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61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包括挖设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内嵌设有沟盖板,所述道路下方还挖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与排水渠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圆形槽内密封转动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上端采用铁材料制成,所述圆形槽的内顶部嵌设有永磁铁,所述圆形槽的内壁上设有输送管,所述圆形槽的内底部设有排放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形槽、输送管及排放管,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输送管及排放管可将不同时期的雨水分别进行处理,既避免了雨水流失而造成浪费,同时也避免地表污染物随雨水流入市政供水系统或江河区域而导致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市政相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待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使城市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由于城市道路上的垃圾等其它污染物较多,在雨季时,尤其是在暴雨天气下,落在地表上的雨水会将这些污染物冲刷带走进入城市内排水系统中,若直接排向江河区域则会对江河造成污染,还会导致水资源流失而造成浪费,不符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若全部输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则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鉴于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包括挖设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内嵌设有沟盖板,所述道路下方还挖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与排水渠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圆形槽内密封转动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上端采用铁材料制成,所述圆形槽的内顶部嵌设有永磁铁,所述圆形槽的内壁上设有输送管,所述圆形槽的内底部设有排放管,且所述进水管的管径大于排放管的管径而小于输送管的管径,所述输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在道路的上端。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内嵌设有限位杆,所述进气管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密封塞,且所述密封塞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限位杆上,所述密封塞的侧壁开设有气槽,所述进气管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圆形槽、输送管及排放管,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输送管及排放管可将不同时期的雨水分别进行处理,既避免了雨水流失而造成浪费,同时也避免地表污染物随雨水流入市政供水系统或江河区域而导致污染;2、通过设置进气管,可在雨过天晴后圆形槽内缓存的雨水排放时,在进气管内因流速差而产生压力差,可将地表上的含尘空气抽入进气管内并随雨水排走,如此还可对道路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3、通过设置密封塞、弹簧与限位杆等部件,可在进气管不抽气时,弹簧上顶密封塞将进气管的进气端堵住,以防止路面上的杂物堵塞进气管,保持进气管能够长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在排放干净雨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道路、2排水渠、21进水管、3沟盖板、4圆形槽、5输送管、6进气管、7永磁铁、8隔板、9排放管、10弹簧、11限位杆、12密封塞、121气槽、61条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包括挖设在道路1两侧的排水渠2,排水渠2内嵌设有沟盖板3。道路1下方还挖设有圆形槽4,圆形槽4与排水渠2通过进水管21连通,圆形槽4内密封转动连接有隔板8。且隔板8的上端采用铁材料制成。圆形槽4的内顶部嵌设有永磁铁7,圆形槽4的内壁上设有输送管5,输送管5与市政供水系统相通,圆形槽4的内底部设有排放管9,排放管9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相通,且进水管21的管径大于排放管9的管径而小于输送管5的管径,输送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6,且进气管6的进气端设置在道路1的上端。在道路径流的初期效应下,大部分污染物被雨水冲刷进入排水渠2内,因此在下雨的初期,雨水所携带的污染负荷较大,随着雨水的不断排放,后续的雨水污染量极小,可供市政使用,例如洒水车喷水除尘、市政绿化区域灌溉等。此外在暴雨天气下,雨水冲刷力强,初期效应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收集较多的干净雨水。需要说明的是,圆形槽4的容积较大,且永磁铁7采用磁力大的钕铁硼磁铁制成,可以储存大量的雨水,足以将径流初期含污染物的雨水吸收完毕后,再使隔板8转动来排放干净的雨水,保证排入市政供水系统内的雨水十分洁净。本实施例中,暴雨携带的污染物由排水渠2流入隔板8左侧的圆形槽4内,由于暴雨天气下的雨水排量极大,通过的雨水完全充满进水管21,而排放管9的管径又小于进水管21的管径,因此流入圆形槽4内的雨水量大于排出的雨水量,圆形槽4内水面将迅速不断上涨。暴雨初期的携带污染物的雨水由排放管9排放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当圆形槽4内水体储存到一定量时,即径流初期效应过后,圆形槽4内水体对隔板8的作用力将大于永磁铁7对隔板8的作用力,此时隔板8将顺时针转动90度(如图2所示),此时由进水管21排入的雨水将输送管5输送至城市内市政供水系统进行使用,避免雨水流失造成浪费,同时流入城市内市政供水系统的雨水污染物极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输入城市内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含污染物的雨水量极少,不会造成污水处理系统较大的负载。在图2状态下,由于圆形槽4的容积较大,雨过天晴后,隔板下方的含污染物的雨水仍未排完,隔板8下方含污染物的雨水继续由排放管9输送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内进行处理,排放管9内雨水流动时,排放管9内水体流速快、压强小,而与排放管9相通的进气管6内空气几乎不流动、压强大,如此可在进气管6内产生负压,可将道路附近的含尘空气由进气管6抽入排放管9内,并随雨水排走。如此还可在雨过天晴后对道路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当隔板8下方的含污染物的雨水排放至尽,此时永磁铁7对隔板8的铁制部分的吸引力大于水体对隔板8的阻力,可使隔板8逆时针转动90度,并重新与永磁铁7贴合在一起,使得本装置可以长期循环使用。实施例二:参照图3-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进气管6内嵌设有限位杆11,进气管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密封塞12,且密封塞12通过弹簧10弹性连接在限位杆11上,密封塞12的侧壁开设有气槽121,进气管6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槽61。由于道路上的砂石易进入进气管6内造成堵塞,同时进气管6又是埋设在道路1内导致疏通十分困难。在日常的弹簧10的自然长度下,可推动密封塞12上移至进气管6的进气口位置处,可防止砂石进入进气管6内,即使有部分砂石进入密封塞12上的气槽121内,由于密封塞12是设置在进气管6的进气口位置处,对气槽121内的砂石清理也十分方便。当进气管6内产生负压时,密封塞12将向下移动,直至两侧的气槽121与条形槽61相通,此时密封塞12上下两侧作用力平衡,密封塞12保持不动,道路1上的含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包括挖设在道路(1)两侧的排水渠(2),所述排水渠(2)内嵌设有沟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下方还挖设有圆形槽(4),所述圆形槽(4)与排水渠(2)通过进水管(21)连通,所述圆形槽(4)内密封转动连接有隔板(8),且所述隔板(8)的上端采用铁材料制成,所述圆形槽(4)的内顶部嵌设有永磁铁(7),所述圆形槽(4)的内壁上设有输送管(5),所述圆形槽(4)的内底部设有排放管(9),且所述进水管(21)的管径大于排放管(9)的管径而小于输送管(5)的管径,所述输送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6),且所述进气管(6)的进气端设置在道路(1)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包括挖设在道路(1)两侧的排水渠(2),所述排水渠(2)内嵌设有沟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下方还挖设有圆形槽(4),所述圆形槽(4)与排水渠(2)通过进水管(21)连通,所述圆形槽(4)内密封转动连接有隔板(8),且所述隔板(8)的上端采用铁材料制成,所述圆形槽(4)的内顶部嵌设有永磁铁(7),所述圆形槽(4)的内壁上设有输送管(5),所述圆形槽(4)的内底部设有排放管(9),且所述进水管(21)的管径大于排放管(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祥云吴丽赵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