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86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用于收煤、放煤。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具有第一端,顶梁与底座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第一液压缸,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转动连接;第二液压缸,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且第一液压缸靠近第一端,第一液压缸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的横截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比第二液压缸横截面积更大的第一液压缸,避免了拔后柱现象,提高了放顶煤液压支架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顶煤液压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放顶煤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的主要结构包括立柱、千斤顶、推移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低位放顶煤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前部的立柱由于承受的压力过大,会使得位于后部的立柱存在拔后柱现象,减低了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用于收煤、放煤,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具有第一端,顶梁与底座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第一液压缸,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转动连接;第二液压缸,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且第一液压缸靠近第一端,第一液压缸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的横截面积。在该技术方案中,顶梁的第一端位于前端,顶梁的第二端位于后端,通常情况下,前端受力相较后端先受力,且受力也更大,第一液压缸靠近第一端进行设置,第二液压缸靠近第二端进行设置,由于力的传递作用,第一端的受力会传递到第一液压缸上。考虑到可合理利用支架底座和顶梁之间的空间,当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为圆柱体结构,第一液压缸的直径大于第二液压缸的直径,从而可以使第一液压缸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的横截面积,提高了第一液压缸的支撑能力和承压能力,减轻了第二液压缸的受力,从而可以避免拔后柱现象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具有夹角;其中,第一液压缸与顶梁连接的一端靠近第一端。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液压缸的上端尽可能地向第一端靠近,使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之间的夹角越大,第一液压缸相对第二液压缸前移,能够有效管控顶梁,也就是,夹角越大越能够减少顶梁的第二端上翘的趋势,从而可以减少拔后柱现象。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放顶煤液压支架还包括:前梁,一端与第一端转动连接;前梁驱动机构,一端与前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转动连接,前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前梁向靠近或背离底座的方向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顶梁的第一端与前梁通过铰接可实现转动连接,前梁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千斤顶,前梁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前梁通过铰接实现转动连接,使前梁驱动机构可驱动前梁向上背离底座而转动一定角度,或前梁驱动机构可驱动前梁向下靠近底座而转动一定角度,在此过程中,前梁在承受较大的力时,作为前梁驱动机构的液压千斤顶的安全阀开启,前梁让压,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拔后柱现象。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底座包括:底板;第一分压部,与底板连接;第一柱窝,连接于第一分压部的上方,用于与第一液压缸转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柱窝与第一液压缸连接,第一分压部位于底板和第一柱窝之间,因此,第一分压部对第一液压缸起到有效分散压力的作用,能够防止第一柱窝被压穿。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分压部包括:第一支撑条,与底板连接;第二支撑条,与底板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相互交叉。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条可连接于底板上,也可连接于围合出凹槽结构的侧板上,第二支撑条与第一支撑条可十字交叉并与第一支撑条固定连接,第一柱窝连接于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相互交叉的交叉结构处,由于第二支撑条的部分结构悬空,使第一分压部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因此,第一分压部可以很好地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底座还包括:第二分压部,与底板连接;第二柱窝,连接于第二分压部的上方,用于与第二液压缸转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柱窝与第二分压部连接,使第二分压部位于底板和第二柱窝之间,因此,第二分压部对第二液压缸起到了有效分散压力的作用,能够防止第二柱窝被压穿。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顶梁包括:顶板;第一泄压部,与顶板连接;第一柱帽,连接于第一泄压部的下方,用于与第一液压缸转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柱帽与第一泄压部连接,且第一柱帽与第一液压缸通过铰接而实现转动连接。第一泄压部位于顶板和第一柱帽之间,因此,第一泄压部对第一液压缸起到了有效分散压力的作用,能够防止第一柱帽被压穿。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泄压部包括:第一支撑杆,与顶板连接;第二支撑杆,与顶板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杆并排设置为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下方,且第二支撑杆具有中部凹陷且两端凸出的结构,用于容置第一柱帽的至少一部分。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杆可连接于顶板上,也可连接于围合出凹陷结构的侧板上,多个第一支撑杆并排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泄压部的结构强度,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平直,可与多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相对中部向外翘起,形成一个内凹的结构,第一柱帽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内凹的结构并相互接触,因此,进一步达到了分散第一柱帽的压力的作用。同样地,由于第二支撑杆的部分结构悬空,使第一泄压部整体上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因此,第一泄压部可以很好地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顶梁还包括:第二泄压部,与顶板连接;第二柱帽,连接于第二泄压部的下方,用于与第二液压缸转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泄压部位于顶板和第二柱帽之间,且第二柱帽与第二泄压部连接,因此,第二泄压部对第二液压缸起到了有效分散压力的作用,能够防止第二柱帽被压穿。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顶梁具有第二端,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放顶煤液压支架还包括:掩护梁,一端与第二端转动连接;连杆,一端与掩护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尾梁,一端与掩护梁远离顶梁的一端转动连接;尾梁驱动机构,一端与掩护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尾梁转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掩护梁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尾梁通过铰接而实现转动连接,尾梁驱动机构可以是液压千斤顶,作为尾梁驱动机构的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掩护梁和尾梁通过铰接而实现转动连接,使尾梁能够上下摆动,作为前梁驱动机构的液压千斤顶的安全阀开启,使尾梁可以分散压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掩护梁通过铰接而实现转动连接,进一步分散了底座的压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放顶煤液压支架的使用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放顶煤液压支架,110:底座,112:底板,1102:凹槽结构,114:第一分压部,1142:第一支撑条,1144:第二支撑条,116:第一柱窝,118:第二分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用于收煤、放煤,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n底座;/n顶梁,具有第一端,所述顶梁与所述底座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n第一液压缸,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梁转动连接;/n第二液压缸,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梁转动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端靠近收煤,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液压缸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用于收煤、放煤,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
底座;
顶梁,具有第一端,所述顶梁与所述底座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
第一液压缸,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梁转动连接;
第二液压缸,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梁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靠近收煤,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相互间隔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液压缸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具有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顶梁连接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梁,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
前梁驱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前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转动连接,所述前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梁向靠近或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底板;
第一分压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第一柱窝,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部的上方,用于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部包括:
第一支撑条,与所述底板连接;
第二支撑条,与所述底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相互交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健柳佳岐姜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