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60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打开水管上的出水阀,向釜盖内部通入清洗液,喷头向反应釜体内部喷洒清洗液,喷头为多面喷头,位于网孔板外侧侧喷头能够将清洗液喷洒至反应釜体内壁上,再通过搅拌杆的转动,带动清洁刷洗刷反应釜体的内壁,达到快速清洁的目的,减少用水量,便于反应釜体内部清洁;需要深度清洁反应釜体时,将螺栓从一号环形支耳和二号环形支耳上取下,推动安装座使电液推杆移动至一号环形支耳下端,踩下刹车片,启动电液推杆,使电液推杆将釜盖抬起一定高度,旋下搅拌杆,再移动釜盖使釜盖与下釜体彻底分离,对反应釜体进行深度清洁,减少人工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在反应釜进行反应的完成后,在反应完成的物料出料后,需要对反应釜内进行清洁,现有的反应釜在清洁时需要通入大量的清洗液进行冲洗,且不易冲洗干净,而且在反应釜需要更换反应产品时,需要深度清洁,要将釜盖与釜体之间打开,再将釜盖搬离釜体,由于反应釜的釜盖比较重,在釜盖搬离时,往往需多人进行配合才能够将釜盖搬离,耗费大量人工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反应釜在清洁时需要通入大量的清洗液进行冲洗,且不易冲洗干净的问题,还解决了在釜盖搬离时,往往需多人进行配合才能够将釜盖搬离,耗费大量人工精力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包括釜盖和下釜体,所述釜盖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釜盖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下釜体下端中部设有出料口,下端周侧设有支撑脚,所述釜盖下端设有环形插板,下端周侧焊接有一号环形支耳,所述下釜体上端设有环形插槽,上端周侧设有二号环形支耳,所述环形插板和环形插槽相配合,所述一号环形支耳和二号环形支耳通过均布的螺栓连接,所述釜盖上设有喷液机构,所述反应釜体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喷液机构包括水箱、水箱座、水管、网孔板和喷头;所述釜盖上端固接有水箱座,所述水箱座上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下端接通有水管,所述釜盖内部上端固接有网孔板,网孔板下端均匀设有喷头,所述水管另一端插入釜盖内并位于网扣板上端。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所述喷头为多面喷头,喷头周侧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喷液口。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转轴和搅拌杆;所述转轴上端穿过网孔板和釜盖与电机输出端连接,转轴下端设有内螺纹孔,并通过内螺纹孔与搅拌杆螺接,所述搅拌杆上端设有外螺纹,下端均匀设有搅拌支杆,所述搅拌杆下端延伸至下釜体内侧底部。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搅拌杆螺接螺纹为自锁型螺纹。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支杆外侧固接有长刷板,所述长刷板外侧设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下釜体内壁接触。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环形支耳外侧大于二号环形支耳,一号环形支耳下端设置有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下端固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设置有轮子。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环形支耳下端设有不少于四个电液推杆,所述轮子上设有刹车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反应完成的物料出料后,对反应釜体进行清洁时,打开水管上的出水阀,向釜盖内部通入清洗液,喷头向反应釜体内部喷洒清洗液,喷头为多面喷头,位于网孔板外侧侧喷头能够将清洗液喷洒至反应釜体内壁上,再通过搅拌杆的转动,带动清洁刷洗刷反应釜体的内壁,达到快速清洁的目的,减少用水量,便于反应釜体内部清洁;需要深度清洁反应釜体时,将螺栓从一号环形支耳和二号环形支耳上取下,推动安装座使电液推杆移动至一号环形支耳下端,踩下刹车片,启动电液推杆,使电液推杆将釜盖抬起一定高度,旋下搅拌杆,再移动釜盖使釜盖与下釜体彻底分离,对反应釜体进行深度清洁,减少人工的使用,安装反应釜体时,通过环形插板和环形插槽快速定位安装,本技术对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拆装,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喷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反应釜体,2-釜盖,201-进料口,202-环形插板,203-一号环形支耳,3-下釜体,301-出料口,302-环形插槽,303-二号环形支耳,4-支撑脚,5-电机,6-螺栓,7-喷液机构,701-水箱,702-水箱座,703-水管,704-网孔板,705-喷头,706-出水阀,707-喷液口,8-搅拌机构,801-转轴,802-搅拌杆,803-搅拌支杆,804-长刷板,805-清洁刷,9-电液推杆,901-安装座,902-轮子,903-刹车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包括釜盖2和下釜体3。釜盖2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201,釜盖2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5。下釜体3下端中部设有出料口301,下端周侧设有支撑脚4。釜盖2下端设有环形插板202,下端周侧焊接有一号环形支耳203。下釜体3上端设有环形插槽302,上端周侧设有二号环形支耳303。环形插板202和环形插槽302相配合,安装釜盖2和下釜体3使能够快速定位安装,提高工作效率。一号环形支耳203和二号环形支耳302通过均布的螺栓6连接,方便拆卸。具体的,一号环形支耳203外侧大于二号环形支耳303,一号环形支耳203下端设置有电液推杆9。电液推杆9下端固接有安装座901,安装座901下端设置有轮子902。一号环形支耳303下端设有不少于四个电液推杆9,轮子902上设有刹车片903固定电液推杆9位置。釜盖2上设有喷液机构7,反应釜体1内部设有搅拌机构8。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喷液机构7包括水箱701、水箱座702、水管703、网孔板704和喷头705;釜盖2上端固接有水箱座702,水箱座702上端安装有水箱701,水箱701左侧下端接通有水管703,釜盖2内部上端固接有网孔板704,网孔板704下端均匀设有喷头705,水管703另一端插入釜盖2内并位于网扣板704上端。水管703上设有出水阀706,喷头705为多面喷头。喷头705周侧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喷液口707,能够将清洗液喷洒至反应釜体1的内壁上,提高清洗效率。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3,搅拌机构8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所述反应釜体(1)包括釜盖(2)和下釜体(3),所述釜盖(2)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201),釜盖(2)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5),所述下釜体(3)下端中部设有出料口(301),下端周侧设有支撑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下端设有环形插板(202),下端周侧焊接有一号环形支耳(203),所述下釜体(3)上端设有环形插槽(302),上端周侧设有二号环形支耳(303),所述环形插板(202)和环形插槽(302)相配合,所述一号环形支耳(203)和二号环形支耳(303)通过均布的螺栓(6)连接,所述釜盖(2)上设有喷液机构(7),所述反应釜体(1)内部设有搅拌机构(8);/n所述喷液机构(7)包括水箱(701)、水箱座(702)、水管(703)、网孔板(704)和喷头(705);所述釜盖(2)上端固接有水箱座(702),所述水箱座(702)上端安装有水箱(701),所述水箱(701)左侧下端接通有水管(703),所述釜盖(2)内部上端固接有网孔板(704),网孔板(704)下端均匀设有喷头(705),所述水管(703)另一端插入釜盖(2)内并位于网孔板(704)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所述反应釜体(1)包括釜盖(2)和下釜体(3),所述釜盖(2)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201),釜盖(2)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5),所述下釜体(3)下端中部设有出料口(301),下端周侧设有支撑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下端设有环形插板(202),下端周侧焊接有一号环形支耳(203),所述下釜体(3)上端设有环形插槽(302),上端周侧设有二号环形支耳(303),所述环形插板(202)和环形插槽(302)相配合,所述一号环形支耳(203)和二号环形支耳(303)通过均布的螺栓(6)连接,所述釜盖(2)上设有喷液机构(7),所述反应釜体(1)内部设有搅拌机构(8);
所述喷液机构(7)包括水箱(701)、水箱座(702)、水管(703)、网孔板(704)和喷头(705);所述釜盖(2)上端固接有水箱座(702),所述水箱座(702)上端安装有水箱(701),所述水箱(701)左侧下端接通有水管(703),所述釜盖(2)内部上端固接有网孔板(704),网孔板(704)下端均匀设有喷头(705),所述水管(703)另一端插入釜盖(2)内并位于网孔板(704)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703)上设有出水阀(706),所述喷头(705)为多面喷头,喷头(705)周侧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喷液口(7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