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874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属于型材轧制设备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从轧件侧方约束轧件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包括轧边机的上辊、下辊、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在上辊的辊面与下辊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还包括立辊装置,所述立辊装置包括安装框、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为将相应的立辊装置安装到轧边机的侧方,使立辊位于轧边机上下轧辊之间的轧制成型区的侧方,以此起到对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在轧件侧方的约束,控制轧件在水平方向的弯曲程度,能够有效的解决轧件出现尾部摆动而产生轧件“高点”的常规性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型材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型钢万能轧制工艺中,轧边机均采用上下两辊的方式进行装配,因此只能完成对轧件边缘进行加工成形,对于轧件侧方没有约束,致使轧件在水平方向的弯曲很难控制,进而容易导致轧件出现尾部摆动而产生轧件“高点”的常规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从轧件侧方约束轧件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包括轧边机的上辊、下辊、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在上辊的辊面与下辊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还包括立辊装置,所述立辊装置包括安装框、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在安装框其中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方靠近上述的两侧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滑道上,在立辊盒子中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立辊,所述立辊的滚动面从立辊盒子沿滑道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后形成接触部,并且在安装框上与所述接触部对应的侧面为敞口侧,同时所述接触部从安装框的所述敞口侧突出,所述立辊盒子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立辊盒子沿所述滑道往复滑动调节,进而调节所述接触部相对于安装框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所述立辊装置通过其安装框安装于下辊轴承座上,并且立辊装置安装后使得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轧制成型区,并且设置立辊的径向中截面与轧制成型区的中截面共面。进一步的是: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之间的间距为W,安装框的高度为H,安装框的长度为L,其中H小于W,设Q=W-H,且Q/L=sin(θ),其中θ的角度取值范围设置为5°~15°。进一步的是:θ的角度取值为10°。进一步的是:在立辊盒子上设置有螺母连接头,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端头与所述螺母连接头螺纹配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能够带动螺母连接头连同立辊盒子在滑道上往复滑动调节。进一步的是:在两侧的滑道上分别垫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滑道固定连接,所述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垫块上。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为配套有旋转编码器的伺服电机。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其底座放置于两侧的滑道上,并且驱动机构通过底座插销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框内底部的插销固定槽连接实现位置固定安装。进一步的是:所述立辊盒子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将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连接,所述立辊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并且立辊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是:在安装框内部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安装框内部分割为立辊盒子室和驱动机构室,所述立辊盒子的主体位于立辊盒子室内,所述驱动机构的主体位于驱动机构室,立辊盒子与驱动机构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通孔进行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为将相应的立辊装置安装到轧边机的侧方,使立辊位于轧边机上下轧辊之间的轧制成型区的侧方,以此起到对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在轧件侧方的约束,控制轧件在水平方向的弯曲程度,能够有效的解决轧件出现尾部摆动而产生轧件“高点”的常规性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立辊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辊盒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隐藏立辊盒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且隐藏了隔板结构;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局部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安装框1、立辊盒子2、驱动机构3、支撑杆4、滑道5、立辊6、接触部7、螺母连接头8、调节螺杆9、垫块10、旋转编码器11、底座插销12、插销固定槽13、隔板14、立辊盒子室15、驱动机构室16、上支撑板17、下支撑板18、侧连接板19、轴承20、立辊装置100、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下辊轴承座500、轧制成型区600、立辊的径向中截面700、轧制成型区的中截面8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中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包括轧边机的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在上辊200的辊面与下辊300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600,还包括立辊装置100,所述立辊装置100包括安装框1、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在安装框1其中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支撑杆4,在支撑杆4上方靠近上述的两侧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5,所述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滑道5上,在立辊盒子2中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立辊6,所述立辊6的滚动面从立辊盒子2沿滑道5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后形成接触部7,并且在安装框1上与所述接触部7对应的侧面为敞口侧,同时所述接触部7从安装框1的所述敞口侧突出,所述立辊盒子2与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立辊盒子2沿所述滑道5往复滑动调节,进而调节所述接触部7相对于安装框1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所述立辊装置100通过其安装框1安装于下辊轴承座500上,并且立辊装置100安装后使得所述接触部7朝向所述轧制成型区600,并且设置立辊6的径向中截面700与轧制成型区600的中截面800共面。本技术实际为将相应的立辊装置100与相应的轧边机配套安装后形成,具体安装后的位置关系可参照附图6和附图7中所示,其中轧边机包括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在上辊200的辊面与下辊300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600,所述立辊装置100通过其安装框1安装于下辊轴承座500上,并且立辊装置100安装后使得所述接触部7朝向所述轧制成型区600,并且设置立辊6的径向中截面700与轧制成型区600的中截面800共面,即安装后使立辊6安装到轧边机的上辊200和下辊300之间的轧制成型区600的侧方正中间位置,以起到对轧件的水平方向的限位约束并确保上下对称。本技术在安装完成后,可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立辊盒子2在相应的滑道5上进行往复滑动,进而对立辊盒子2以及立辊6相对于轧制成型区600的位置进行调节,即调节附图1中标记出的接触部7相对于安装框1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的大小,进而调节立辊6对轧件的限位约束范围。不失一般性,在具体调节过程中,可根据轧件的尺寸以及轧制工艺等要求进行相应的调节。更具体的,为了避免装配时安装框1出现斜卡的情况,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如下参数设置,参照附图7中的尺寸标记:其中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之间的间距为W,安装框1的高度为H,安装框1的长度为L,其中H小于W,即确保安装框1能够被有效地放入到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同时设Q=W-H,且Q/L=sin(θ),其中θ的角度取值范围设置为5°~15°;上述θ大致即等效于安装框1安装过程中能在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包括轧边机的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在上辊(200)的辊面与下辊(300)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6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辊装置(100),所述立辊装置(100)包括安装框(1)、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在安装框(1)其中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支撑杆(4),在支撑杆(4)上方靠近上述的两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5),所述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滑道(5)上,在立辊盒子(2)中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立辊(6),所述立辊(6)的滚动面从立辊盒子(2)沿滑道(5)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后形成接触部(7),并且在安装框(1)上与所述接触部(7)对应的侧面为敞口侧,同时所述接触部(7)从安装框(1)的所述敞口侧突出,所述立辊盒子(2)与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立辊盒子(2)沿所述滑道(5)往复滑动调节,进而调节所述接触部(7)相对于安装框(1)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所述立辊装置(100)通过其安装框(1)安装于下辊轴承座(500)上,并且立辊装置(100)安装后使得所述接触部(7)朝向所述轧制成型区(600),并且设置立辊(6)的径向中截面(700)与轧制成型区(600)的中截面(800)共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包括轧边机的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在上辊(200)的辊面与下辊(300)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6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辊装置(100),所述立辊装置(100)包括安装框(1)、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在安装框(1)其中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支撑杆(4),在支撑杆(4)上方靠近上述的两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5),所述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滑道(5)上,在立辊盒子(2)中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立辊(6),所述立辊(6)的滚动面从立辊盒子(2)沿滑道(5)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后形成接触部(7),并且在安装框(1)上与所述接触部(7)对应的侧面为敞口侧,同时所述接触部(7)从安装框(1)的所述敞口侧突出,所述立辊盒子(2)与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立辊盒子(2)沿所述滑道(5)往复滑动调节,进而调节所述接触部(7)相对于安装框(1)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所述立辊装置(100)通过其安装框(1)安装于下辊轴承座(500)上,并且立辊装置(100)安装后使得所述接触部(7)朝向所述轧制成型区(600),并且设置立辊(6)的径向中截面(700)与轧制成型区(600)的中截面(800)共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之间的间距为W,安装框(1)的高度为H,安装框(1)的长度为L,其中H小于W,设Q=W-H,且Q/L=sin(θ),其中θ的角度取值范围设置为5°~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θ的角度取值为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边机立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功明吴郭贤吴远洪陈元福陈定龙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