成,可降低野草在面板夹缝中生长的几率,弧形边2结构使透水面层1与路肩石5连接处的夹角更方便清扫,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改变了面板接缝处的结构,可降低野草生长的几率,改变了面板的边缘,使面板与路肩石5之间的夹缝更容易清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包括透水面层(1),弧形边(2),挡板(3),透水孔(4),路肩石(5),透水混凝土层(6)和鹅卵石蓄水层(7);所述挡板(3)通过胶合连接于透水面层(1)的上表面,且弧形边(2)加工于透水面层(1)的右端;所述透水孔(4)均匀分布于透水面层(1)的表面上,且透水面层(1)安装于透水混凝土层(6)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6)的下方有鹅卵石蓄水层(7),且路肩石(5)安装在透水混凝土层(6)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包括透水面层(1),弧形边(2),挡板(3),透水孔(4),路肩石(5),透水混凝土层(6)和鹅卵石蓄水层(7);所述挡板(3)通过胶合连接于透水面层(1)的上表面,且弧形边(2)加工于透水面层(1)的右端;所述透水孔(4)均匀分布于透水面层(1)的表面上,且透水面层(1)安装于透水混凝土层(6)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6)的下方有鹅卵石蓄水层(7),且路肩石(5)安装在透水混凝土层(6)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市政工程的拼装式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恒万达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